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应湘,香港十大富豪之一,合和实业有限公司主席。他创办的合和实业的总资产曾经是李嘉诚长江实业资产的20多倍

。然而,比起他身家达到亿万财富,胡应湘更值得为人称道的是他的赤子之心,他心系祖国发展,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虎门大桥、广深高速公路、沙角电厂等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都由胡应湘提出建造。早在35年前,胡应湘就提出了港珠澳大桥的修建计划。不过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以李嘉诚为首的众多香港富豪的反对。

今天,静卧在海面上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极大地方便了三地之间的交通往来,当时,李嘉诚为何要反对大桥的修建?胡应湘提出建桥的原因是什么?二人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经商创业

与众多白手起家的富豪不同,胡应湘可以说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富二代。他的父亲可以说垄断了香港的出租车业务,是香港的“的士大王”。家庭财产的富足,没有让胡应湘沉迷享乐,游手好闲。相反,他读书认真,成为了美国常青藤普林斯顿大学的唯一的香港学生。

在普利斯顿,胡应湘没有研读经商的经济学等专业,而是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学习了土木工程专业,这也为后来胡应湘在基础设施上的高瞻远瞩埋下伏笔。

不过,即使学习的是工科专业,胡应湘还是具有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他曾经建议父亲在铜锣湾买地盖楼,这一举措带来了巨大收益,获得了数倍的利润,在当时缓解了父亲公司的经营困难。

大学毕业后,胡应湘没有盲目创业。他先从基层开始做起,选择成为了一名建筑设计师,踏踏实实地积攒经验,学习行业动态。之后,做好准备的胡应湘便开始在香港大展拳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借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第一笔资金,他成立了合和建筑公司,进军香港的房地产行业。依靠得天独厚的经商天赋和扎实的专业能力,胡应湘的合和建筑公司迅速在香港站稳脚跟,是香港地产五虎之一。

在1973年时,合和建筑的市值达到30多亿,而同期发展的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总资产才达到2个亿,二者之间有20倍的差距。

然而,众所周知,李嘉诚后来成为华人首富,胡应湘的的个人资产增长幅度显然要落后于李嘉诚。造成两人之间财富差距逆转的原因是他们后来选择了略有差异的发展方向。二人之间的个人理念不同,追求也不相同。

投资基建

当时,顺应时代潮流,香港商人纷纷进入内地投资。胡应湘也不例外,他多次去往广州、上海等地考察。他十分看好内地广阔的市场,准备大干一场,在各地进行投资建设,将发展中心转移到内地。

进入内地发展的第一步,胡应湘选择了建造高级酒店。他觉得,一个地方想要招商引资,一定要有一家拿得出手的高级酒店。

于是,他联合李嘉诚、郑裕彤等多位港商在广州建起了中国大酒店。至今,中国大酒店仍然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依然在展现夺目风采。

购买地皮,建高楼,要是顺着这条路一直发展下去,胡应湘或许要比今天富有得多。但是,胡应湘是个有大格局的人。他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时刻在为祖国考虑发展。

他觉得,经济发展,必须有硬件条件,交通发达,能源充足,通讯方便。胡应湘想到这些方面,他也切实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去内地考察的路上,胡应湘发现,从香港到广州的交通十分不方便,在路上都要耗费一天的时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后来传遍中国大江南北的话,胡应湘在考察的途中就意识到了,要想让广州的贸易发展起来,必须要修建一条连接广州、深圳与香港的路。

于是,在胡应湘的主持下,广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道路还前瞻性地建成了双向六车道,在今天成为了全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是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大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内地的建设过程中,胡应湘发现一个问题就主动去建设去解决一个问题。在建立中国大酒店之后,胡应湘就发现广州的电力严重供应不足,酒店一天就要耗费广州当天五分之一的电。电力供应不足,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可是个大问题。

胡应湘出资百亿建立了沙角电站,电站后来供应了广州四分之一的用电量。尽管付出的财力、心血巨大,胡应湘并没有想着在电站上挣钱,在收回成本后,他就将电站无偿捐给了国家。胡应湘将所得捐给国家的不止沙角电站,类似的还有他斥巨资打造的虎门大桥。

虎门大桥位置优越,连接广州市与东莞市,是珠三角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桥每日车流如水,每天可以收入300万元的过桥费,年收益可达10亿,是中国最赚钱的大桥。而胡应湘在收回30亿的建造成本后,再次毫不犹豫地将这座大桥无偿捐给了国家。

广珠高速公路、顺德路桥系统工程等等种种工程的建设都由胡应湘的出资,他为珠三角的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几百亿元人民币。

他当然也明白将这笔钱投入房地产能让你获取更大的收益。然而,他还是选择了斥巨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他知道这样才更有利于当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更直接造福于当地的人民。

后来,经济快速发展,胡应湘意识到应该把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的交通更方便地连接起来,从而增进贸易往来,紧密经济发展,形成整体的经济带。

于是,建设一个连通三地大桥的宏伟蓝图在胡应湘的脑海中形成。1983年,胡应湘便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计划。

但这个计划刚刚提出,便遭到了以李嘉诚为首的香港商界众多人反对。究其原因,唯利益尔。原来,若是不修建大桥,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贸易往来便还是只能依靠货轮,而货物的进出必须在集装箱码头。

香港有十三个码头都被李嘉诚掌管。贸易往来其中,李嘉诚都可以从中获益。若是港珠澳大桥修建成功,三地之间的交通连接变得多样化,经济通道的畅通势必会给港口带去巨大的冲击。

于是,李嘉诚和胡应湘一个为了自己旗下的港口,一个为了三地的经济发展,二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就修建大桥的问题在当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了记者会上。后来,由于修建大桥的技术不够成熟,所需资金规模庞大等种种原因,大桥并没有能够动工修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胡应湘并没有放弃,他不断辗转与利益各方进行交流沟通,为了扭转以李嘉诚为首的大多数人反对局面,他找到何鸿燊、李兆基等多位香港富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此来对抗李嘉诚的反对票。

后来,形势所逼,李嘉诚不得不默默同意了大桥的修建。在胡应湘的努力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提议后来被国家批准,建设大桥的工作正式摆上日程。胡应湘为这座大桥的修建努力了23年,终于得偿所愿。

胡应湘终生努力的方向不是成为世界首富,他的一生是为祖国的基础建设奋斗的一生,用自己的力量去为祖国,为香港谋发展,谋长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胡应湘生动诠释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