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在各种包装下,俨然出现了很多“未闻其名”的“大师”。

当然,在这些精心包装的外衣下的“大师们”,有很多,似乎经不起他所在领域“专业技能”的推敲,动辄便“身败名裂”。然,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山更比一山高,在某些“假大师”黯然退出人们视线的时候,新的“大师”又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大师”,作为小屁民的我,居然有幸见过,甚至只差那么一步,便可收藏“大师”现场挥毫的墨宝。

一个偶然的机会受朋友邀请参加了一个商业活动,有幸零距离领略了当代国学大师的风采,也差点深深的拜服在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国学风采魅力之下。

那是一个星空异常明亮的夜晚,似乎周围的蝉鸣鸟啾都是为了衬托出“大师”的不凡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国学造诣”。

(图片来自于网络)

当晚,在主持人异常激动的长达15分钟的介绍和现场斑斓的灯光的衬托下,带着“xx书法协会主席”“xx书法协会特聘顾问”“xx国学研究会秘书长”“xx艺术协会会长”等长达十几个头衔的三位“大师”张xx、王xx、李xx闪亮登场,当晚的气氛,在大师登场的时刻,似乎达到了巅峰,全场充斥着掌声和呐喊声,然,我在现场的热闹氛围中,似乎并没有看到大家眼中的期待,反倒是未见过市面的我,充满了期待,难道,这就是我与“高端人士”的区别?

在欢呼与呐喊声渐熄之后,三位大师面容严肃的立于案台之前,开始了挥毫泼墨前的“运功”,在稍作2分钟的准备“运功”之后,大师们开始笔走龙蛇,“浑然天成”的气质似乎已经与天地融合在一起,那移动的笔墨,扭动的腰杆,摇头晃脑的姿势,时而凝精聚神时而狂放咆哮,每一个动作都在诠释着古代老夫子读书的样子和这张“墨宝”的不平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于网络)

虽然我对书法完全没有鉴赏能力,但是从“大师”“起笔、收笔”的那一刻响起的全场一阵阵掌声中,可以知道,这三位“大师”的墨宝,应该真的“不简单”。

(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大师”们挥毫结束之后,“大师”们似乎“看出了”现场我等小屁民眼中的期待和想要收藏的那颗炽热之心,于是,在主持人耳边细语几句之后,开始了现场拍卖“送福利”。

据主持人介绍,这三位大师的“墨宝”润格正常在3000--5000元平尺,四平方尺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似乎在此刻闪耀着更加耀眼的“土豪金”的刺眼光芒。博学、博爱、多金此时此刻应该是整个活动最高光的时刻。

而其中头衔最多的张xx大师,据主持人介绍,他的墨宝润笔费更是高达15000元。

(图片来自于网络)

而今天,三位大师带着普惠于民的善意之心,决定现场拍卖这三幅“墨宝”,以此让想要收藏的我等小屁民们能“得偿所愿”。

然,在经历了长达20分钟的“激烈竞价”之后,三位大师毅然决然的将“普惠于民”的善意贯彻到底,决定以500元一副的价格出让今晚现场挥毫的“墨宝”。

在又经历短短5分钟的主持人衬托气氛之后,三幅墨宝终于“名花有主”,被两位年轻的小伙子和一位中年男士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想出手以500元与“大师墨宝”结缘,怎奈惧内,毕竟500元也不是小数目啊!于是,不得不遗憾退场!果然印证了一句古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更不禁暗自感慨读万卷书不如选对路!

附:王朗(?~228年),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南攻会稽,王朗率军抵御,终为其所败,并在逃亡途中被孙策擒获。王朗甘忍困境,拒绝为孙策效力。之后应丞相曹操辟命,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王国建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睿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为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王朗学识渊博,与其子王肃同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作者: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