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经常把孙权借荆州当成刘备欺骗了孙权,或孙权犯了巨大的错误。

孰不知,这是孙权得无奈与精明之处!

无奈于自己兵力不足,以及赤壁战后三家态势与己不利。

为什么说孙权兵力不足和态势不利呢?

首先我们看看孙权的兵力,赤壁之战前孙权的总兵力大约在十万人左右。

有人或许要说了不对吧,根据《晋书·武帝纪》吴国灭亡时期有兵二十三万,这还是经过西晋灭吴战争一系列战役后的数据,作为吴国全盛时期的孙权怎么滴也该有三十万左右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会兵力不足呢?

这里我要声明句,因为时代不同,你们也说了吴国鼎盛时代!

吴国鼎盛时期的版图含荆、扬、交、广四州,相当于东汉时期大半个荆州、扬州和交州,按现如今的行政区域是囊括了:湖北、安徽、江苏三省长江以南地区(不准确)和浙、闽、赣、粤、桂五省全境加北越地区,国家掌握户数户五十二万三千,人口二百三十万。(《晋书·武帝纪》)

而赤壁之战开始前孙权的版图呢?

不好意思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关于孙权即位时的记载: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五郡。

有熟悉三国的朋友或许该说了:哎,不对吧!不是说江东六郡吗?怎么成五郡了?

不好意思,第六个郡新都郡是孙权于建安十三年春讨伐山越后由丹杨郡划出来新设的,实际上版图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是应该有变化的,同年诛杀江夏黄祖,孙权应夺取了部分江夏地区,同时讨伐山越获得不少人口,不过总体上没什么变化)

好了书归正传,可想而知,以区区六郡(为了尊重读者还是叫江东六郡得了)绝无可能维持的起近三十万人马的。

更何况如果孙权真的拥有三十万人马,那么作为赤壁之战前孙权主要对手的刘表早该被其击败吞并了。

因为根据《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记载刘表的兵力不过十万左右,分布于九郡,孙权真有三十万人的话,孙权随便抽个十五万人就能横推了。

关于刘表的兵力原文是《董二袁刘传》中两段话:…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於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

正因为兵力相当,才造成了,刘表与孙权之间的长期对峙。

关于孙权兵力最最重要的依据则来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中孙权发言的记载: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有人该问了:就算孙权只有十万左右的兵力,那也已经是一股非常庞大的力量了,又何来兵力不足的说法?

这话很对,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一个政治军事集团,他都面临着多个战略方向威胁,因此绝对无法将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方向使用。

放在孙权身上,则是其内有山越,外则北曹、西刘(赤壁之战时也变成曹操),南交州(诸将:士燮、吴巨等)。

赤壁之战这种决定政权存亡的战略决战中,孙权的兵力调动恰恰体现了这点:“…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以上为《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中孙权对周瑜要求调集的兵力五万做出的回复。

可见哪怕拥兵十万,孙权手头上可以直接调动的机动部队最多三万,再多就要从其它方向驻防兵力中抽调了。

而到了赤壁之战后次年,孙权命周瑜西取江夏、南郡,自己则亲自于东边发起进攻合肥的战役,同时于两个方向用兵,还要留下人马保卫老巢,其对于总兵力仅十万人的孙权,兵力可谓紧张到了极点。明显的兵力不足了。

孙权兵力的不足已经一目了然,那么形式不利又从何说起呢?

事情还得从赤壁之战说起,我们都知道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一个冬季,曹操兵败退走。

随即周瑜集群(孙刘联军),便进逼南郡,分兵荆南开始了反击。

于此同时,原本孙权对周瑜所保证的“…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抽调各地守军组成的赤壁后援部队,立即改变作战目标,北进合肥,意图趁机夺取东汉扬州刺史部全境,一时间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可谁也没料到,这一片大好的形势,却给了孙权一个“大惊喜”,留了个大难题。

什么“惊喜”?什么“难题”?

孙权决心乘曹军主力败北,扬州空虚的机会,一举夺取扬州江北郡县,全据扬州的计划失败了,西线周瑜败曹仁下江陵括地千里(真地括地千里,夏口到南郡最西边的巫县直线距离大约五百多公里,如果把刘备荆南地区算进吴境,南北也差不多这个距离)。

《三国志·吴书书·吴主孙权传》的记载是: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十四年,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建安十四年》记载:

春,三月,曹操军至谯。

孙权围合肥,久不下。权率轻骑欲身往突敌,长史张纮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权乃止。曹操遣将军张喜将兵解围,久而未至。扬州别驾楚国蒋济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遣主簿迎喜。三部使赍书语城中守将,一部得入城,二部为权兵所得。权信之,遽烧围走。

秋,七月,曹操引水军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开芍陂屯田。

冬,十月,荆州地震。

十二月,操军还谯。

庐江人陈兰、梅成据灊、六叛,操遣荡寇将军张辽讨斩之;因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周瑜攻曹仁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领寻阳令。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权以妹妻备。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安十四年,孙权进攻合肥攻城百日不下,曹操随即对呼应孙权的淮南地方势力展开了剿灭(多是袁术余孽)。

再结合参与围剿陈兰等人的魏将传记,如《三国志·魏书·二李臧吕许典二庞阎传》记载:…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於逢龙,当复遣兵邀霸於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馀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於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进,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於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将军,假节。后权乞降,太祖还,留霸与夏侯惇等屯居巢。…

东线战斗并未随着孙权从合肥退兵而结束,反而因为曹操开始对响应孙权的淮南地区地方势力的围剿,再次将孙权集团牵连了进去,由于合肥攻城和随后的驰援陈兰等势力,孙权的部队损失不小。

再加上曹军臧霸、夏侯惇所部攻占居巢,兵临濡须口,一副随时横跨大江兵临吴会,以报赤壁之仇的架势。

此时,周瑜夺取南郡使得孙权本就不足的兵力,又增加了五百公里长的防线。

更要命的是,孙权集团夺取了南郡、江夏(此处为江夏郡江南部分),把位于荆南的刘备集团与处于襄阳、(北)江夏的曹军完全割裂开来,造成了两者不再接壤,实际脱离接触,这意味着孙刘联盟,实际变成了孙权一家在独扛曹军全部压力。

这完全与孙权如刘表纳刘备般,令刘备为自己看西门的打算相反,变成了孙权替刘备看北门了。

这样一来刘备若想发展,就只能南下朝交州扩张,或背刺盟友两条路可选了。

而这两条路中任何一条都不是孙权所乐见的,前者意味着孙权自己盯上的肉让刘备吃了,后者则更糟糕,自己腹背受敌了。

此时局势的恶劣已经昭然若揭,恰在这时,刘备访问京口向孙权提出借“荆州”(实际是借南郡),鲁肃建议借予,似乎成了孙权破局的“最优解。”

这里有人就要提出抗议了,明明周瑜给孙权出的“美人计”,乘着刘备“国事访问”的功夫,用温香软玉,高楼大宅软禁刘备,强行吞并刘备势力岂不快哉!

怎么鲁肃“老好人”的“馊主意”到成了“最优解”?

如果你这么理解,那我只能说朋友,你让《三国演义》中满纸忠孝节义给“同化”了。

这里声明,本人不是在嘲讽,骂人,而是就事论事。下面请各位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咱先不提万一没扣住刘备,两家直接翻脸开打这种风险,当说真“扣住了”刘备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情况吧!

刘备集团在建安十四(209)年可以说是膨胀起飞的一年,从建安十三年(208年)当阳之败后的兵不满万,将不过关、张、赵;到地拥四郡,兵达数万,真正成为一股不可忽思的政治军事势力,真可谓过山车般——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这个集团的“黏度”、“向心力”极低,为什么?

因为这个集团除了赤壁之战前追随左右的关、张、赵等近万核心部队。

其它都是刘备打着刘琦这块招牌,借着赤壁之战,联军包围南郡阻断南北的威势,收编的刘表旧部。

得,这下好了,强行捏成团还不到一年,新老板就让人扣了,得咱们还是自谋出路吧!

一对比孙、曹两家,得还是曹老板家条件更好,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总之,关、张、赵乍样咱不知道,荆南四郡绝对原地爆炸,本来就因为新得南郡,兵力紧张,这下子背后直接点爆一炸药。

想必襄阳的曹仁、乐进;(北)江夏的文聘很乐意遥相呼应来个一雪赤壁之耻,南郡之恨…

这方面有个现成的“后代例子”可以对比———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这方面有个现成的“后代例子”可以对比———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让冯将军建安村读书,大大加强了西北军各部的离心力,可谓是对周瑜美人计最佳推演。)

这种态势下,孙权只好一方面选择“联姻固盟”、“借荆州”(只有南郡)。

另一方面,默默的扩军,以备将来不会再发生如此困局——权以鲁肃为奋武校尉,代瑜领兵,令程普领南郡太守。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乃分豫章为番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复以程普领江夏太守,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建安十五年》,为什么划这?因为孙权实行部曲兵制,多了两个建制的郡意味着东吴将多出两个太守、两个都尉以及一系列的官职从门阀手中换取部曲,得到差不多一万多到两万人的兵力,足够鲁肃西监刘备,北御曹操了,至于抽调出来的多余兵力去哪?有兴趣的朋友自己翻翻资治通鉴寻寻答案)。

总之,孙权借荆州既不是什么诸葛亮妙计安天下;也不什么是孙权“一时糊涂”轻信了“老好人”。

而是孙权居于自身实力,以及周围局势的通盘考虑后,忍痛做出的战略决策。

周瑜西进应该说是孙权喜好投机性格一次体现。

周瑜说是西进益州,实际上更像殷观所分析那样:“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在刘备访问京口提出了借南郡,孙权考虑开始收拢兵力调整部署时,北方传来曹操有可能改变军事打击对象的消息,他的心理对借南郡予刘备其实是犹豫了。

恰巧此时,周瑜向他提出: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他深深的知道周瑜西进是绝对不是像周瑜自己所言冲着刘璋、张鲁而去,更多的是冲准备摘取军方“果实”的刘备去的。

为什么?

因为:1、周瑜提出的西进计划所要的兵马居然是其本部加上孙瑜的人马,两部人马合起来最多不过万人,这点人马周瑜能消灭拥兵十万有三峡天险的刘璋?然后顺带消灭张鲁?

你周瑜这么勇,怎么赤壁之战前咋没显露出来?还和刘表对峙那么多年,玩呢?

2、第二个破绽恰巧出在周瑜选择西进的搭档——孙瑜身上。

孙瑜是谁?孙瑜是孙坚的侄子,孙静的次子,孙权、孙策的堂兄弟。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在史书记载中的功绩主要是善于安抚降人和读书兴教:

瑜字仲异,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

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馀人。加绥远将军。

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

后从权拒曹公於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

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二郡,各得降附。

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是时诸将皆以军务为事,而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

瑜五子:弥、熙、耀、曼、纮。曼至将军,封侯。(《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你说你周瑜千里迢迢西进攻打益州,面对夔门天险,不多带兵马也就算了,所选战将也不是那种善于攻城拔寨的猛男,反而带上个善于安抚收编降兵的,你是觉得自个西进一片坦途可能性大点呢?还是自个中途发难做掉盟友强并其军的可能性大点?

所以周瑜这哪是西进巴蜀,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整个计划分明就是:“…乞与奋威俱进取备,得备而并其军,因留奋威固守其地,而后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在舍不得给地,抱着希望周瑜再创奇迹的投机心理下,孙权同意了周瑜这份暗藏玄机的联刘伐蜀计划。

于是出现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那幕:刘备使吴,回来不久孙权就派人来联系联军伐蜀事宜。

而刘备作为乱世枭雄,自然不可能存在情报上的疏忽,北方曹操的异象他不可能忽视,同时前次其出访京口,周瑜要软禁自己这种情报他也不可能不知道。(《资治通鉴》有关记载证明了这点:备还公安,久乃闻之,叹曰:“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亦虑此也。孤方危急,不得不往,此诚险涂,殆不免周瑜之手!”)

所以孙权突然莫名其妙的派使者来说要和自己联军伐蜀,这里面一定有诡!

而殷观的分析恰恰说中了他的担心,于是他果断的采纳了殷观的建议拒绝了孙权。

恰巧这时周瑜自己生了重病,眼见不起,而刘备又果断否了联军伐蜀的计划。

因此,他才会在给孙权的信中说出那番自相矛盾的话:“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傥所言可采,瑜死不朽矣!”

一面说寄寓刘备是养虎,一面推荐明显“纵虎为患”的鲁肃作为继任。

因为刘备有了防备使用阴谋消灭他已成为不可能。

孙权集团的兵力不足和面对的局势不利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此时鲁肃的借地建议已成为最优解,不用鲁肃这种“亲刘”派缓和双方关系,为本集团争取改变部署的时间还能如何?

果然,不久后鲁肃继任周瑜职务后将南郡“借于”刘备,孙权集团成功完成兵力部署调整,拜托了前后夹击的不利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