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是清史研究方面比较知名的学者了,他的这本《晚清二十年》,首次出版是2011年。阅读本书之前,我也大致看了下上个版本的评论,比较被人诟病的,主要是史观和立场的问题。

这本书里所谓的“温情史观”,可能会多少触及到一些人敏感的神经。例如很多人会觉得对于满清美化过多,过于“洗白”慈禧太后等。

当然,我也会有一些不认同的地方,有些地方也会觉得过于温情。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对于我来说,真的并不那么重要。

或者这么说吧,就我目前的阅读水平而言,还没有到可以去评价史观的时候。

我对于晚清包括近代史的认识,也就是个半吊子的水平。大致的人物、事件、历史脉络是清楚的,史学界的观点,也零零散散了解一些。

但是很粗略,很散,许多事件都是“知其大概而不知其细节”,许多观点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很不错、很适合阅读的一本书。它对甲午战争前后,到清帝逊位前后近20年的晚清历史,做了非常详尽的叙述,对于想详细了解那段历史的读者,应该会很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鞭打中前行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里,清政府是一个腐朽的政府,因它的保守落后、固步自封而走向灭亡。但在本书中,我们或许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

它也许并没有那么菜,清政府的统治者和政治精英们,并非真的就那么目光短浅、固步自封。

只是,它像历史中或是现实中的许多政府一样,有其先见性、进步性,也有其惰性和桎梏。它像任何政府一样,始终是一个被动的变革主体。

我们可以看到,每次大的变革,总是发生在重大危机之后,一旦通过变革化解了危机,变革的动力也就削弱乃至消失。

那么,不满的怨言,反对的力量必然再次集结、再次爆发,20世纪初年的中国政治,几乎始终没有逃脱这个循环往复的政治周期。

我们看晚清的改革进程,就有点那种抽两鞭子跑一阵,抽两鞭子跑一阵的感觉,抽得越狠,跑得越快。一旦后面没人抽了,整个就松懈下来,步调就慢了。

几个关键节点,与改革的几轮提速

整体来说,晚清最后二十年,有几个大的关键节点: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及庚子侵华事件,日俄战争,预备立宪,以及辛亥革命。

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件。

当然,甲午之前,清政府已经开启了一轮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那是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而痛定思痛。

“洋务运动”给国家带来了大发展,成就了“同治中兴”的伟业。就在清王朝开始松懈,开始骄傲的时候,遇上了甲午战败。

甲午战败对中国人的冲击是巨大的,迫切的危机感,引发了轰轰烈烈的维新浪潮,算是开始了第二轮改革提速。

1895年——1898年,中国在维新的路上探索,京沪的强学会,湖南的区域实验,整体来说是充满活力的。

但戊戌年“百日维新”的失控,引爆了新旧矛盾,又使得改革的进程有所阻滞。

与此同时,山东地区的“民教矛盾”,引发了席卷京津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并进一步导致了庚子年的联军侵华。

巨大耻辱后,便又是“知耻而后勇”,改革进程再次加速。

1901年启动的这一轮新政,在教育、军事、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实质性进展的,像新政时期制定的法律制度,后来就被中华民国所继承。

而如书中所说,政府从来都具有天生的惰性,不可能一直保持着革新创造精神。到1904年,各项改革都到了“深水区”,触及了体制的根本,便又出现了一个短暂徘徊期。

接下来的重大事件,便是同年发生的“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两大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土地的角逐,最终以俄国的失败结束。

日俄战争于中国的意义,除了耻辱的刺激之外,更是坚定了清政府选择“日本模式”的决心。之后五大臣出洋,预备立宪,又是一轮提速。

可惜,1909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先后离世,再一次打乱了改革进程。

摄政王载沣领导下的新政府,在几次决策中失误,“皇族内阁”失掉了许多人心,“铁路国有化”点燃了最后的导火索,终于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云翻雨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激荡的二十年

总之,晚清的最后二十年,并非那么不济,“保守落后、固步自封”这样的标签,太过浅薄化、片面化。

它改革与进步的一面,是应该被肯定的。

如本书前言中所说,清王朝和中华民国,虽然是帝制和共和之别,但这个“别”,用当时人的话说是国体变更,是“君主立宪”与“人民立宪”的不同,并不是另起炉灶从头开始。

换言之,民国对晚清,是一定程度上的“接续”。

清末民初几十年,构成了一个大致完整、自成一体的时代,社会性质在连为一体的几十年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帝制结束之后的突变。

所以说,晚清二十年,正合本书主标题的“激荡”二字,是激荡的二十年。

以上,是我对本书主线内容和叙述核心的一个简单提炼,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原作。

整体来说,这本书的定位是历史通识读物,而非专业性的研究著作,还是比较好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