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片具有5000年历史的土地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成为了王朝更替的常见现象,部族与部族、国家与国家间的争夺无休无止。

而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出现与建立却象征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的初次统一,不仅仅将六国一统,更整合同化了货币、文字与思想观念。

但这样的统一势必不易,因为六国之人各有各的习俗、各有各的观念,各国子弟、王公大臣也都不甘做亡国奴,不愿成为他国附庸,于是各路英雄为民请命、揭竿而起。乱世之中,英雄的无畏便成为了时代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刻画了一名不畏强权、胆识过人的赵国右丞蔺相如。面对秦昭王的步步紧逼与威严压迫,蔺相如却仍然不卑不亢、保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坚持以十五城换和氏璧的前提,最终成功完璧归赵,保全赵国颜面的同时,也打压了秦国的嚣张气焰。

对于史实中的记载,很多人都深信不疑,但“事实真的如此嘛”却成为了每个历史学者心中永恒的问题,于是在他们的精细研究后,史书中那个机智勇敢的蔺相如却意外背上了“愚蠢至极”的标签。

史记列传,英勇千古

作为初高中阶段的必读书目,《史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与标杆,甚至连挑剔的国学大师鲁迅先生也曾予其褒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其文字章法之绝美、人物血肉之真实。

或许也正因如此,《史记》奠定了在文学史上如明珠般的崇高地位,无数学者对其内容深信不疑,无数公知也对其趋之若鹜。

同时作为经典读物,《史记》的价值已然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载物,它的文学成就同样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就例如当下我们常常会用“完璧归赵”来借喻完好归还某人的东西,有时也会用“负荆请罪”一词来表达心中无限的愧疚与自责,而无独有偶,它们都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展现了一代豪将廉颇身虽苍老却壮心不已的恢宏情怀,然而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并没有给予他过多的情绪铺垫与人格赞赏,仿佛在这篇列传中,廉颇注定是蔺相如的嫁衣。

谈起这位赵国的右丞相,他的高光时刻绕不开“完璧归赵”这一对外交锋。

战国年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当时人传:“此玉通透,天下无双,得此玉者,可以得天下。”作为大国霸主,秦昭王自然垂涎与嫉妒,于是便派使臣前往赵国,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玉。

赵王听后,万分惶恐,因为秦赵实力相差甚远,若不交,二国必有一战;若交,则有损赵国国威。所以两难之际,时任长夫的蔺相如居然挺身而出,向赵王打包票:“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说后,便被赵王派往秦国,以璧换城。但蔺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暗自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而自己则以命相逼,最终安然回国。

这样金蝉脱壳的技法、生死大义的情怀不免令人感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擅长“春秋笔法”的司马迁才动容为其立传,而放弃更多渲染老当益壮的良将廉颇。

既有《史记》为证,也有司马迁的偏爱,蔺相如的个人形象自然就在历史中高大巍峨了起来。

秦赵之好,前世之交

但事实上,蔺相如的这一出“完璧归赵”对于秦赵两国的关系影响其实并没有这么深远,对此,我们可以从秦昭王这一人物身上得到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昭王何许人也?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由于早年滞于燕国、赵国留做人质,受尽屈辱与白眼,所以这样的童年经历致使他的性格逐渐强硬与自我,甚至在即位初期,和自己的母亲宣太后角力,最终夺取朝政实权。

亲政后,他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妄图蚕食列国疆土,甚至扣押软禁楚怀王,用他的自由换取楚地十六城,要知道当时秦楚二国也是有一纸婚约的联姻国呀,由此心狠手辣与计谋权益不难看出秦昭王的雄才大略。

所以蔺相如能在秦王未得到和氏璧,却仍能全身而退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秦王的一时心软或是对他才能的欣赏,因为对于王侯将相而言,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抵过绝对的权利,所以我们不得不将看待事情的眼光向前追溯。

过去20年间,秦赵两国一直保持着和睦且互不侵犯的状态,而这太平景象的背后共有两个原因。

首先,赵国前主赵武灵王在位时,大力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国势大盛,一时间中原列国不敢轻举妄动,而赵国也如坚盾、无可匹敌。

所以尽管这20年间,秦国凭借着远交近攻战略夺得了不少土地并扩大了军队的规模,但却仍然摸不清赵国现在的底细与军事实力,所以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到时候让其他五国趁虚而入。

其次,在私人方面,秦昭王在做赵国质子时曾接受过赵武灵王的恩惠,同时在他归国面对皇位争夺之际,赵武灵王也作为支持者鼎力相助,所以,秦昭王能有现在的地位与手段,都离不开赵武灵王的栽培与帮助。所以现在尽管赵武灵王薨逝,他也不愿残忍讨伐他的后代与子孙。

同时秦国想要推倒楚国与齐国两座大山,势必要与赵国维持紧密关系以及亲密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统一霸业。

所以秦国没有像对待其他五国那般残暴地对待赵国,秦昭王也没有气急败坏地处死蔺相如的原因,大都离不开前一辈的功德与帮助。

外露锋芒,实则草莽

再者,我们将问题的矛点转向蔺相如。

作为赵王的使臣,秦昭王对于他的到来是十分崇敬的,甚至用了秦国当时最高的九阶上大夫礼仪接待他,但一般歌舞之后,秦王仍然没有谈及和氏璧以及那十五座城池,这让蔺相如不免感到十分忧虑,认为秦王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于是便有了后面“完璧归赵”的佳话。

在此我们不难看出,蔺相如的骨子里并不是大无畏,相反,他的个性多了那么一丝怀疑与敏感。而正是他个人的怀疑敏感才致使他后面偷送和氏璧的计划安排,或许当时他以为的防患未然是天衣无缝,其实不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昭王作为在位已久的君王,他想要的东西可以说是唾手可得,对于赵国来的使臣,他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且蔺相如身处秦地,更是天子脚下,和氏璧怎么可能如此轻而易举的就运送回国,秦昭王很有可能早已知道,他不过是将计就计。

对于这样的猜想,有的学者是十分赞同,并且表示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证实了他是一个“愚蠢至极”的庸才。

因为蔺相如在日后向秦王解释和氏璧去向的那句:“秦国如此强大,赵国怎敢违背”,赤裸裸地向秦昭王汇报了赵国现在的落魄现状,而这也招致了秦国日后对于赵国的攻打与吞并。

所以与其说蔺相如看似外露锋芒,不畏权贵,而且能说会道,不卑不亢,更不如说他是外表强势却满腹草莽,只拘泥于赵王与和氏璧,却看不见赵国的安危与未来。

小结:

对于英雄的定义,《三略·上略》一篇中有这样一句名言:“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意思为杰出人物是国家的栋梁,黎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到了栋梁,收拢起根本,那么政令就能通行天下,而不致引起人们的不满。

朝政大厦之中,英雄大夫会往往担任房屋的栋梁,支撑着王朝上层建设构造的发展与稳固,同时也担当房屋基层的框架,规范着社会兴替的平衡与标准,因此,旷古烁今,英雄对于任意一个时代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但是真正的英雄难道仅仅是坚强、勇敢、仁慈的集合吗?实则不然,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需要的是远见,他们可以摒弃眼前的利益,可以忘却身后的桎梏,宁为国民而亡,不外露胆怯,招引杀身之祸。

唯有这样真心无畏的人,才可以做房与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