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通行本的120回里,后四十回是续书,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且因为思想和艺术上都无法与前八十回比肩,后四十回没少遭到读者的诟病。

但是吧,这续书部分毕竟也占据了全书的三分之一,不可能没有任何亮点,譬如说“黛死钗嫁”这一情节,因为强烈对比的写法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很多读者就在这情绪共鸣中默认了这一种结局,所以,“调包计”就理所当然被多数人接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调包计”发生之前,贾宝玉精神恍惚,行为怪异,花袭人深知贾宝玉的心事,便来和王夫人讨主意,并说了以前宝玉“诉肺腑”这种秘密。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回话后,想了半天,却开口叹道:

“别的事都好说,林丫头倒没什么,若宝玉真是这样,这可真叫人作了难了。”

在掂量了一番轻重利害后,贾母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面对会遭受同样痛苦的两个孙辈,贾母只是在乎贾宝玉,而林黛玉的死活都可以不管不顾了,世态之炎凉,一至于此。

而在林黛玉从傻大姐处听闻宝玉将与宝钗成婚后,精神恍惚,情志混乱。紫鹃忙去告知贾母,贾母却道:

“孩子们从小在一处玩,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女孩子的本分,我才心里疼他。若是他心里有了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她了。”

看看,当初宝黛同居一处是她贾母安排的,现在要棒打鸳鸯的也是她贾母,而且这话说得非常的残忍和冷酷,将林黛玉视为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全然没有人情和道理可讲。

几个情节,将贾母写成迫害宝黛的罪魁祸首,而许多人也因此深信不疑。

然而事实是,贾母自始至终都是宝黛爱情的最大支持者和力促者,只不过作者在放出这些信息时,用的是非常特殊的手法,就像脂砚斋三番五次提醒的,别被作者“瞒蔽了去”,可惜很多人还是被“瞒蔽”了。

那么,这些容易被“瞒蔽”的真相都有什么?

一,贾母对林黛玉的情感,更多是源于对女儿贾敏的母爱

林黛玉初进贾府,就享受了一系列超高规则的待遇,她的药丸是跟贾母的药一起配的;她的卧室安在贾母屋里,是贾宝玉原先睡的地方,林黛玉来后,贾宝玉迁出,但是与林黛玉仍只有一个碧纱橱的距离;她带来的丫头和奶妈小的小老的老,贾母按贾府三春的规格给她配了新的奴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前,贾母和林黛玉未曾见过一次面,她为啥会对林黛玉如此疼爱?无非因为这是她女儿贾敏的遗孤罢了,而贾敏,又是贾母所有儿女中“独疼”的女儿,如今女儿已去,贾母对女儿的那种深情就只有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了。

我们想想,贾母对女儿的深情,是什么外力可以动摇的?几乎没有。

所以文中虽然写着薛宝钗来到贾府后,比黛玉多得人心,贾母更是亲自拿出银子为其置办生日等等,看着像是贾母的心在慢慢转变,可事实上,贾母对黛玉的情感一直都没有转移,因此到了第三十二回,我们才看到花袭人跟史湘云抱怨林黛玉养尊处优的事儿:

“她可不作呢,饶是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敢烦他?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古代的女孩,无论贫民丫头还是千金小姐,哪个不用做女红针线啊?那薛宝钗可不是经常做到深更半夜嘛?可是林黛玉就是不需要,无他,因为贾母的宠爱。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作者笔下常提到花袭人老实本分,可事实上却在背后诋毁嫉妒主子,架桥拨火,作者的“春秋笔法”之精到老辣,可见一斑了。

再有螃蟹宴一回,贾母离开前叮嘱史湘云:

“别让你宝哥哥和林姐姐吃多了”

听听,明明湘云是最小的妹妹,贾母却让她去照顾两个比她大的哥哥姐姐,这种偏心也是没谁了吧?

在这几人中,贾宝玉身为贾母亲孙儿,获宠理所当然,可湘云和黛玉一般,都是贾宝玉的表妹,都与贾母关系匪浅,可贾母却将黛玉放在湘云之上,除了因为因为她对林黛玉倾注的是源自贾敏的母女深情,还能因为什么?

所以,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只会延续到她去世,因为那是她对女儿贾敏的爱,这种母爱是不会断绝的。

二,贾母一直都是宝黛爱情的力促者

哪位要问了,贾母疼爱黛玉不假,但不一定赞成她和贾宝玉成婚啊。

您别说,她不仅赞成,还一直用行动撮合两人呢。

黛玉刚进府,贾母便将其安排睡在自己的屋里,而碧纱橱外面,却睡着贾宝玉。表兄妹俩同一桌吃饭,同一屋睡觉。

这时候的表兄妹俩,虽然只有七八岁的光景,但在古代,也是“不同席”的男女大防之年纪了呀。这一点林黛玉都非常清楚,所以王夫人一开始劝她远离贾宝玉时,她回的是:

“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礼?”

可贾母却无视这样的礼法,直接作出上面的安排。除了是希望两人培养情感,还能有啥用意?

到了第十七回,贾宝玉被贾政抓去游大观园,贾母听闻后坐立不安,等了好久后一片声要找宝玉,可听到丫环们报宝玉在林姑娘屋里时,却连连说好:

“好好好!让他们姊妹们一处玩玩罢。才他老子拘了他这半天,让他开心一会子罢。只别叫他们拌嘴,不许扭了他。”

由此可知,贾母多么希望贾宝玉和林黛玉处在一起。这当然不仅是兄妹那种相处,因为贾母后来还将两人称为“小冤家”,并表示自己一日不死,就要为这两位小冤家操心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此,当贾母看到宝黛其中任何一位,都会下意识的寻找另外一位,譬如在第四十二回携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刚到潇湘馆,贾母便回头找宝玉:“宝玉怎么不见”,众人告知是到池子里的小船去了。

至于第五十四回元宵节“掰谎”一事,那更不可能是针对黛玉了,毕竟事后放烟花,贾母是一把将黛玉搂进了怀里,而彼时她的旁边站着史湘云和薛宝琴,两人年纪都不如黛玉大。贾母对黛玉的宠爱,一直没有任何变化。

三,贾母对宝玉的情感,不允许她薄待黛玉

贾母溺爱贾宝玉,已经不是新闻。这也不奇怪,毕竟贾宝玉是长得最像贾代善的孙儿,更衔玉而诞,异象出生。

对于贾宝玉,贾母一直是纵容且无条件维护的,譬如第三十三回,贾政教训贾宝玉,贾母赶到后大哭怒斥贾政不孝,贾政无言以对。

贾政教训贾宝玉,以当时的礼教来说,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贾宝玉一来不读书,二来流荡优伶,三来调戏丫头,这种堕落纨绔之风,本就欠收拾。可是对于贾母而言,这些统统都是浮云,她只要她的孙儿开心快乐,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前途经济,不重要。

而贾宝玉开心快乐的源泉是什么?纵然贾母一开始不晓得,那自紫鹃“情辞贾宝玉”一事后,总该知道了吧?整个贾府的人都知道宝二爷离开了林姑娘,那是要死去半条命的呀,就只看在宝玉这条命的份上,贾母能出“调包计”这种又下作又馊臭的主意?不能够!

所以,在“情辞”事件后,贾母不但没有怪罪紫鹃,反而越发关爱两位孙辈,那时间正好赶上宫中有事,贾母每次从外面回来,都要亲自到潇湘馆和怡红院看看两位孩子是否安然无恙才放心。

层层原因下,贾母不可能对黛玉越来越凉薄,而是深情不变。因此到了第七十六回,贾母在用餐时,赐出的四个菜品,林黛玉和贾宝玉很理所当然在被赐之中。

对于这位外孙女,贾母一直在努力呵护她,甚至为她和贾宝玉的婚事操碎了心。可惜在续书者的笔下,贾母变成了另一副面孔,完全与原作者的本意背道而驰,更可笑的是许多人还信以为真,说到底,这是在读前八十回时,思考得太少,没明白原作者良苦用心的缘故。始初那么疼爱黛玉的贾母,后来却变得冷酷了?也许你还没看懂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