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种病是一种寄生于细粒棘球蚴幼虫(棘球绦虫)导致的骨骼寄生虫病。该疾病发生在牧区,其主要感染途径为人与犬的直接接触。此病患者多生畜牧区工作,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很晚,多在10多年后才出现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骨包囊虫病,主要是寄生虫引起,该病多发生在畜牧区

1、发病原因是什么?

这种疾病由寄生虫(细粒棘球蚴)引起。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狼的小肠内,卵由粪便排出。其中的宿主有牛、羊、马等。如将卵吞下,钩虫在胃液的消化过程中孵化,通过肠壁进入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在到达肝脏后,约75%的尾蚴留在肝脏,其余通过右心进入肺并停留在肺内。钩虫仅有一小部分进入循环系统在骨骼、脑部等部位产生包虫病(棘球虫病)。

2、该病多发生在畜牧区

该疾病发生在牧区,其主要感染途径为人与犬的直接接触。由于狗吃生牛、羊肉,而牛、羊吃狗粪,牧民与狗有许多直接接触的机会,所以很容易造成囊虫病的流行。骨质疏松患病率在1%-2%之间。因为骨囊肿发展缓慢,临床症状多在感染10-20年后出现,所以儿童症状较少。这种疾病通常在30-50岁之间发生。最常见的部位为盆腔、脊椎、股骨、肱骨、胫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骨包囊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等根据包囊大小等决定,多数是晚期才被发现

1、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些什么?

患病的位置不一样。一般来说,病人到了晚期才会发现患病,往往是因为复杂的病理性骨折才去就诊。

2、病变早期很难被发现

轻度疼痛的人很容易被忽视。病变继续发展时,可出现骨痛、跛行、局部或肢体肌肉萎缩。当囊肿侵犯到更多的骨骼时,疼痛也会加剧。受累的骨骼会变厚、变形,轻微的外力会导致病理性骨折。这段时间患者可能会经常去看病。若累及脊髓,囊肿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进而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在临床上,它侵犯彻骨皮质,侵犯周围软组织,表现为大包块。若皮肤破裂,可发生感染,瘘管排脓及虫屑,难以愈合。临床上,关节受累的病人不多,有些患者会出现病理性脱位

03

骨包囊虫病,主要的检查方法有包囊液皮内试验,血象检查等

1、包囊液皮内试验

病人前臂注射稀释胶囊液可引起局部过敏反应。准确性可达90%。本实验不仅有诊断价值,而且可观察治疗效果

2、包囊虫补体结合试验

从临床上看,囊肿的免疫反应常用于血清学。补体联合检测阳性率高达90%。尤其是囊肿破裂或手术治疗后,阳性率较高,原因是囊液抗原被人体吸收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血象检查

血影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作为一种补充。

4、X线表现

受累骨受累呈不规则侵蚀和虫蚀样破坏。骨块破坏,囊性透明区,周围有小梁骨。病变骨骼和正常骨之间无明显界限。骨骼形态正常,晚期囊性骨缺损区增大,皮质厚度不同,脊柱略增厚,但未见新骨形成和骨膜反应。因为囊肿向两侧的椎旁软组织突出,当囊肿累及脊椎时,可发生假性椎旁脓肿。一般来说,椎间盘不受侵犯。这可以用来与脊柱结核鉴别。扁平骨受累时,病变范围明显扩大。与骨肉瘤、神经纤维瘤、椎体血管瘤、巨细胞瘤、骨囊肿等早期 X线表现鉴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诊断方法

依据居住史及与狗、羊的密切接触情况;分析临床及 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阳性可确诊。

04

骨包囊虫病,需要和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等进行区别

1、鉴别诊断方法

可与骨巨细胞瘤、纤维囊性骨炎、骨肉瘤、脊柱结核等鉴别。

2、并发症

此病常伴有其它部位的病变,如累及脊椎,囊肿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到了,如果囊肿穿透骨皮质并侵犯周围的软组织,就会出现较大的肿块。如皮肤有穿孔,可继发感染。瘘的排脓时间长,可有棘球蚴碎屑,不易愈合。目前临床上极少发生关节内病变,并可引起病理性脱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治疗方法

棘球虫病的治疗方法是病理性骨切除。但是有时候病变骨难以完全切除时,可以采用刮植骨。当损伤完全清除后,在腔壁涂20%碳甘油10分钟后,用90%的酒精灭活,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腔,置入骨碎片。但是要特别注意防止囊下扩散和囊液外流造成过敏性休克。刮伤后留置引流管,每天灌注20%-30%高渗氯化钠能使头关节坏死,效果好。

若局部切除或刮除困难,晚期病变范围较广,可考虑关节截肢或截肢。脊髓损伤后应尽早行清创及植骨。伴截瘫时,病灶应彻底切除,采取脊髓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

4、预后

结果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和部位。骨盆、脊椎病变预后不良,主要死因是受累脑、肝、肺棘球蚴病等重要器官

5、预防方法

应小心预防这种疾病。人类包虫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犬类传播,应控制养犬。强化牲畜管理,严格防止食用感染囊虫病的牛、羊、马肉。注重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生牛奶,尤其在牧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护理方法

包虫病通常是通过犬类传播的,应注意控制。强化牲畜管理,严格防止食用患病的肉类。在畜牧区工作的人,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在工作后,及时清洗手部等。

结语:骨包囊虫病多发生在畜牧区,患者的发病原因是病菌感染,早期很难发现患者出现临床病变,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块被破坏,此病需要和骨巨细胞瘤,以及纤维囊性骨炎进行区分。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