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在windows 11发布会的最后,留了一张王牌:Windows 11 将原生支持 Android app 的运行,由操作系统层面进行整合,让 Android app 能和普通 app 一样出现在开始功能表及工作栏上,甚至还能由桌面上的捷径来运行。不过,在记者会上微软的全球副总裁 Panos Panay 只有略微提到其背后採用的是英特尔的 Bridge 技术,但却未对 Bridge 进行详细的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好,在记者会结束后不久,英特尔就为我们补上了 Bridge 技术的说明。它是个执行阶段后编译器(runtime post-complier),让原本为各种不同硬件平台所撰写的程序,能原生在 X86 平台上运行。英特尔将 Bridge 视为其 XPU 策略重要的一环,是英特尔将产品由 X86 扩大到其他平台的关键之一,因此在 Android 到 Windows 11 的转译之外,还会扩大到其他平台。至于 AMD 的用户也不用担心在 PC 上执行 Android app 的能力会受到英特尔技术的影响,微软表示 Bridge 技术在所有的 X86 处理器上都适用,当然也包括 AMD 的产品。

在实际上,这让 Android-Windows 的组合能与採用 M1 处理器的 Mac 打对台,同样提供了在 PC 设备上执行移动 app 的能力。对于桌机笔记本来说这个差异应该是相对较小的,毕竟 Windows 平台这么多年了,各种应用都已经很完善;但对于平板(特别是小尺寸的平板)来说,这却可能是个极重要的及时雨,简单为 Windows 平台的平板提供多样的触控界面 app 选择,但又保持了运行标准 Windows 软件的能力。这是否能成为 Windows 平板的独特优势,就要再观察了。

另外笔者认为,Windows 11原生支持Android应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是否能像主流安卓手机一样达到体验的流畅性,如果流畅性有保障的话,加上微软Surface及其他触屏笔记本本身的触控优势,Windows 11下的安卓触屏应用体验,或许会比M1处理器的Mac下的鼠标体验要强不少,毕竟无论是安卓还是iOS应用,原生都是为触控设计的,鼠标操作只能说凑合用而已。而一旦加入触控选项,体验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期待两家巨头相争,能给用户体验带来更多的融合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