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服复兴已经彻底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仅仅在五一期间,全国各地以展现汉服为主题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亮相,以至于很多汉服圈的KOL都感慨分身乏术。客观地讲,汉服圈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是欢迎这样的局面的,传统文化复兴的事业当然是参与者越多越好。

但是目前汉服活动形式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组织者并不了解汉服文化,只是单纯地觉得这种活动能吸引人流且主题保险,可以想象这样空有其表的汉服活动最后很难达到组织者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自国丝汉服节官方宣传视频

“国丝汉服节”虽然成立时间比较短,但是由于组织者中国丝绸博物馆这个学术性的金字招牌,每年吸引众多高质量的团队参加,成为国内非常有号召力的大型汉服活动之一。国丝汉服节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于2018年发起和主办的,作为专注纺织领域研究和推广传统服饰的博物馆,国丝馆的学术专业度是毋需置疑的。

国丝汉服节的主办理念是“让文物活起来,让生活更美好”,入选国丝汉服节的汉服商家和团队都强调在文物复原上的专业度,并在文史艺术上都能够做出延伸和拓展,更生动地传达和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第四届国丝汉服节海报

2021年的国丝汉服节的主题是“唐之雍容”,今年整体水准之高,连最后入选的各个团队都有一种华山论剑的感觉。之前,我们介绍过阿勒克什乐队,很多读者都觉得不过瘾,于是磁器又采访了最后入选“汉服之夜”的山涧、锦瑟衣庄和乔织汉服这3个汉服品牌。他们在表演前期的考据非常翔实,表演形式生动多彩(参演的小哥哥小姐姐好看且有演技),生动地呈现品牌团队复原向的服饰作品。

《敦煌阴家窟‧供养人》

主创团队:山涧服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涧团队在国丝汉服节“汉服之夜”的演出场景和复原的参考文物《阴嘉政父母供养像》,图片由山涧团队提供

山涧服饰创立至今主打唐制汉服,虽然也有其他朝代的复原作品,但占比不高。也是因此,山涧团队没有报名2019年“明之华章”和2020年“宋之雅韵”国丝汉服节活动。2020年年底国丝馆公布2021年最新一届的主题为“唐之雍容”时,团队马上决定参加,并开始积极留意相关的信息。

山涧团队在国丝汉服节“汉服之夜”的演出场景,图片来自山涧服饰官方微博

一千多年前的念亲恩

国丝博物馆公布征集条件并开启报名通道时,距离“汉服之夜”只剩不到3个月,筹备还原一铺壁画的所有服饰、道具、舞美的设计制作,包括整个演出剧本的打磨、反复排练……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对于山涧团队来说显得十分紧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涧团队在国丝汉服节“汉服之夜”的演出场景,图片来自山涧服饰官方微博

团队根据之前的积累和缜密细致的讨论,最终以敦煌莫高窟第231号壁画文物《阴伯伦夫妇供养像》为原型,将“汉服之夜”的情景剧主题定为《敦煌阴家窟.供养人》。《阴伯伦夫妇供养图》(或《阴嘉政父母供养像》)是敦煌莫高窟第231号“报恩君亲窟”东壁门上所绘壁画,表现的是敦煌郡本土豪门阴氏家族中的阴伯伦和妻子索氏礼佛的画面,是由他们的子女阴嘉政兄妹出资修筑的,目的是为父母祈福。该窟完成于公元839年,开建年代不详,完工时连出资者阴嘉政本人也已经过世。

山涧团队在国丝汉服节“汉服之夜”的演出场景,图片来自山涧服饰官方微博

这幅壁画的意义在于清楚地表现了唐中期,吐蕃侵占统治沙州时期,敦煌名门望族的服饰、家具、佛门供养仪轨,在敦煌和唐代社会生活的研究方面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服饰和妆容对于成熟的山涧团队来说驾轻就熟,在唐制礼仪、中唐时期佛教仪轨、部分服装史料方面,还特别邀请了相关专家解析指导。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汉服之夜”中主母的造型,这个与壁画中形象一模一样的海波纹裙在文物服饰中十分罕见,但山涧团队也完美地将这一梦幻的海波纹裙复原再现了出来。

这场复原小剧场演出最大的难题在于,壁画里那些诸如神牌、拜垫地毯、华盖等唐风道具的准备。因为这些几乎根本无处采购,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如说神牌,就是设计师找木匠做好神牌的木坯,再自己上色彩绘;再比如华盖,则是山涧服饰的“大掌柜”江蓉老师根据华盖文物图片复原,铁丝编华盖坯子、找配件制作流苏、绷纱上胶等步骤均手工完成,没日没夜尝试了6天才定型。

山涧团队自制的阴伯伦与索氏神牌和华盖,图片来自山涧服饰官方微博

这些道具的运输也闹出了很多笑话。那个华盖是江蓉老师亲自带到杭州的,因为怕坏了,她全程顶在头上当帽子,被伙伴们戏称为“血滴子”。设计师把神牌打包好发快递的时候,对方拒收,理由是“不收殡葬用品”,经过反复解释,并声明“这是复原的文物道具,寄给博物馆用的”才得以过关。

以考古的态度做衣服

山涧的男式唐圆领袍,图片由山涧团队提供

山涧团队的起步从2007年开始,算是见证并参与了初期的汉服复兴运动。最开始是山涧团队的主创们和同样热爱汉服的朋友一起业余玩玩,主要关注传统节日的汉服雅集类活动,但当年制作汉服的商家很少,可选择的汉服款式大多不是他们喜欢的风格,于是他们干脆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发布分享到网络论坛后意外地大受欢迎,便顺势成立了山涧的前身“月蝶飞坊”。

阿斯塔那唐代壁画复原款汉服--花蔓宜,图片由山涧团队提供

品牌的主创们在几年前暂停了经营,去沉淀充实品牌内部对于汉服的知识储备,直到2016年将“月蝶飞坊”更名为“山涧服饰”正式复出。目前除了服饰外,品牌还发展出复古妆容造型设计、高端摄影定制和传统文俗化活动策划与执行等领域,近年团队甚至把汉服的设计范围拓展到宠物服装里。虽然业务广泛,却一点都不敷衍。虽然缓慢的更新周期令客户稍有不满,但山涧团队始终认为慢工出细活,毕竟目前品牌的价位不便宜,就更要注重用踏实优质的产品服务好客户,对得起客户也要对得起自家的作品。

《沙州记事》

主创团队:锦瑟衣庄

《沙州记事》的复原造型和参考文物,图片来自锦瑟衣庄官方微博

锦瑟衣庄团队参加国丝汉服节的活动的经验丰富多了,从第二届开始每年都有报名。锦瑟衣庄的市场策划负责人千里尘告诉我们,之所以坚持参加国丝汉服节,除了因为这个活动背靠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专业度上有足够的保证之外,还是出于对汉服单纯的热爱。团队希望通过参与国丝汉服节,让每年沉浸在商业实践中的团队成员,有一个机会能停下来回归到创业的初衷——做复原服饰的历史研究。

被遗忘已久的英雄事迹

国丝汉服节“汉服之夜”表演中的孙女扮演者的唐制汉服造型--疏勒川桃和参考文物,图片来自锦瑟衣庄官方微博

根据第四届国丝汉服节的“唐之雍容”主题要求,锦瑟衣庄团队选择了以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壁画文物《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为故事背景蓝本,编排了《沙州记事》小短剧。在晚唐的沙州,家境殷实的张议潮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收复故国山河,恢复河西走廊的畅通,他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通过宋国夫人的回忆串联起了张议潮的一生。

截自《沙州记事》演出视频,视频资料由锦瑟衣庄团队提供

从2021年年初收到入围通知后,锦瑟衣庄团队就开始着手准备,并根据壁画文物和同时期的其他壁画参考,前后经过了多次改版才最终定下服饰设计,复原了壁画上宋国夫人部分造型和短剧中其他人物的造型。比如少年宋国夫人的裙子就改了3稿,工序严谨细致。

《沙州记事》的少年版宋国夫人和张议潮造型,图片来自锦瑟衣庄官方微博

这一次国丝汉服节“汉服之夜”上,很多品牌都是自己人全员出动,锦瑟衣庄也不例外。除了服饰设计外,大学编剧专业出身的千里尘负责剧本设计、编排和演出的主持工作;饰演少年张议潮和少年宋国夫人的演员分别是锦瑟衣庄企宣部和客服部的员工;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饰演老年宋国夫人的演员居然是品牌的“大掌柜”流萤子期。

少年宋国夫人的唐制汉服造型--桫椤风轻,图片由锦瑟衣庄团队提供

参加了多届国丝汉服节,锦瑟衣庄通过和同行的交流学习,不断去反思并增进品牌自身。对于本届的参与感受,千里尘也坦言,在服饰的细节还原上团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是他们要坚持继续报名参加这一活动的原因之一。

慢工出细活

锦瑟衣庄参考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裙子残片和中晚唐晕裙设计的唐制汉服--月露花浓,图片由锦瑟衣庄团队提供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竞争激烈的汉服市场已经淘汰了相当一部分品牌。而锦瑟衣庄作为从汉服复兴运动早期就坚持下来的品牌之一,也经历了众多不为人知的考验。因为主创成员都没有专业的设计或商科背景,成立品牌更多是出于对汉服的热爱和情怀,缺乏商业运营的思维,因此品牌在2015年一度因为经营不善面临严重的负债问题。经过内部重组和经营模式的调整后,从2016年才开始逐渐好转。

锦瑟衣庄的明制汉服--柳土獐绣花细节,图片由锦瑟衣庄团队提供

千里尘向我们介绍,锦瑟衣庄常会把制作成本花在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制作一套完整的汉服,需要经过历史考究、设计画图、印花打版等多道工序,采用诸如印金加上洒金这类比较耗时的双重工艺,也会结合西方时尚大牌流行的制作工艺。由于“大掌柜”有一定的制衣功底,在制作工艺上要求异常严格,目前品牌自有的工厂师傅并非从一开始就具备专业的汉服制作技术,都是品牌内部慢慢培训磨炼出来的,每位的培训时间成本是1~2年。

锦瑟衣庄的明制复原婚服--熹曌,图片由锦瑟衣庄团队提供

锦瑟衣庄也是更新周期比较慢的品牌,因为品牌内部宁愿花更多精力去做服饰历史的调研,留给设计师充分的时间打磨产品,也不盲目推新。目前锦瑟衣庄专攻正式场合的吉服类,即在各个时令节庆里能实穿的服饰,或者婚礼成人礼这类场合的礼服,在客户群里成功塑造了“高级定制汉服”的品牌形象。同时,锦瑟衣庄也常年和“国风音乐会”等媒体节目保持稳定的合作,通过别具一格的舞台服装设计向更多人推广汉服文化。

《高昌故事——弈棋》

主创团队:乔织原创汉服设计

《高昌故事--弈棋》的造型和复原文物参考,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第2次参加国丝汉服节的乔织团队参加“汉服之夜”的剧目是《高昌故事--弈棋》。这是以新疆阿斯塔那唐墓中的绢画《弈棋仕女图》和棋桌实物为灵感,串联了唐代15件文物编排而成的故事,再现初唐到盛唐西域汉族居民的服饰妆容、饮食娱乐生活等。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是研究唐代服饰非常重要的一个文物地标,它在历史上属于高昌古国,后被纳入唐朝版图。团队主创小乔选择了纺织品考古成果最丰富的家族墓群——张雄家族的故事,来表现大唐从初唐到盛唐100年间的历史,而选择的阿斯塔那古墓群里出土的文物,年份基本上也是跨越了100年左右,服装的轮廓在这100年内截然不同。

艰难的考据成就

优秀的作品

从2019年开始,乔织团队就持续研究设计西域题材的唐制汉服,并将这个系列命名为“西域纪”。而这次国丝汉服节上展示的服装,就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再度升级工艺。为了完美重现初唐的面料质感和颜色,主创成员和面料的调色师傅对照着文献资料反复调试色彩细节,多次更换经纬织法和色线,最终在“汉服之夜”上呈现了完整的大唐百年气象。

模拟唐代碱剂印花调色打版,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演出的筹备部分是最简单顺利的,由于“西域纪”系列是乔织团队一直坚持的项目,设计理念和故事线已经比较清晰,加上演员招募也早在活动的前一个月开始,筹备时间比较充分。在乔织团队和演员的高度配合下,只用了正式演出前一天下午的时间就排练好剧目。

截自《高昌的故事--奕棋》的演出视频,视频来自Bilibili UP主“知一道人”

乔织团队反而在寻找文物依据上花了最多的时间。在确定了要复原阿斯塔那的文物之后,主创小乔便开始去找相关资料,但是这方面的资料非常难找,很多东西只有简报没有详细的报告,甚至有些文物因为出土时间比较早,图像资料非常不清楚。

乔织团队在国丝汉服节“汉服之夜”的演出场景,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小乔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道,“有些资料记录在一本20多年前的《新疆文物》上,这本期刊在网上只有一个前十几页的扫描版。我只好到广州市图书馆的私人藏书区,就是那种老教授老教师捐赠私人藏书的地方找,最后非常难得地拿到了一本,但广州图书馆规定书不能带走也不能复印,只能在馆内翻阅。我们就用手机一页一页把它全部拍下来。”获取资料的过程相当艰苦,这段经历让小乔印象深刻。

小乔当时去私人藏书馆找到的图像资料,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驻足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西域纪”系列复原的阿斯塔那弈棋仕女唐制作汉服造型,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小乔是位90后,2006年第一次在网络上接触到汉服便深深地被吸引,于是开始在外婆和妈妈的帮助下尝试设计和缝制汉服。小乔在大学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时装设计,而是读了建筑学专业,这让她创立的汉服品牌呈现出独特的设计思维。

乔织汉服的“代言人”兼创始人小乔,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在创业初期,小乔的汉服设计更新频率很低,一年也就1~2款。但由于小乔设计的汉服加入了一些非传统的元素,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在汉服圈里引起了很大关注。2018年,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小乔暂停品牌专注学业,花了一年时间完成了古建筑研究方面的论文。也是在这一年,通过研究学习古建筑,小乔思考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重新审视了乔织的品牌定位。在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后,她重整品牌,并逐步将乔织汉服品牌商业规模化。

“西域纪”系列的唐制汉服造型之一,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在2019年国丝汉服节的“银瀚论道”线下论坛上,小乔就分享了她对时装结合汉服设计的观点,她认为:汉服是一种服装形式,时尚是一种潮流趋势,两者在概念上并不形成对立。自古以来,‘时尚的东西’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服饰作为实用艺术的一大门类,其设计理念总会受到当下文化思潮的影响。

2019年小乔在国丝汉服节“银瀚论道”的图像资料,图片来自乔织汉服官方公众号

乔织在汉服市场,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首先,乔织的官方网购平台的视觉就很符合时下流行的清新梦幻美学,产品价格也相较亲民。融合了现代流行元素的汉服,保留了传统汉服的剪裁,同时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着装习惯。目前乔织汉服已经有独立的国风时装副线。在磁器的采访中小乔也提到,品牌对汉服和国风时装划分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但无论是哪一部分,都要确保最终的设计效果。

今年的国丝汉服节为什么值得拿出来一讲再讲,主要是在国丝馆和各位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商家和爱好者的努力下,汉服和传统文化的推广开始发生变化,大家开始认真地思考文化传播的本质和未来。通过各种赏心悦目的表演形式,融合认真考据过的文史知识,至少在组织者、表演者和观众中,潜移默化地输出了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和美,这种互动是积极的、主动的、正向的。

正如山涧团队在采访中所说:“汉服复兴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里迷失时,汉服能作为民族的文化符号,帮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从先人的智慧中寻找答案,而非仰人鼻息,这才是真正恢复民族自信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