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新政策的颁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众人都十分关心的房子问题:有房子的人看自己的房地产投资是否会夭折?没房子的人看房价会不会下降?

6月4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通知,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在内的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由税务部门征收。

据了解,此次改革从7月1日起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进行试点,并于明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猜测:这是否是房地产税征收的前奏?会不会对房价造成重大影响?

毫无疑问,土地出让金划归税务部门征收,是房地产行业有史以来的重大变局。因为,在分税制实行之后,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数据显示,2019年,近九成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50%。其中,温州、昆明、福州、杭州、太原、合肥、武汉、西安、广州、南京、佛山、郑州等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

2020年,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8.4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其中,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的土地出让金均超过2000亿元,北京、武汉、宁波、佛山、成都、重庆、苏州、西安、深圳、天津等破千亿元。

近年来,虽然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都在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的其他途径,但土地出让金依然是地方政府最容易“赚钱”的主要路径。而一旦土地出让金划归税务部门征收,很多人都认为会对地方财政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一如之前的分税制改革。

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卖地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从而引发房地产行业出现巨大变数。

不过,有消息敏锐的人士指出:土地出让金征收部门的改变,对地方财政几乎造不成什么影响。因为,即便是换由税务部门征收,土地出让金依然归地方政府所有,交由地方政府支配。换句话说,只不过换了一个“中介”而已。

然而,税务部门毕竟是独立于地方政府的一个机构,从税务部门过一手之后,土地出让金也会让房地产行业变得不太一样。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视同仁。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均成立城投基金,主要用于房地产以及基建领域的投资。这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单位或者企业,往往在土拍、拿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

若土地出让金交由税务部门征收,则可以从更高层面上合理“监管”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避免地方政府顶着财政赤字大肆扩建,以及其他的一些财务上的风险。

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以“零地价”“负地价”“返地价”“补贴地价”等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或者将土地出让金随意挪用、截留、挤占,用于公租房、保障房等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规范征收流程,避免违规。

有专家指出,税务系统和地方政府相对独立,征收权限划转税务部门,将有助于严肃财经、会计纪律,减少猫腻情况和违规问题。

土地出让金划归税务部门后,其征收流程、征收标准、征收时限等方面将会得到有效的规范,一些拖欠土地出让金等行为将会减少。

第三,管理透明。

在税务部门的干预下,土地出让金的征收、使用等会更加透明。而借助税务系统内部的数据,也可以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资质、流动资金等信息有着全盘的掌握。

在此情况下,一些资金不太充裕、经营较为困难的房企拿地的资质和积极性会大幅减弱,因为拿地之后,土地出让金必须按时足额缴纳。配合集中供地政策,房企将会出现分化,不具备一定实力的房企会被淘汰出局。

因此,虽然土地出让金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但经由税务部门征收后,将会对土拍市场、资金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变局的序幕被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