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记者了解,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拟购买的资产为深创投苏宁云新私募投资基金(“苏宁云新基金”)所持有的部分项目公司100%股权。鉴于契约型基金无法进行工商登记,标的公司股权登记于基金管理人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名下。公司股票于2021年6月23日停牌。

除此以外,坊间还流传苏宁即将“卖身”阿里的传闻。传言称,苏宁置业将于7月2日宣布破产,而阿里将接盘苏宁易购及物流,持股40%。同时,35岁以上L10以下员工将被裁员。

传言一出,苏宁立刻回应:谣言,已报警。

但是,这份态度坚定,口气强硬的官方回复并没有打消人们的猜测和疑虑,毕竟这已不是苏宁第一次身陷负面舆论风波。

昔日荣光

早在6月9日,苏宁电器集团新增了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超30.83亿元,而被执行人就包括苏宁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张近东。

接着,在端午节期间,有苏宁易购的员工在脉脉上爆料,苏宁易购南京总部已经开始出售员工宿舍“紫金嘉悦”,并口头通知员工在一个月内搬离,话题瞬间上升到微博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续几日的负面新闻让人很难想象,这个家电巨头曾经拥有过何等的霸气荣光。

上世纪90年代的滚滚下海潮,是很多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人社部曾经做过统计,仅1992年辞职下海者就超过12万人,张近东就是其中一员。

不同于其他公司开创之时就寄托了创始人的美好愿景。比如“京东”的名字源于刘强东和前女友龚晓京的浪漫爱情;“百度”则源于李彦宏喜欢的一句古诗词:“众里寻他千百度”。

“苏宁”这个名字则简单质朴得多——

当时,27岁的张近东辞去在南京体制内的工作。因为生活在有“四大火炉”之称的南京,张近东瞄上了空调。

1990年,张近东在南京租了一栋二层小楼,与自己的哥哥张桂平合伙做起了空调生意。因为所租楼房位于江苏路和宁海路的交汇处,张近东从两个街道名中各取一字,即“苏宁家电”。

别看在起名这件事情上张近东中规中矩,但在抢夺市场方面却能不按套路出牌,常常出人意料。

在90年代的中国,多数产品都处于卖方市场,特别是家电领域,商场根本不愁卖货,售货员趾高气昂也是常态。张近东反其道而行之,率先提出只要消费者购买苏宁家电,就能送货上门,并且免费安装,并在此后将“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作为企业的品牌理念。

送货上门,免费安装。单单这两项服务就迅速博得了市场好感。“苏宁家电”当年营业额就达到了6000万人民币。

张近东还深谙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心理,为了降低空调售价,他往往在夏季真正到来之前,提前几个月向空调厂商订购空调,反季销售。不仅价格大幅降低,也能与行业对手错峰销售,减少了竞争压力。

低价格,高服务的苏宁家电逐渐在市场上声名渐响,加上张近东非常重视品牌的宣传营销,“要想夏天过得好,就去苏宁买空调”等广告语朗朗上口。1996年,苏宁从一栋租用的二层小楼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

1999年,在南京新街口的苏宁电器大厦正式开业,这也标志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商,转型为综合家电全国连锁经营。

“美苏争霸”

2000年是个全新的世纪,对张近东和苏宁而言也是个全新的开始。

从这年起,苏宁开始进入北京,并遇上了此后的长期对手——国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张近东不同,国美的黄光裕更善于利用资本运作。通过薄利多销的战略,为国美挣得流动资金,在地产行业获利,再投入国美电器的运营管理。

南有苏宁,北有国美,两强相遇必有一战,“美苏争霸”也由此而来。

竞争最为激烈之时,价格战屡屡发生。国美如果打8折,苏宁就打出7折,国美再打6折,在节假日等销售黄金期,甚至一度出现5折的价格腰斩。

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苏宁紧随其后,在7月成功登陆深交所。

不同于上市只为捞金圈钱的企业,在张近东眼中,上市是对苏宁实力最好的证明。在上市当日,张近东百感交集,从创业初期就积攒的酸甜苦辣,在敲钟的一刻似乎全部爆发,他使劲全力一敲,手里的槌子竟然被他给敲裂了。

在与国美的零售大战中,国美因内部接近一年的高层斗争而耗费心神,这给了苏宁反超之机。2008年,苏宁以498亿元的营收超越国美,取得了战争的“阶段性胜利”。同年,黄光裕因为经济犯罪等原因锒铛入狱,此事也为两者之间的斗争暂时画上了句号。

瞬息万变的市场不给人以喘息之机,取得“美苏争霸”胜利后的张近东并没有松一口气,反而多了份担心。

这份担心来自京东的强大。

就在前期苏宁与国美战事正酣时,互联网线上销售模式开始崛起。特别是刘强东的京东,以3C为切口,在家电销售市场划开了一道口子。

2012年8月13日,刘强东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今晚,莫名其妙的兴奋。”

对手的兴奋对于张近东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第二日上午,刘强东连发两条微博,意思是大型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价格比苏宁的至少便宜10%以上。

两条微博恰似两颗流弹,击中了毫无准备的张近东。尽管在后来下午四点苏宁就启动了有史以来的最强力度促销,也难以挽回局面。

何以至此

事后刘强东曾说,“一天的战争是不可能分出胜负的,三年之后胜负自分。”其实都用不了三年,仅仅过了两年,京东就实现了对苏宁的全面反超。

但事实上不用三年之后,有些胜负,早在战争打响之前就已经决定。

就在苏宁击退国美,一度稳坐家电销售头把交椅的时候,张近东并未将精力分给线上渠道,而是始终致力于开拓线下门店,将上市融资所得资金全部用来开店,线上销售仅作为门店销售的补充。

意识到已经晚了一步的张近东仓促应战,努力追赶。不仅将“苏宁电器”改名为“苏宁云商”,同时在2015年引入阿里,希望借助阿里的流量,在线上销售扳回一局。

2015年8月,苏宁与阿里签署合作协议,苏宁以140亿元认购阿里新发行股票;阿里战略投资苏宁,并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加强与阿里的合作,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苏宁的困局。苏宁一度成为阿里“双十一”单店销售的龙头商家。不过,也带来了隐忧:自营品类严重依赖阿里天猫渠道,独立的营销与运营能力被极大削弱。

此外,张近东开始推行多元化战略,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从2012年开始,苏宁先后收购了红孩子、PPTV、苏宁足球队、国际米兰足球队、天天快递、37家万达门店;并入股了家乐福、努比亚、锤子手机、今日头条等公司。

摊子铺得太大,成本居高不下。有媒体统计,从2015到2019年,苏宁对外投资总额合计高达716亿元,但收益寥寥,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苏宁易购的主营业务就没有实现盈利,经营性现金流也从2017年开始由正转负。

根据财报,2017年~2019年,苏宁易购的经营活动分别净流出66亿、139亿和178.65亿,2020年前三季度的净流出额也有24亿元。

为了弥补亏空,苏宁也不是没有做出过努力——出售线下门店、股权转让、向境外公司出售PPTV股权、甩卖“天天快递”、宣布“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停止运营……动作五花八门,但种种操作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苏宁缺钱,而且很缺。

困境之下,23日有媒体爆出阿里已经派人入驻苏宁在某些省份的公司,出现“阿里即将接盘苏宁”的传言也就不难理解。

《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认为,资金雄厚的阿里出手,可为陷入窘境的苏宁起到纾困之效,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另一方面,苏宁的家电自营也可以弥补阿里在电商自营方面的短板。二者的顺利合作,或许可以给山重水复的苏宁和张近东,带来柳暗花明的希望。

2021年「榜样力量」影响力100强榜单评选正式启动,将诞生「最具向善正能量创始人」50 强榜单和「最具向上正能量品牌」50 强榜单两大榜单。

作者:夏天/左左

编辑:Amelia

图编:丘丘

图源: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