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抗日战争时期,乃至随后的解放战争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知道解放战争开始前,国民党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获得了美国的帮助,在军事武器上更是强于共产党军队数倍。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关键便在于共产党的军队得了民心,顺应民意,在战争中百姓给了军队极高的帮助,尤其是淮海战役,被形象的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问题又来了,共产党的军队为什么就顺应民心呢?在这其中,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土地改革,让百万国军崩盘。

解放战争的时代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曾经的中国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建国前,农村人口能够占到全国人口的90%,而农村人口中90%的农民都是贫农、雇农或者中农,仅仅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据着中国农村百分之80%的土地。

地主、富农不仅在工作上压榨贫农们,甚至出现了草菅人命的现象。

举个例子,当时有个名为双塔村的村庄,村中的地主王汉章让一个佃农出差办事,但是途中出了点小意外,导致办的事晚了一点,仅仅因为晚了一点点,王汉章用皮鞭将那人的眼珠打淌,甚至还有在王汉章家工作的长工被王汉章活活打死。

不仅如此,许多大地主和富农还和官僚、特务勾结在一起,严重威胁了百姓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强调“工农联盟”的重要作用,要改变中国农村现状,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环境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在此背景之下,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展开了。谁又能想到,本是一项经济上的民生政策,却成为百万国军崩溃的关键。

近代史上,曾经多次因为农民和土地问题进行改革,但是这次土地改革无论是在涉及范围还是在改革强度上都是空前的,因此取得的成就也是空前的。

1946年6月开始了为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同8月份便开始在广大的解放区推行开来。

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大纲中便规定了: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一时间“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

到1948年,已经有90%的解放区大体完成土地革命,基本做到了按人口数量均分土地。地主的土地被没收了,按一家一户的人口数量分配给了普通农民,农民不仅分配到了土地,成为了自己土地的主人,还分配到了耕牛、牲畜、农具。

自此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解放区的农村出现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广大的农民分配到了土地,生活有了保障,自然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不仅拉近了党和人民的距离,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农民参军的积极性,解放军的队伍迅速扩大。

顺应民心的战争胜利

就算是由于土地革命许多翻身的农民积极参加了解放军,但是要知道解放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国民党正规部队人数高达430万人,并且美国在国民党军队的资金和武器上都给予了国民党军队极大的帮助,飞机、各类舰艇都极其先进和齐全。

反观共产党的军队,参战人数仅仅127万人,武器上都是最基础,最传统的武器,甚至说白了便是“小米加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如此强烈的差距对比下,一次民生和经济上的土地改革很难相信能对军事上产生什么强烈的影响,但是结果却往往出人意料。

土地改革的胜利并不是在军事实力上,更多的是在人心上的胜利,例如,山东和河南是两个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军队的重要兵源地,无论是解放军还是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都有很多人来自这两个省。

解放战争中便发生了一件这样真实的事情,一位身在前线的国民党士兵收到了山东老家寄来的家书,父母在信上说土地改革后家里分到了土地,日子越来越好了……像这位士兵一样收到类似家书的在国民党军队中还有许多人。

加之家书中对解放军的夸赞,在那个战争的年代,那个中国人不希望战争早点结束,早点和家人团聚,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如今解放区正在一步一步走向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许多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开始反思,他们这么拼命的在前线打仗是为了什么?这让在前线的士兵如何和解放军对抗。

在此背景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不想再为国民党买命,出现了士气不振,消极对战的现象,反观共产党一方,士气高涨,人人都向往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未来,对战争更是充满了希望。

百万国军即使有着更强的兵力,更先进的武器,但是在心理上已经是分崩离析。

小结: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解放了东北全境,并且解放军在兵力上首次超过国民党军队。

1949年,百万解放军战士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自此,解放战争结束。

同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华民族的新历史就此展开。

土地改革让百万国军分崩离析,事实上,历史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唐太宗写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至今数千年的历史,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践行着这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