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湾民俗村

王湾民俗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汝瓷小镇地标——汝瓷博物馆

汝瓷小镇地标——汝瓷博物馆

粉条加工车间内紧张忙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条加工车间内紧张忙碌

城市中央公园张军平摄

城市中央公园张军平摄

石榴喜获丰收杨远高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榴喜获丰收杨远高摄

村容村貌大提升

村容村貌大提升

硕平花海美丽如画郭亚伟摄

硕平花海美丽如画郭亚伟摄

国家园林城市——汝州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汝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国家园林城市——汝州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汝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本报记者 薛迎辉 本报通讯员 吴改红

盛夏六月,乡村多娇。行走在汝州大地,“红墙绿瓦、流水农家”的乡村美景随处可见,乡愁王湾、云堡妙境、汝瓷小镇……一个个或古朴典雅,或清新脱俗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涌现,生动诠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汝州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二十字”方针总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汝州发展的最大潜力,集中力量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城乡发展美美与共。

火车“开进”牛角岭“美丽经济”遍地开花

6月18日,位于大山深处的汝州市蟒川镇牛角岭村,群山环抱、峰栾叠嶂。时值盛夏,这里却是凉风习习,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临近中午,村口旁的火车旅馆餐车上开始忙碌起来。清炒时蔬、醋焖鸡……一道道美食摆上餐桌。火车旅馆服务员张玉梅说,这些食材都来自当地农户,天然无公害。“火车旅馆营业后,俺就来这儿上班了,有了稳定收入,我们家2019年也光荣脱贫了!”

火车旅馆是由一节餐车和一节软卧车厢改造而成,同时配套建设了6间民宿小木屋,可供50名游客住宿、100人同时就餐。旅馆负责人常乐告诉记者,旅馆开业有两年了,随着牛角岭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好了。

“以前都是俺们出去找水吃,现在是往外卖水!”村里的伏牛甘泉水厂内,脱贫户王应正忙着将生产线上下来的桶装水整齐地摆放到推车上。提起村里的“缺水史”,再看看如今红红火火的水厂,他直呼“不敢想”。

除了建火车旅馆、办水厂拓宽就业,牛角岭村村“两委”还成立了核桃种植合作社,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薄皮核桃、花椒种植等产业项目,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从“吃水难”到“卖好水”,从“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深度贫困村蜕变为“网红打卡”地、明星村,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让牛角岭村民彻底摆脱了贫穷,一批发展壮大起来的村集体经济更是带动村民奔小康。

扶上马再送一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是关键。

做优做强特色带贫产业。持续发展花椒、蚕桑种植,蜜蜂、肉兔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汝州市在焦村镇规划了万亩蚕桑产业扶贫基地,建标准化桑园3500余亩,培育蚕桑种植加工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11家,建设连片200亩以上标准化基地15个,打造成河南省最大的连片蚕桑基地。在南北两山区发展花椒种植扶贫产业5.6万亩,带动2740户脱贫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拓展产业发展链条。在种植、养殖的基础上,该市着力开展品牌包装、桑叶茶、桑枝食用菌加工、原产地和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增加产品附加值,拉长拉宽产业链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先后培育巨龙生物、绿鑫科技、众城合作社等36个龙头企业,91个乡村产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园。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自然禀赋、传统村落等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旅游产业示范村镇。该市大峪镇成功创建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蟒川镇牛角岭村、焦村镇安沟村等16个贫困村打造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焦村镇士博生态园、蟒川镇华予生态园创建为省级休闲观光园区,汝州对外美誉度和招徕力持续提升。

农民“蜕变”艺术家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走进汝州,遇见汝瓷,寻梦天青。

在汝瓷小镇里见到刘恩霞时,她正在仔细查看刚出窑的一批汝瓷产品。同样是跟泥巴打交道,土生土长的严和店村民刘恩霞——这个昔日的下岗职工,如今已是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市政府在我的家乡建设汝瓷小镇,对入驻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我决定再拼一把。”2016年,作为首批入驻企业,刘恩霞创办的荣盛汝瓷开发有限公司建设了占地3亩、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新厂,并投入生产。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该市立足资源优势,采取PPP模式,投资20亿元建设了融“文化+科技+产业+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汝瓷小镇,吸引80余家汝瓷企业入驻。2017年,汝瓷小镇荣获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称号。传统非遗不仅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除了汝瓷,该市还充分利用温泉、风穴寺、九峰山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建设了以健康养生产业为主的温泉小镇,先后引进新昌集团、省水投、西安乐华等12家大型企业,带动2600余人务工。正在规划建设的森林康养小镇,则重点培育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也被评为首批国家森林小镇。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引进牧原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年出栏210万头生猪养殖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汝州建成花椒、桑蚕、食用菌、甘薯、中草药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创建“无公害”及以上农产品数量达196个,“三品一标”认证生产基地达168家,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高。在2019年和2020年,该市焦村镇水沟村(石榴)、纸坊镇中王村(鸡蛋)先后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补短板优环境美丽乡村入画来

一河流水似玉带环绕山村,河面上一群群白鸭追逐嬉戏;两岸杨柳依依,垂钓者怡然自乐,洗衣的村姑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水库里碧波万顷,起起伏伏的山岭倒映其中;不远处,绿树掩映下,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

6月16日上午,走进蟒川镇戴湾村,“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从昔日的“灰头土脸”到如今的江南水乡,戴湾村蜕变的秘诀是什么?

“我们依托美丽乡村项目,利用一期专项资金355万元,实施了全村污水管网、街道绿化亮化提升、空心院落治理等工程,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水生态优势,打造江南水乡式的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村党支部书记高院学给出了答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更美更宜居。大力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治行动”和清路、清河、清田“三清行动”,在45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市场化卫生保洁机制,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2%。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改造户厕9.1万户,有效改善了农村厕所环境,同时创建省级人居环境达标村示范村366个、省级“四美乡村”11个,成功创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2个。

实施绿满汝州工程。大力实施全域国土绿化行动,63个街头游园建成投用,打造以城市中央公园、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广成路郊野公园等4个城区公园为主,贯穿中心城区的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轴。

2016年以来,汝州营造林总面积达45.4万亩,林木覆盖率36.71%,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村庄7个、省级绿色村庄56个,并成功创建为全国绿化模范市、全省首批省级森林城市。

党建促发展“红色引擎”添动力

6月18日,汝州市温泉镇朱寨村,退休多年的老支书朱老万吃罢早饭,像往常一样驾驶着他的“座驾”——一辆电动轮椅在村里开始了日常“巡逻”。

现年70岁的朱老万“退而不休”,即使因意外事故导致下肢瘫痪、行动不便,也挡不住他继续为村民发光发热。“有纠纷找老万叔,准没错儿!”村民朱彦平说。

“像朱老万这样的老党员可是村里的‘宝贝疙瘩’!”朱寨村村支部书记朱学卫说,老党员党性强,熟悉村级事务,在村里辈分也高,再棘手的事儿只要他们出马,就迎刃而解。“村里专门成立了由7名老党员组成的矛盾调解委员会,主要负责调解村民纠纷等一些具体事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是保障。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汝州市坚持从筑牢组织基础、打造特色品牌、提高队伍素质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典型引领带动作用。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出台激励办法等一系列配套举措,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加强村“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级后备干部、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人才队伍培养。

同时,扎实开展“六星”党组织评选活动,评选出“四星”党组织183个、“五星”党组织137个、“六星”党组织50个。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建成标准化村室440个,下派驻村第一书记63名,在全市462个行政村全面推行农村“两委”领导一肩挑,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汝州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一幅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汝州徐徐展开。

更多消息

汝州第五届公益武术培训班报名开始,这个暑假跟着功夫网红“少林三宝”免费学武术!

汝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任免名单

汝州“三支一扶”招募19人,附河南省招募计划

汝州全市驾校考试合格率排名来啦!想考驾照的速看~

高考成绩6月25日揭晓 填报志愿掌握哪些原则?

编辑/郭雪柯

来源/河南日报

@汝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