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芜湖市区新房已经成交2.3万套,月均3860套,日均129套。在保持日均三位数的去化速度下,芜湖新房的库存已经不到6个月了(克而瑞百城库存数据)。

三个月之前,芜湖的库存数字还是8.5个月。这个数字,将给芜湖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以为,这个市场已呈骑虎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要怎么供应才合理?

撇开所谓的市场风险不说,单就土地政策而言,我们必须加快土地的供应量和供给节奏。

因为诸葛先生已有锦囊相授:各地要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对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减少供地;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

这个锦囊来自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同签发的《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

照理说,各地按照这个锦囊执行就可以了。可是,楼市错综复杂,就我们目前遇到的市场行情来看,是比较纠结的。按照计划,下半年,我们还有11宗地块出让,加上上半年供地规模和节奏,我们已经非常好地执行了诸葛先生的妙计。

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下去。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在5、6两个月,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呢?从鱼眼的感观来看,主要是这个市场进入了另外一个轨道:只要一卖地,房价上涨压力就强一节。土地市场太热,一燎就着,直接将楼市烤热烤焦。

正是因为这样,土地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关云长的拖刀计,拖着,耗着,把市场耗冷。我曾经提过一个建议,我们好地块可以不卖,但边缘地块可以多卖卖。问题是,如果主城区不卖地,就会出现像合肥一样的情况,政务滨湖不供地,导致这些区域一房难求且价格奇高,乱子丛生,给合肥市场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一卖就热,不卖出问题,这就是我们目前遇到的现状!所以思来想去,只有在土拍规则上加政策,把困难转移给开发商。

房企怎么付出才能拿地?

开发商喜欢讲故事,故事往往都是套路。现代化的呈现手段,将他们想说的故事讲得既生动又活泼,就像初为人母的妈妈,看自己宝宝的屎粑粑,怎么看怎么都是香的(闻也是)。这个幸会,那个深耕,可能都是真的,但更真的还在后面。

低库存,是房企进入一个市场的根本动力所在。一个房子卖不动的城市,开发商打死都不会去的。前十年的房地产市场,一二线为什么是房企的主战场,唯一的解释就是房子好卖。近十年来,很多知名房企为什么下沉三四线?他们是扶贫来的吗?

那是因为现在的三四线的房子好卖了。尤其是这两年,三四线的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陌生而又知名的房企。我们原本是指望他们过来,帮助提高城市的产品水准和居住品质,但他们却是来收割韭菜的。

来的房企多了,竞争就激烈了。他们在土地市场就先干了起来,按照往年我们卖地的行情,一块地如果想拍起来,还要找好第三者,否则不是挂牌就是流拍,2016年之前几乎都是如此。现在呢?参拍房企的数量已经是过去的十倍了。

低库存,好地块,再讲一个好的城市故事,地价越卖越高,越卖越热。与这些房企拓投人员聊起来,他们常常是唉声叹气,感慨市场太难进了!如今我们视之为城郊的地块,也成了他们的香饽饽,都想试一试运气。地块是香,也还要靠别人成全,否则不一定能拿到。

不到半年的库存,足够撑起一个房企的雄心壮志。从这个角度看,高价拿地是有可能的,高价卖房也是有希望的,万春的两块地就是一个试金石。

芜湖人为何如此缺房?

房企在合肥抢地,高价拿地,从需求的角度看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合肥楼市是一个面向全安徽的一个市场。这个庞大的购房投资群体,即便有政策的障碍,也无法阻挡他们向往合肥都会生活的脚步。

对比一看,芜湖人图什么呢?如果按日均128套的成交,以9成的本地户籍比例算,每天也得有110多套卖给了芜湖人,芜湖人就这么缺房子吗?如果单从居住的角度看,我不认为他们缺房子,应该缺乏安全感。

买几套房子放在家里,一来有满足感,生活充满希望。我的一个朋友大徐最近买了一只股票,心里总是不安宁,昨晚在一起吃饭,还说这周把它抛了,能挣一点是一点。但对他买的青弋江房子,他从来没这么想过。以我的主观臆想,其他的芜湖人也是这样一个状态吧。

还有房子能生钱,已经作为一个营生了。前几个月,有个朋友买张家山的学区房,他说他在房东家的电视柜上看到一排的不动产权证,房东跟他说,如果这套房子看不上,这上面所有的房子都可以看。如果不是相识多年的朋友,我是不大相信芜湖有这种房东的。

有热爱买房的芜湖人,即便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但也确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或者用我前两天的文章表述的那样,只要泡沫没有破裂,就没有泡沫。因而,我们现在所有的担心就是五彩斑斓的“黑”,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地黑这个红红火火的楼市。

楼市已成三足之势,一环扣着一环,环环相扣。卖地刺激着楼市,楼市刺激着开发商,开发商引导者购房者,购房者指望着卖地的人。他们都相信,这个楼市没有泡沫,只有一往无前。

有时候我在想,低库存是不是一个假象,把所有人都照晕了?我是鱼眼,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