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办学特点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 以及“双一流”建设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她在拥有雄厚的人文社会学科实力和出类拔萃的少数民族艺术学科的同时,也有物理、化学、数学等领域的众多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学校积极发展民族经济、管理、法律、教育、生物、制药、环境、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外语、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等方面的学科和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医并举的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全国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搭建了研究平台,并为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招生政策特点

1、在平行投档省份,不受限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则提档不退档。

2、下达至绝大多数省份的招生计划不确定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比例,录取时以分数为主要依据;同等条件下,我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在河北、河南、甘肃等省单列部分计划用于少数民族考生录取。

3、我校在提档和录取专业时均承认各省级招办的政策加分(不得超过20分)。

4、不设专业级差,考生填报志愿时压力更小。录取时,按照考生投档总分高低排队,根据其专业志愿填报顺序择优录取,不设专业级差,考生不用担心因专业排序不当而失分。

5、部分院系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如新闻传播学类、哲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入学后实行宽口径培养模式,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基础课学习,学生将根据本人志愿和学校相关要求进入不同专业培养。

6、转专业政策。为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允许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大一的两个学期末在全校范围内跨文理、跨院系、跨学科申请转专业(艺体类除外),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据历史数据统计,每年成功转入新专业者约占申请者的30%。

7、辅修政策。学生自大二开始可根据校内辅修专业的开设情况申请辅修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者可获辅修证书,完成辅修专业毕业论文并答辩通过者可获得辅修学位。

2021年北京市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天津市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河北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山西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辽宁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吉林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黑龙江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上海市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江苏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浙江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安徽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福建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江西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山东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河南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湖北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湖南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广东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海南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重庆市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四川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贵州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云南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西藏自治区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陕西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甘肃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青海省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

1.上述各专业计划数仅供参考,如有变动,最终以省级招办所公布为准。

2.请考生务必看清楚各专业计划所属的科类和招生类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央民族大学,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