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平之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关于此战的评价,传统观点是赵王没有辨清秦强赵弱的形势,错误坚持进攻战略,弃用名将廉颇,改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中了秦国名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惨遭分割包围,最终全面溃败。

此战的结局是赵国40万大军被坑杀,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国抗衡,秦国也因此加快统一中国的进程。

可以说,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

对于这场战争,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那40万被坑杀掉的赵国冤魂,同时也带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赵王能够听从廉颇的意见,没有让赵括代替廉颇出战长平,由廉颇对战白起,名将对名将,巅峰对决,那么,赵国的40万大军被坑杀的惨剧还会上演吗?

由于秦赵双方在人数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廉颇善于防守,白起善于围歼,两人的对决是一场坚盾与强弩的对决。因此,主流的看法是:所谓强弩之末犹不能穿鲁缟,秦军远在西部,长途跋涉,不但劳累,而且军需粮草供给困难,并不适合长久作战。廉颇占据地利之便,一旦能扎根固守,拖累秦军,捕捉到合适的战机,反守为攻,大有获胜的可能。

其实,撇开天下纷争日久,大势趋于统一等大局因素不谈,单以廉颇与白起的搏杀论,廉颇并无胜算。

廉颇名气很大,但这名气,主要来自于“将相和”里负荆请罪的故事,当然,还有辛弃疾《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那一名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廉颇的统兵作战能力,根本就不与白起在同一级别。

严格来说,廉颇“名将”的水分比较大。

廉颇能成为赵国重臣,官拜上卿,那是先前领兵攻打齐、魏、燕等弱小国家建立下的功劳。

能屡战沙场,又能屡建战功,的确是优秀将领,但要成为“名将”,单单有以强凌弱的战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他在强强对决、甚至以弱抗强中的表现。

遗憾的是,在后者的表现上,廉颇却是乏善可陈。

首先,廉颇缺乏强强对决、以弱抗强的勇气。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秦军征伐韩国,韩人向赵国求救。赵王有意让廉颇领兵赴援,问廉颇:“可救不?”廉颇面露难色,答:“道远险狭,难救。”赵王只好改问赵奢。赵奢是货真价实的名将,且看这位名将是怎么回答的——“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看,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就是名将的风采、名将的自信!赵王命赵奢将兵去救。赵奢不负所望,大破秦军,凯旋而回。客观条件“道远险狭”就摆在那儿,在赵奢眼中是取胜利的关键,在廉颇眼中却是不能出兵的因素。这就是名将与优秀将领之间难以跨越的差距。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发生在赵孝成王七年,即公元前259年,这时候,“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尽管廉颇缺乏抗秦的勇气,赵国实在无人可用,还是让他将兵攻秦。

结果让人不忍直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障四尉。七月,赵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廉颇万般无奈,只好“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由此可见,廉颇坚壁防守,并非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想占据地利之便,扎根固守,以拖累秦军,捕捉战机,反守为攻。

廉颇的坚壁防守,是本能的反应,无奈的选择。

战争态势就两样,攻或防。攻,您攻的方式搞得一塌糊涂,那不得退回来防守?

其实,从战略战术上说,秦军远道而来,师老兵疲,赵军以逸待劳,又占地利之便,最佳应对方式就是趁其立足未稳、部署不定时,予以迎头痛击。

所以,赵王派遣廉颇将兵主动攻秦的想法是正确的,如果能在战争初期重创秦军,长平之战也不会是这个结局了。

可是,廉颇心存畏惧,进攻不坚决,致使初战失利,随后便畏缩不前,消极防御,使得秦军得以从容调整部署,起用白起担任主帅,秦王又亲临一线督战,征发国内十五岁以上男丁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秦国部署停当,将帅已经就位,大军已经集结,粮草充盈,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孙子、吴起出现也无法改变战局,更遑论一个初出茅庐的军事爱好者赵括!

说到底,长平之战的败局,罪不在赵括,廉颇倒是要负一点责任的。

赵王以赵括替换廉颇,史书上已说得很清楚了,“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初战失利,痛失战机,随后又采取乌龟战术,消极防守,这是撤廉颇主帅职务的主要原因,秦国的反间计只是其中的一道催化剂。

一句话,廉颇并非可以拯救赵国、扭转历史大局的英雄人物,即使没有以赵括代替廉颇,长平之战的败局也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