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熊浩,大多数人是通过《我是演说家》这档电视节目认识他的。熊浩,上海人,是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硕士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在香港大学取得。他曾经获得过美国国务院颁发的富布莱特奖学金,以富布莱特学者的身份,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从事过学习和研究。

如果仅凭我提供给你的信息,你的想象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一个中年秃顶的教授形象。实际上他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了他的照片,大多数人的感觉就是长得挺帅的,年纪轻轻,高颜值,就能获得副教授职称。所以,大家很快就给他贴上了高颜值、高智商的标签。由于,“复旦教授”和“年轻高颜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所以他很快就走红于网络,马上就被大家记住了。

“贴标签”这个词在互联网时代并不算是一个非常褒义的词汇。很多人是讨厌自己被贴标签的,但是熊浩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介意被别人贴标签,相反希望大家给他多贴一点标签。

熊浩的成名过程就是被贴标签的过程,他对于贴标签的态度实际上也反映出了,熊浩年少成名的秘密。在互联网时代,成名就等于成功,一个人只要有了自己的标签,就会有自己的粉丝群体。

在这里:

标签=个人IP

粉丝群体=流量池

有IP又自带流量的人,恰恰就是金主们需要寻找的人,金主自动找上门,那么这样的人可能会不成功吗?我找一些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然后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贵州茅台是中国白酒顶级品牌,它的股票价格全中国第一,买一手茅台股票需要20万人民币。我们想一想大家给茅台贴的标签是什么?

● Z贵的白酒

● Z有收藏价值的白酒

● 因为酒“香”获得国际酒类Z高奖的白酒

因为,这三个最,中国Z有钱的阶级想要投资,首先就会想到茅台;中国Z有钱的阶级想要摆酒宴的时候,首先想到要买的酒就是茅台;中国Z具慧眼的投机者,想要投机市场的时候,也首先想到茅台。

所以,标签塑造了IP,IP造就了名气,有了名气以后,自然财源滚滚,塑造了这个品牌的成功。

再如,在网络上爆火的网红大蓝,他平时在视频里面主要讲的就是成功学。讲的内容主要是他是如何成功的,别人是如何成功的,成功有哪些渠道?如果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讲如何挣钱。

网络上喷他的网民很多,但是认同他的人,几乎全部都是有一定资产,有自己事业或者副业,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较成功人士。所以,他的个人IP是什么?

● 豪车 ● 豪宅 ● 美女老婆 ● 大流量 ● 发视频必火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成功呢?蚂蚁金服和他合作发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总共产生了170亿的支付宝基金销售。据说是目前网红带货全球Z高纪录。

然后,他又和豪车销售商进行合作,又创造了单条视频产生23亿人民币劳斯莱斯销售的纪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的佣金可以拿多少?他的学历很高吗?很多人可能觉得一般般,他毕业于浙江财经大学。

所以,这些案例有没有借鉴之处?大家有没有可以复制的地方?其实有兴趣的话可以多研究研究,思考一下,想明白了去实践一下,也许你也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