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大概是今年的现象级电视剧了。剧中的很多台词,很多年轻人看了,恨不得都抄到小本本上。

我在网上检索到了很多版本的金句集锦,其中有这么一段,出现频率不低。它是李大钊面对长辛店劳工的一场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李大钊向工人们讲解国际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以及《八小时之歌》:

1886年的5月1日,美国两万个企业的三十五万名劳工停工罢工,他们涌到了大街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

示威什么呢?他们向政府示威,要求改善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条件,他们要求每天只工作八小时,而且他们唱着《八小时之歌》。

这个歌词特别地有意思,大意是这样的:

我们要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已经厌倦了每天白白地辛劳,才只能挣到这么一点糊口的工钱。我们要每天工作八小时,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思考了。

我们要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因为我们相信,上帝只让我们工作八小时。

我们从船坞、车间、工厂,召集了我们的队伍。我们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另外的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台下的听众们,眼神里流淌着向往,他们拼命地鼓掌。而屏幕前的打工人,估计也听得非常入神,但是恐怕却少了一份激动。

也难怪,这段话今天读来,仍不过时,且充满共鸣,只是同时也令人困惑。

就在几天前,我国著名大厂字节跳动新上任的CEO梁汝波,向全体员工问了一个问题:字节跳动的大小周工作模式,是否要取消?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 1/3的员工支持,1/3的员工反对。

意见分歧到,他们还吵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两周前,一则“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报道称,腾讯旗下的光子工作室,从6月14日起开始推行“强制不加班双休”的政策,要求每周三员工必须在6点下班;周三以外的工作日不晚于21点离开办公室。

同时,公司要求周末与法定节假日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休息,并明令严禁周末连续两天加班,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必须提前向领导申请并阐明理由。

你看,世界有些颠倒了,一些人是拒绝加班而不得,一些人是想加班而不得。

为什么会出现“反对取消加班”和“强制不加班双休”?背后的原因其实超级简单:

我就在想,如果当时李大钊在演讲的时候,企业主突然走进来说:大家八小时工作外按加班算,工资翻倍。那么,工人们还会拒绝加班吗?

可能他们也像字节的员工一样,反对取消加班。反对无效后,可能也得像腾讯光子工作室一样,被强制6点下班。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跨越百年的问题。我想,答案或许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判断一种工作机制到底合不合理,首先就该看劳动者的付出和收入到底相当不相当

如果一份工作是每天工作八小时、周末双休,工资五千;另一份工作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周末单休,工资一万。那么该选择哪种工作,似乎就成了劳动者的自由。

看重时间的,可能会选择前者;看重收入的,可能会选择后者。这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似乎又忽略了科学劳动制度下的一个关键因素:健康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们眼见着猝死、抑郁、迫于压力自杀的案例频发,又迷茫而无助的症结所在。

工作、挣钱、结婚;工作、挣钱、育娃;工作、挣钱、养老……这一辈子,似乎就这样停不下来,似乎就这样一眼望到了棺材。

这也使得当代的人常常怀疑:我们到底是工具,还是人?

我们也似乎忽略了,李大钊演讲中的一小句话:我们要每天工作八小时,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思考了。

是的,思考是多么重要。比如这些问题:

996制度下的年薪百万,具体到每小时的性价比上,究竟匹配不匹配?我们现有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究竟合理不合理?一个健全的人,该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

但是毫无疑问,一个健康的社会,该是让人有充分时间思考的社会

这或许又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多是物质上富裕起来的人,他们在精神上,依然如此单薄干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