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不归路——巴勒斯坦少年肉弹

案情回顾“爸爸、妈妈,我要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了,在这次任务中,我可能会丧失我的性命,希望你们能够宽恕我的想法和行动,爱你们的儿子——伊斯米尔·阿布纳达。”“爸爸、妈妈,为了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我们不得已要永别了,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想法和行为,在我死后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你们能帮我还清隔壁食品店的三十美分,谢谢你们!你们的儿子——尤素福·扎科特。”

“爸爸、妈妈,我将和阿布纳达、扎科特一起去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我们三个人注定将无法活着回来,我希望在我们死后,你们能将我们三个人的尸体葬在一起。你们的儿子——安瓦·哈姆多纳。”

这是巴勒斯坦的三个孩子在离开家之前分别留给各自父母的一封信。正如这三个孩子在信中所说的那样,为了所谓的“神圣使命”,这三个孩子没能活着回来,他们死的时候,阿布纳达13岁,扎科特和哈姆多纳14岁。2002年4月23日晚上,阿布纳达、扎科特和哈姆多纳这三名少年携带着刀具以及自制的炸药,试图潜入离家六千米开外的一个名叫“纳扎里姆”的犹太人定居点,对那里的以色列人发动“人肉炸弹”袭击。这就是三个孩子所谓的“神圣使命”。

可是,这三个少年根本连目的地都没有到达,就被以色列军警发现了,这些以色列军警命令他们停下脚步,但是三个少年根本没有理会。他们不管不顾、无所畏惧地向以色列军警冲了过去,随即以色列的军警开枪,片刻功夫,这三名少年就被射得满身窟窿。谁能想到,本处花季年龄的少年却因为一次危险的“自杀式袭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此事件发生之后,所有伊斯兰军事组织都否认他们参与和策划了此事,毕竟以少年做肉弹是一种令人发指的残忍行为。就连曾经策划了无数次“人肉炸弹”袭击的“哈马斯”组织也对这起少年肉弹的行为感到震惊,他们声称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并且还呼吁巴勒斯坦少年要克制类似的行为。

最后,“哈马斯”组织指出,其实想要实施“人肉炸弹”的行为并非不可以,但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比如对于孩子来说,首先他们必须长大成人,紧接着就是要接受严格的训练。可是,对于巴勒斯坦少年来说,阿布纳达、扎科特和哈姆多纳三名少年的行为却不仅仅是个例,在他们中间,有太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人肉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阿布纳达、扎科特和哈姆多纳所在的学校,他们被其他同学视为“烈士”。同学们说,他们由衷地赞赏和崇敬三个牺牲同学的勇敢行为,如果可以,他们也希望成为这样的“烈士”。懵懂少年,本应该是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年龄,可是几乎每个巴勒斯坦孩子都将一把破旧的手枪当成自己的玩具。

或许人们根本想不到,巴勒斯坦的很多孩子对制造炸药的流程了如指掌,他们随随便便就可以制造出一个威力十足的炸药包。一个名叫穆罕穆德·艾萨芬的学生说:“对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孩子而言,他们在过节日的时候会收到琳琅满目的礼物,可是,我们能收到的只有导弹、杀戮和牺牲,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作为生长在巴勒斯坦的少年儿童,我们除此(作为“人肉炸弹”牺牲)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另一位名叫艾布纳的学生说:“在我看来,对于那三名牺牲的学生而言,他们那么做完全是由自己内心的信念所驱使的。想象一下,当我们每天坐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被以色列人杀害时,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还有一名学生义愤填膺地指出:“他们(牺牲的那三位同学)做了我们所有孩子都想做的事情,当以色列人侵略我们的时候,当我们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死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充满着巨大愤怒的,我们会继续战斗,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和和平……”

小小年纪的巴勒斯坦少年的这些话令人们汗颜,的确,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孩子来说,枪声、爆炸、流血和牺牲,只是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景象,可它们却成为了巴勒斯坦孩子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一部分。人们不禁会想,对这些巴勒斯坦孩子而言,他们的内心里到底充满了对以色列人怎样的仇恨,才会不惜以“人肉炸弹”的方式去宣泄。那么,这种残忍的“人肉炸弹”是怎么出现的呢?

对于巴以之间的冲突,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和“圣战”组织一直推崇宗教激进主义,他们主张彻底消灭以色列。这个主张对巴勒斯坦的许多激进分子很有吸引力,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哈马斯”和“圣战”组织做了许多努力。

作为巴勒斯坦的民间力量和反对派别,“哈马斯”和“圣战”组织一直以来通过外界广泛的援助,在巴勒斯坦地区修建了许多幼儿园、学校、诊所等对民众有好处的福利设施,再加上这些组织自身廉洁以及扶弱济贫,所以,“哈马斯”和“圣战”组织在巴勒斯坦人们的心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正是因为这种崇高威望的存在,“哈马斯”和“圣战”组织适时地将“彻底地消灭以色列”的思想日积月累地灌输给逐渐成长起来的巴勒斯坦青少年,几乎每个“肉弹”都相信,他们为信仰而死可以直升天堂,过神仙一样的生活。

这些是“肉弹”形成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肉弹”的产生和巴勒斯坦孩子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有关。一般来说,甘愿作为“肉弹”的孩子都家境贫寒,如果因为圣战而成为了一名“烈士”,那么,这些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他们的牺牲会换来全家人门面生辉、光照四邻。

据悉,自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战争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的社会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巴勒斯坦的贫困人口已经接近总人口的半数,而作为“肉弹”的烈士不但可以一次性得到上千美元的奖励,其家属还可以每月从官方和相关组织获得数量不等的抚恤金。这一切成为了“肉弹”形成的经济基础。

就这样,在不断被教化与催眠的社会基础和贫困落后的经济基础双重压力下,成千上万的“肉弹”不断地涌现了出来。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牺牲,所以前仆后继。但是,“肉弹”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去充当的,“哈马斯”和“圣战”组织对于“肉弹”的选拔有着严格的要求。

一般来说,“肉弹”选择的对象主要是18岁到27岁的男青年,他们未婚和失业,曾经接受过“哈马斯”和“圣战”组织开办的原教旨主义系统教育,并且他们有亲人或者朋友曾经被犹太人打死。

同时,一旦被选定为“肉弹”,个体必须接受较长时间的训练,以便于自己在紧张、高压和生命受到威胁时也能完成任务。同时,为了克服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这些“肉弹”还需要在墓穴里躺几小时甚至几天。

当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肉弹”就要出发去完成任务了,在临出发的时候,“肉弹”会给自己的家人写下遗言,希望他们能原谅自己的不辞而别以及对自己的死节哀,其中也有“肉弹”会被摄像留念,以备作为日后的教育和宣传材料。尽管如此,并非每个“肉弹”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虽然他们接受过严格的训练,可是在自杀爆炸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失败,或者并未达到预期的严重杀伤效果。

2001年3月,巴勒斯坦一名“肉弹”准备去以色列的一个人口密集地区引爆炸弹,可是却因为偶遇例行检查的警察,这位“肉弹”情急之下,在没有到达目的地的情况下就引爆了炸弹,结果将自己先炸成了肉泥。2001年8月8日,约旦河西岸一名“肉弹”准备驾车袭击以色列军的检查站,但是可能由于紧张等原因,这名“肉弹”在还没有接近以色列军的时候便引爆了炸弹,自己先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心理分析

“哈马斯”组织的行动原则是:

第一,教育全体巴勒斯坦人民了解民族的危机;

第二,团结那些认可目标的巴勒斯坦人;

第三,停止和以色列的谈判,坚持武装斗争;第四,争取全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支持。针对“哈马斯”组织提出的目标和手段,很多国家将其称之为极端宗教组织,甚至恐怖组织。

针对他们制造“人肉炸弹”的做法,犯罪心理学家指出,这个恐怖的“哈马斯”组织的形成和以下三个原因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体的自卑心理以及自卑心理的超越性。“自卑与超越”这个理论是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他指出,人们不断地努力超越自己,就是因为自卑心理使然。对于生活在巴勒斯坦的人们而言,他们大多生活在经济贫困、落后的环境中。

但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越来越多现代化观念的冲击之下,那些处于弱势的巴勒斯坦贫困人口会越发觉得自己能力弱小,自卑情绪强烈,当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无法实现的时候,这些人就会感到无比绝望。

这时候,激进派或者恐怖分子稍微加以煽动和怂恿,这些人就会争先恐后地去表现自己,哪怕是用暴力的方式。所以,他们采用自我牺牲的“肉弹”方式,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摆脱长久以来的自卑心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第二, 被不断强化的愤怒以及从众心理。“哈马斯”组织在巴勒斯坦人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向他们不断灌输“仇恨”的思想,导致这些人有着共同的仇恨、信仰以及扭曲的人生观。随着这些人的成长,当他们的愤怒达到极致时,就会毫不犹疑地进行自杀式暴力反抗。

同时,由于“哈马斯”组织一直处于同一种信仰和情绪中,当集体中的个体爆发愤怒情绪的时候,这种愤怒情绪就会在整个组织中蔓延和传播,最后因为每个人的从众心理,这种个体愤怒又会转化为集体愤怒,进而导致暴力恐怖行为的发生。

第三,个体有着强烈和深刻的仇恨体验。毋庸置疑,仇恨心理是每个恐怖分子最典型的情感特征,类似于“人体肉弹”的恐怖行为就是个体在日积月累的歧视、偏见以及仇恨中爆发出来的。对于巴勒斯坦人民来说,以色列人和他们的矛盾持续已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亲人死在以色列人的手中。正是因为这种血海深仇的存在,他们无时无刻不体验着对以色列人的仇恨。

一般来说,恐怖分子对世俗社会很失望,对自己敌视的群体又充满着仇恨,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他们来说似乎不可能。在这种前提下,恐怖分子会感到麻木,对自身的生命不重视,无所畏惧,只要有需要,他们就可以随时献出生命。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制造“人体肉弹”的恐怖分子,他们漠视自己以及他人的性命,没有一丝同情和怜悯之心。

在他们眼中,只有所谓“组织”的信仰和利益,并且为了这个信仰和利益,他们可以付出一切。还有,对于恐怖分子而言,当他们在面对无辜者的死亡时,不但没有罪恶感,往往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对于恐怖分子而言,他们的情感和社会大众是对立的,他们根本没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本文节选自《犯罪心理学,国外卷》,作者杨姗姗 ,台海出版社 ,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