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课时我们看着讲台下的老师辛辛苦苦的讲解卷子上的知识点,总会产生一些疑问,如果老师和学生做同一份试卷,谁会比较更胜一筹,其实,考试只是一个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老师一般参加考试只是验证试卷的难度,学校对老师的考法和会与学生的考法不一样,但无论哪种考法,都是要检验老师的教学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老师与学生同坐一份试卷

中学数学教师与学生共同答卷,成绩出来后,出乎意料的出乎意料的出乎意料,安徽省教育局组织了一次教师与学生“共同答卷”活动,因为平时都是教师组织考试,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次却是学校和教育局仿效学生的考试模式,给教师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许多中学教师结伴走进考场,开始以“学生”的身份参加考试,进行自我测试。

可是当这些数学老师的考试成绩出来后,结果令人吃惊,深为怀疑,难道老师不是在教学生学知识吗?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考试成绩不低于学生,在大家的印象中,老师去考学生的试卷肯定能考到满分。

从安徽省公布的这份教师考试成绩单上,不难看出教师考试成绩最好的是一位私立院校的数学教师,他的成绩为129分,纵观其他高中教师的平均考试成绩,与一些重点高中的普通学生的成绩并无二致,因此这让大家也感到意外,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这也让大家深思,数学老师的考试成绩也仅仅是刚刚及格,作为老师的学生考卷才考到及格,他们能不能教学生学习呢?人们对这些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始产生怀疑,数学教师的考试成绩不如学生,是否代表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够,无法教学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高中老师们的考试成绩没有学生们高是什么原因

(1)数理教师的考试成绩不如学生的考试成绩高,并不在于他们的教学能力不行,而在于教师教学生养成了久已久已根深蒂固的固有思维教学模式,不适合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上高中时,我们都见过数学课,数学老师讲问题时,就是看着参考答案给学生讲解答题思路,老师们就是按照与参考答案反向的思维来推算出问题的解决思路。

(2)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习,他们与学生分离的时间太长,老说“有才必有德”,教师教学生学得比教师好,学生得高分也是理所当然的。教师不再具备学生时代的考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不如学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3)毕竟,教师在学生中工作已有多年,他们的年老精力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强大了,头脑中的反应和灵活性也与学生们大不相同。“数学考卷”本身就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储备的检验,让一些年长的教师来回答学生的数学考卷,他们大多忘记了学生时代的解题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通过安徽省的此次师生共打一张卷的活动,我们应该有此反思

1、考试分数不是判断一个人能力唯一的标准

从前总听人说,考试成绩不代表学生的一切,很可能有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他们在人际交往、内务管理等方面比其他优秀的学生更适合。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唯一标准。

2、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老师的思维方式有着质的区别

我们在学生时代总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而升学,所以养成固有的学生思维很重要,但学生思维就像名字一样,他只能应用于学生时期,学生毕业后不能使用,毕竟学生思维也不是万能的。还有许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学生思维非常发达,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惊人的成绩,但他们仍然不能放弃这种思维,毕业后只能成为“小镇作题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需要有不同的标准衡量测试不同群体的老师和学生

实质上,教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职业的群体,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距,无法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正如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一样,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生如何去学习,所以对于教师的能力考试方式不能和学生的考试方式一样,简单粗暴,容易导致真正的人才埋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不必贤于弟子

许多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讳莫如深,因为害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超过自己而丢脸。事实上,有聪明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确实可以超越老师,只是老师不愿意承认罢了。

教师教导学生,能够把学生教得比自己高明得多。比方说数学老师,解决许多大难题很费劲,尤其是年老时,更是心力交瘁,而特别费劲的数学却需要很强的解题能力。所以,老数学老师就把这些大难题交给成绩好的学生去解决,让他们解出来后,自己照着答案讲。这就是说,无论这位老师获得多少好老师的头衔,不管他的教学成绩有多好,他解不出大难题请学生帮助的事一定是事实,而不是虚构。那老师一定要比学生强吗?

不一定。唐代的韩愈在《师说》里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只是在学识上,在品德上,教师也未必比学生做得好。老师们几乎可以做在学校里做不到的事情。同学们不要用电脑、手机,老师不要用;同学们不要看影视剧,老师不要看;同学们不要抽烟喝酒,老师可以;不要穿着随便,老师可以;不要插队打饭,老师可以;不要开车去学校,老师可以。很多其他的,都能证明老师不如学生做得好。韩愈似乎早就看穿了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教师常常是在我们熟睡的时候还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白天在讲台上继续给学生讲解知识,他们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不应该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他们为学生付出的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道德修养的许多方面,教师为了学生的成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应该向全体教师说一句辛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