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证明你就是你”这也许是句玩笑话,但在现实中却十分重要。现代生活中人们证明“我就是我”十分容易,一张身份证说明一切。身份证在现代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那古人是否也有“身份证”?那么在古时人们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身份呢?让我们回到历史画卷中,共同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古时官员“身份证”——“符”得发展

古时,平民百姓,需要证明身份得时候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官员需要证明身份。比如去外地做官或调动军队,互相都不认识,如没有身份得让证,那又该如何进行工作。因此“符”便被发明出来。

《太公六韬》中记载,最初得“符”是由姜子牙发明,虽说真实性还待考证,但也足以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对身份证明得意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蘋烦,军官对身份得认证也就显得由为重要。因此“符”在这一时期便得到了广泛得应用。称之为“虎符”由皇帝与大帅各持一半,如需验证只要将两者合而为一,只要吻合便可证明身份。并且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得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得认识到当时对于“符”的造假是十分困难的。

隋唐时,为避讳李渊的爷爷李虎,将“虎符”改为“鱼符”。在唐时,起初有竹使符后改为银免符,又改为铜鱼符。铜鱼符又分为交鱼符和巡鱼符。左符存在内廷当作“存根”,右符交与大臣随身带着,以便证明身份。

“鱼符”

武则天时,又推出龟符。通过不同质地,来辨别不同的身份。比如亲王以及三品以上的用金子制成,三品以下五品认上用银子制成,六品以下则用铜制成。然而由于武则天在推出“龟符”时,受到朝中一干大臣们的强裂反对,故在武则天死后,又恢复了周朝以来的符制。但它对我们影响还是很大的,“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李商隐在诗中所提“金龟婿”便是从龟符中所得。“金龟婿”这个词一直延用至今。

宋、明、清时,又由“符”发展出了“腰牌”和“牙牌”,分别用金属、象牙、兽骨、木材等材料制成。上面刻有姓名,职位等必要信息。而这种,较前代相比就更为的方便与实用。

二、身份不同“符”的名称也不相同

“符”在每个朝代都有变化与不同,但大体上都沿用周制。古代是封建主义专治制度,对等级划分,十分明确。所以对于证明身份的“符”,每个阶层的叫法也是不相同的。皇太子的符叫作玉契,太子监国的叫作龙符,亲王或大臣留守京城的叫作麟符,军官们的叫作虎符,僧人们的叫作戒牒或度牒,这僧人的我们都知道,像《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地,必上交度牒以证明自己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符”

“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官员们的身份证明,在古代尤为重。“私凭文书官凭印”,符对他们来说是身份证明,丢失不得。通过不同的“符”,便可明确的知道,对方的身份。当然“符”这种东西只是为了证明官位与身份的,并不能算做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身份证”,充其量也只能算做是“官员证”。但“符”的出现也证明了古代对身份证明的重视,对“身份证”的出现也有促进做用。那么现代身份证的鼻祖又是谁呢?不急,让我们继续探索

三、户籍与传信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百姓需要证明身份的时候很少,如需要大部分也都凭借文书进行证明。古时由于交通不便,人口流动范围窄。人们依靠着土地生活。对于皇帝来说,他把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毕竟平时的税收都从百姓身上收取,一方面为了防止人口流失,别一方面为了方便税收,所以施行“户籍制”。将一定区域内的百姓都登录在内,以便平时查找。

对于这个,与身份证还是不同的。它与我们现在用的户口本差不多。但它好待也是一种对身份证明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

“传信”则是为了应对人口流动所诞生的。虽说古代人口流动少,但也有一部分需要流动的,这时“传信”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过关、住驿站、乘坐驿站马车的凭证。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不过它与“符”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它更多的是属于一次性的凭证。但“传信”上所记载的信息比“符”上的更加详细。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身份证明加上介绍信的感觉。

“户籍”与“传信”分别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为“静”一种为“动”。也反应了我国古代人的智慧。虽说“户籍制度”是为封建专制主义所服务的,为了限制人民的活动。但我们也不应该否认其存在的价值。也因为“户籍制度”是为了管控人民所存在的,人口是财产的形式,那难免人就有三六九等之分。那么像征公民标志的“身份证制度”,也就很难实现。这也是古代有“符牌”和“传信”却诞生不出身份证的原因。

这种情况一直到清朝末年,所制定的《户籍法》才有所改变。它没有来得及实施,清便亡了,但在此之后,户籍制度和管控人口、赋税制度之间渐行渐远,成为了公民权的象征。百姓再也不必过度依赖于土地,又因为日后人口流动加快,户籍己不能方便的证明人的身份,所以身份证制度便在日后慢慢确立起来。

四、商鞅变法“照身贴”——现代身份证的“鼻祖”

对于姜太公发明了“符”人们还心存疑虑,但关于商鞅变法中的“照身贴”,却有史书明确记载。据考证,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先后进行了两次变法,并一口气实施了许多法令,包括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全国在先秦“户籍相伍”的制度上增加了什伍连坐法,也就是五家一什,十家一伍,相互监督,鼓励告发,一家犯法,十家一同受罚。为了与这项法令相应,因此发明了“照身贴”。

照身帖由官府发放,贴身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及籍贯信息。在秦国境人人必须拥有,如果没有便被认定为黑户或是外籍非法逗留人士,将受到处罚或驱逐出境。在外住店也必须有“照身贴”,否则将不能住店。商鞅也因此作茧自缚,在他出逃时,想入住酒店,但出逃时匆忙,没带“照身贴”,店家拒绝他入住酒店。他心中估计是高兴也不是,悲伤也不是。只得继续奔逃。

从这些功能可看出“照身贴”与现代的身份证的功能基本相似,不过可惜的是这种政策只在秦国施行,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在秦灭亡之后“照身贴”也被废除。但总的来说“照身贴”才能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现代身份证的“鼻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马鸿逵被中央政府任命为宁夏省政府主席。为了加强管理,确定身份,他建立保甲制,开始在全省清查户日。1936年,为了抵御红军,宁夏制定出各种反共防共之策,发收“居民证”便是其中一种。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公民身份证制度。

五、结语

古人智慧令人赞叹,除了上述的身份证明方式还有许多。比如,清朝时阶层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一些富商、地主为求得高身份,常用数目可观的白银捐得一个顶子,由此而出现了“红顶商人”、“红顶乡绅”一类怪事。

总而言之,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人们对身份的证明绝大部分是为了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很少有需要证明身份的时候。“户籍制度”与税收制度相连,一方面为了证明群众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强统治者的管控。在千百年里一直限制着人们的流动。

历史如浩瀚无垠的星空,古人对身份证明的认识,如其中的一颗明星。观其运动轨迹可知历史的变迁与人们思想的转变。由以前的阶级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证明事物,到现在人人平等。

在当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证明自己的卡牌,做到公民平等,实为好事。我们再也不必为证明“我就是我”而烦恼了,只需一张身份证便足以说明一切。

参考文献

1、《商君书》

2、《史记》

3、《资质通鉴》

4、《太公六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