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寻找红色记忆】红星军垦博物馆: 追忆军垦往事 弘扬兵团精神

视频拍摄:融媒体中心记者 公伟 依布拉音·热米扎

出像:熊洁 制作:雷慧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1954年,中央命令驻疆解放军集体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人发挥“南泥湾精神”,扎根荒漠,书写了一部为国家和人民献智慧、献忠诚、献青春、献终身的鸿篇巨制

走进位于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的红星军垦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题浮雕和其上镌刻的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博物馆中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一份份史料都在无声地述说着一段平凡而伟大的历史。

红星二场组建于1953年,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是先于兵团成立的团场之一。

红星军垦博物馆展陈共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是:烽火岁月、大业初创、铸就辉煌、灿烂红星、豫疆情深这五个单元。整个展览是集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幻影成像、雕塑、视频、沙盘模型、电子书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全面展现了红星二场前身部队光辉的战斗历程、艰苦奋斗的艰辛创业历程以及现阶段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未来的规划。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这首无法考证作者的词,在当时的兵团广为流传,道出了开垦时物质条件的贫乏和劳作的辛苦。

博物馆里复原了当年军垦战士在火石泉片区开荒治碱的情景。无风一片白,风起白满天,前苏联土壤专家断言,这里根本无法耕作,而军垦战士发扬了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与盐碱滩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治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清理完地表的碱土和芒硝层还不够,还要反反复复水洗几十次才能种庄稼。碱水对人皮肤伤害很大,军垦战士治碱时,在碱水里一泡就是一整天。每治一块碱地,还要抓一把土来尝,没有咸味、涩味、氮味才可以种庄稼。就这样,战士们把昔日的戈壁荒滩建成了现如今的万顷良田。

为了农田浇灌,军垦战士背运石头修建红星渠。当时没有水泥,军垦战士想办法把砖头磨成粉,然后掺上石灰制成代水泥来填石缝。每天战士们要在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筛砖粉,房子里粉尘弥漫。老军垦回忆,当时拉碾子的骡子8个月就死了,解剖后发现肺里全是陶粉。

为了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兵团选择了条件恶劣的“两圈一线”进行部署,军垦战士们住的是地窝子。所谓“地窝子”,就是大家在挖坑时在坑里留出用做床、桌的土墩和进出的斜坡甬道,用木头拱好屋顶,铺上红柳或芦苇,最后盖上土。

当时地窝子居住条件非常艰苦,军垦战士发扬乐观主义精神,编了个顺口溜说:“地窝子好,地窝子强,地窝子冬暖夏又凉。”实际情况截然相反,地窝子里夏天温度高达零上三四十摄氏度,冬天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这样的地窝子,他们一住就是十几年。

一代代兵团人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扎根天山南北,同各族人民一道,把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2021年3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兵团管理的第十一座城市——新星市在兵团第十三师挂牌成立。从“灿烂红星”到“新星闪耀”,生生不息的兵团精神将在这座新城中得以延续和传承。弘扬兵团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必将书写出更辉煌的新篇章。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公伟 熊洁
依布拉音·热米扎

编辑|雷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