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刘石安一身军装,胸前挂满勋章,他曾奔赴朝鲜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记者为刘石安(左)献花。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邹佳雯 图

首批入朝作战

刘石安自小在上海读书,1949年5月上海解放之际,一个湿冷的雨夜,他目睹了解放军整齐有素地露宿在南京路、福州路的街头。这一幕对当时年仅17岁的刘石安触动极大。

1950年,刘石安即决定参军,并被编入20军59师175团2营5连。刘石安清楚地记得,自己身上背的挎包、发到的白毛巾上都印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字样,他爱如珍宝。

同年,朝鲜战争爆发。刘石安跟着部队坐火车来到山东后至辽宁,补充兵源,随时待命。之后,这支部队一路朝前,经吉林进入朝鲜,成为抗美援朝首批入朝作战部队。

困难接踵而来,为了躲开敌军的轰炸,部队只能夜晚行军,大雪齐腰深,又要爬山,不少战友落下悬崖;行军路上不能生炊烟做饭吃,刘石安一开始背的4斤炒米早就见底,到后面只能吃草根、吃雪应付肚子。

刘石安

激战长津湖

他们终于来到长津湖了,在这里发生的战役后来为世界震惊。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王牌陆战队的直接较量,是志愿军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但其背后是志愿军方的大量伤亡。刘石安已经把这个故事说了很多遍,但每每回忆起,他的情绪依然有些不稳。

在武器装备极其不对称的境况下,刘石安所在的20军只有坚守阵地,伺机而动。

“我们把美国的军队当作一条毒蛇,打头,剖腹,去尾,围住。迂回切断,包围歼击。”刘石安这样形容他们的战术。

1950年11月27日,一觉醒来,美军的坦克、大炮、飞机已在阵前,志愿军们心里一沉——没有反弹克的武器,在那样天寒地冻的环境里挖反坦克战壕也并不可行。没有办法了,只有硬上。

敢死队员把手榴弹6个一组绑在一起,前赴后继往前冲,敌人的火力太猛,队员们接近坦克极其不易,只有一个个迂回向前,“那场面,完全是踏着同志的血迹前进。”刘石安说。最后终于有两名“得手“的同志,把手榴弹伸到了坦克的履带附近,“轰”一声炸瘫了坦克。

眼见着美军的坦克被毁,志愿军的士气更盛了,“滴哒滴滴滴滴,军号吹起来,哦哟冲啊。”刘石安说,那场战役,美国第10军的部队被击退,也是他在朝鲜战场收获的第一场宝贵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石安的书柜里,军事方面的书籍。

找寻老战友

这些年来,刘石安一面筹建第20军历史研究会,一面联络在上海的志愿军老战友做采访口述。

由于20军是诞生在上海的部队,这给身在上海的刘石安联络战友提供了方便。他为此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周日从位于徐家汇的家出发,一次跑3户战友家探望,最远的时候要骑上两三小时的路。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事,就大家一起聊聊天,见着他们我心里就高兴,就踏实。”刘石安说。

年纪大了,刘石安开始用写信和电话的方式找老战友,年复一年,联系到的老战友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到如今已有1200多人。

在战友们的信件中,他看到了不少情真意切、文采飞扬的文章,加之战友们都年事已高,刘石安深感每一次和老友们的对话、他们脑海中的回忆都弥足珍贵,该被抢救下来,遂起意向战友约稿并编辑成书。400多人次的登门拜访,留下了《抗美援朝日日夜夜》等抗美援朝回忆录。

“大家当思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继续努力建设国家。“采访的最后,刘石安感慨道。

这是《英雄·童述》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纪念册系列活动之一。《英雄·童述》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纪念册由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党群办、墨韵少年长三角国际美育基地、朱家角墨韵少年国际艺术季、上海梦想成真公益基金会、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上海志愿军文献馆共同组织编制,上海金加瀛实业有限公司支持。通过口述记录、视频拍摄、主题讲座、艺术创作等形式,让青少年有机会走近英雄老兵、聆听和传扬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