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是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全民免疫屏障降低新冠病毒传染风险最有效的手段。自我市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以来,市疾控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压实工作,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科学、安全、高效、有序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科学规划,提升疫苗接种服务能力

为适应大规模人群接种的需求,市疾控中心在接种伊始就对全市现有的接种能力进行评估,测算缺口,制定方案,提出新冠疫苗接种门诊建设意见。从实地踩点选址、流程布局设置、设施设备配备,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方舱接种点和临时接种点的建设。3月29日,我市首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方舱——白云街道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正式启用,共设置4个接种区12个接种台,单日最多可完成2400人次的接种任务。到目前,全市已设置了新冠疫苗固定接种门诊23家,方舱接种点5家,临时接种点6家,总计140个接种台,日接种量达3万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市疾控中心还成立了由主任、分管主任、传防科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督导小组,对各个接种点开展常态化的工作督导,对接种流程、人员资质和配备、疫苗管理、接种操作、疫苗储运、应急处置等进行全覆盖指导,针对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现场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确保接种安全。

02

昼夜取苗,确保疫苗配送及时高效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有序推进,市民接种热情高涨,各接种点疫苗需求量剧增,东阳市疾控中心与金华市疾控中心保持着密切沟通联系,积极组织疫苗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0日早上8点,天下着大雨,东阳市疾控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和冷链车前往金华市疾控中心领取4万多剂疫苗。当天中午11点30分,疫苗运到东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顾不上吃午饭,立即将疫苗从冷链卸下,核对疫苗的批号、有效期、下发数量、测温情况等信息,并扫码入库,根据提前制定的分配方案,将大箱折成小包装,一一扫码出库,让每一支疫苗都有它准许流动的“身份证”,分发完毕,制定运送路线,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疫苗配送到各接种点。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配送,当天下午6点多,4万多剂疫苗全部送达接种点,保障人民群众的接种需求。

这是传防科工作人员自疫苗接种以来的常态,他们即是技术员,也是运送员和装卸工,科室里平时文文弱弱的女子在疫苗面前秒变“女汉子”。自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尽早构筑免疫屏障,东阳疾控人永远在路上。据初步统计,5月份以来,东阳市疾控中心已累计向全市各接种点配送新冠疫苗33次51.95万剂。

专家提醒,请及时接种第二针

“已经接种了第一针的市民,一定要及时接种第二针。”东阳市疾控中心传防科负责人吴爱兰提醒,新冠灭活疫苗采用两针接种程序,在接种第一针后,短时间内人体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水平保护作用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只有通过第二针接种,来再次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有了第一针的免疫记忆存在,接种第二针后产生的免疫应答会比首次强烈很多,产生的抗体水平就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情况下,当地乡镇(街道)、村(社区)、接种单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第二针的接种时间。为了避免空跑或等候时间过长,请市民按通知要求前往规定接种点接种第二针,或咨询当地接种门诊。

记者 蒋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编辑:杨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