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谁是宝藏歌手》热播,节目带我们寻找“宝藏歌手”的同时,让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当今歌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歌坛的黄金时代已然落幕,网络时代竖子成名,创作和唱歌都变得廉价,新生一代在神曲的围城中成长——这是许多人的隐忧。

“乐坛衰败之景”仿佛已经深入人心——“华语乐坛崩塌”、“唱片业崩塌”、“能听的歌越来越少”、“老歌手高处不胜寒,不可与流量相提并论”,这些声音如无形的双手,潜移默化的引导着华语乐坛的听众们。

诚然,歌坛已经很久没有涌现出罗大佑、李宗盛、齐秦、四大天王、周杰伦这样的人物了,这是否真的意味着流行音乐的衰落,歌坛的崩塌呢?

既然崩塌之言喧嚣尘上,那我们势必要分析一下,“乐坛崩塌”,这崩的是什么呢?

人们耳中不再“好听”的歌曲

既然有崩塌之言,那势必有鼎盛之说。如果我们问华语流行乐坛的繁盛时期为何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70后推崇齐秦、罗大佑、李宗盛;

80后追逐王菲、四大天王、Beyond;

90后钟爱周杰伦、林俊杰、蔡依林。

以歌坛上最近的一次黄金盛世为例,千禧年之后,周杰伦掀起的“中国风”,可谓带着“稻香”之味吹遍了整个华语歌坛。

那么周杰伦的音乐,能够广泛征服各个年龄层的听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比一些长者,80后们则表现出了好似更为“宽容”的审美。在他们的眼中,《大约在冬季》的美与《看我72变》的傲娇感并不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95后的眼中,《一无所有》的冲击感,显然没有《菊花台》里“独自在湖面神伤”的主人公对其青春的影响大。

这些例子不是为了说明到底什么是好的流行音乐,因为在这些年间,流行音乐的属性从未发生过实质上的改变,但它们在阐述一个事实:音乐的审美,是有时代印记的

音乐综艺节目中,导播将“什么是经典歌曲?”这个疑问抛给了台上的嘉宾。

作为嘉宾之一的霍尊说:“无意当中写了一个作品,然后在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契合的条件下,变成了经典”。

这句话说得着实有几分道理。一首好歌曲诞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词曲,更重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不同年代的人,心中的经典曲目是不同的。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认知的关键时期,而流行音乐这种多以自我情感表达为主的音乐形式,自然是容易成为青少年寻找认同感的一个途径。

所以,70后眼中的《一无所有》(1986年),90后眼中的《菊花台》(2006年),在情感认知与表达这一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那既然本质相同,不同时代的人又如何能断言一首歌曲是否好听?一段时间是否鼎盛?

所以,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在不同时代人的眼中自然也是有所差别的。

既然鼎盛时期无法给予准确判断,那为何现今的“衰败”二字却能等到网友的多数认可呢?

换句话说,现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依旧躁动,依旧需要通过一些歌曲去表达心中的自我认同与化身认同感,那为何这种人人“同一首歌”的现象却少了呢?

真的是现今的乐坛再也难出好歌了吗?

当然不是。

首先,什么是好的音乐?好的歌曲?我们若用公园大喇叭,将一首编曲精湛、制作精良的英文抒情歌曲,播放给一位准备跳广场舞的阿姨来听,她八成会在心里觉得这歌儿实在不如《月亮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若要在一个性格内敛、爱好独处、讨厌聒噪的人眼前,带着Battle的神态上演一曲rap,八成也难以引起共鸣。

音乐不仅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大蒜咖啡”。这其中不好以优劣评价,更不能以高低区分。

周杰伦被粉丝要求演唱短视频平台上的神曲《学猫叫》,着实在广大听众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一些人们开始责备低质量的音乐污染了他们崇尚的乐坛,可却没有多少人想过这些“口水歌”的盛行原因是什么?

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专注于外界信息的时间被压缩为短短的几秒钟,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需要认真品位的音乐,这种被人们称为“口水歌”的歌曲,仿佛更适合休闲时那几秒钟的信息浏览时间,也能够更快的给人们带来释放的情感。

当然,这并不是说周杰伦在自己的演唱会上被迫唱《学猫叫》是多么的顺理成章,这件事情归根结底有着不礼貌的行为,但那是后话了。

乐,始终是为人服务的。既是用来抒发人的意志,自然不能凌驾于情感之上。

所以,好的音乐,要给对的人听。给对的人听了,才会有好的音乐。

没有了人人传唱的金曲

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现今的流行歌曲,你会发现,无论是在和声编曲、配器讲究方面,还是歌手唱功、舞台呈现方面,都是在不断进步的。

那为何难有一首歌曲能“一统天下,响彻云霄”?

答案是,因为分流。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音乐的方式由被动转化为了主动。

21世纪以前,人们对于流行音乐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广播与街边的音像店里的磁带和碟片。二十年前,我们获取音乐讯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各大音乐榜单也是在这个时期进入了音乐听众的眼前。

后者虽然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更为丰富,但作为听众的我们,基本上还是属于等待“被投喂”的状态。喂什么,自然就只能吃什么。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南京灵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进行解读后发现,2010年后,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期”。

而我们反观歌坛,也正是在2010年后,“唱衰”之声尤为明显。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开始主动探索世界,人们开始有选择地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受众被掰开揉碎,溶于流行音乐的各个细小分支中。

其实不难发现,在“乐坛崩塌”的言论之前,听众所奉为金曲的歌,大多是没有鲜明的流行音乐风格划分的歌曲,统称“大流行”。

这些歌曲在音乐外在形式上呈现的是杂糅而通俗的,就算如周杰伦会带些R&B,如潘玮柏会带些嘻哈,但终归难以被划分为一个具体类别。

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也将受众人群化为了更为具体的分支,音乐社区的概念也由此而生。

我们观察一下,当下几乎所有的音乐平台,都会对曲风进行划分,由最初的“内地”、“港台”、“影视金曲”的划分形式,逐渐多元化,“嘻哈”、“古风”、“民谣”等风格走向人们的视野。

而“云村”、“扑通”等音乐社区更是将有共同音乐爱好的人进行了快速集中,音乐新的传播形式打破了“被动”的接受方式。

对比21世纪初,曾经的娱乐内容不免显得有些困乏,娱乐方式也显得略微单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13年开始,“古风音乐”几乎每年都会有全国性质的音乐聚集活动,男子会手持折扇,女子会头戴簪花,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共赴一场音乐盛会。

《中国有嘻哈》的热播,也将嘻哈歌手与它的受众们从“地下”带到了“地上”,创造了一场又一场的音乐浪潮。

所以,不是乐坛没有值得一听的歌曲了,而是受众分流后,群体不再统一,“大流行”在历史舞台中的占位逐渐缩小,而声称“乐坛崩塌”的人,多数只看到了其他分流支干中人群的狂欢,而不能认同他们的音乐罢了。

在当今的乐坛中,任何一首歌曲的发布者,想要整体捕获所有听众的耳朵,都逐渐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谈到这里有人会说,那乐坛中的“垃圾”确实肉眼可见的增多,不求质量、空有噱头的歌曲泛滥成灾,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唱片业的崩溃也是明摆在眼前。

歌手郑钧曾在访谈节目中炮轰歌坛乱象:排行榜上的歌,它虽然火,但是我一听,十首里面有九首,真的听不下去!

确实,在资本的角逐之下,“光怪陆离”的事情自然屡见不鲜。

过于追求感官刺激,实则空无一物的歌曲也不在少数,但万物都要先有出现,才能去谈引导。

科技的进步、受众群体的扩大、传播途径的延伸,使得音乐创作的权利开始下放,网络时代也为音乐创作带来了“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式。

音乐作品在分流的同时也在井喷式发展,人们接触的音乐质量也更加参差不齐,看到低质量音乐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但值得注意的是,万事万物进入发展期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我们不应该因为看到糟粕就否定精华的存在,也不该认为此精华非你所好而否定它的价值。

市场需要引导,但也要先有市场不是?

再来谈谈唱片业。网络的诞生,造就了一场“免费的盛宴”,起初人们可以随意复制、转载音乐,而不用为之付费。

同时,一台手机、一个MP3就可以完成多张唱片的工作,这种更加低廉、便捷的音乐获取方式极大地打击了传统唱片业。

自此,传统唱片业可谓一蹶不振。但,既然加了“传统”二字,那它就不是唱片业的全部。很快,唱片行业进行了革新,开启了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中统计,仅仅截止到2016年,我国数字音乐产值就已经高达14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6%,占我国音乐产业总营收的96.34%,之后更是在逐年增高。

面对这个数据,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瞠目结舌。

很显然,中国唱片业在短暂的时间内进行了快速变革,音乐付费模式,降低了售卖门槛,扩大了消费群体,让中国唱片业改头换面,甚至以更加蓬勃的姿态发展。

原来,音乐没有毁,唱片没有萎。

从某个角度来讲,乐坛也确实“崩塌”了,而且乐坛“崩塌”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但这雪花,不是资本造势,不是流量打榜,更不是一些人眼中“实在不能听”的歌曲,而是时代进程中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这一分一秒之间,瓦解的是乐坛的统一审美,分离的信息获取的道路与受众人群。

“乐坛崩塌”时的每分每秒,亦是“乐坛重组”中的每时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