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看到我经常写衡中的题材,最近编辑送了我一本书,叫《心的力量》,是衡中状元刘嘉森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人在刚进衡中的时候年级排名568名,高考的时候已经是衡水中学的文科第一名。全书大部分写的是他在衡水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写他如何在清华和北大之间选择了北大的。这一部分内容也蛮有意思的,以后有机会讲给你们听。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写的后记。

刘嘉森写书的时候已经从衡水中学毕业六年了。老实说,衡中的生活和作息,我们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一点。但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衡水中学毕业的人,他的能力如何,他是否能在清华北大,乃至踏出校门后混得如鱼得水。

刘嘉森高考完,确实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失衡。当时他连智能手机普及了都不知道,等于和社会产生了暂时性的脱节。

即便已经从高中毕业,刘嘉森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觉得自己还在衡中,还要晨跑,还要刷题,否则生活就好像空了一块。好在他比较喜欢阅读,空虚的时候,多读读书就熬过去了。

毕业六年后,刘嘉森虽然在世俗意义上已经有了体面的工作,带起了团队,有能力在大城市扎根了。但他自己说,打从心里,他并没有适应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在发展良好的同时,他总是时不时抽离出来,像旁人一样问自己:这一切难道不荒诞吗?

在衡中,刘嘉森和同学们废寝忘食地学习,看到别人多学一秒,自己就感到焦虑。事事以成绩为先。所有人都掏空时间,掏空精力,甚至掏空身体去追求考试的排名。

当他从衡中走出来,本以为回到了正常世界,却发现自己踏入了更大的衡中。

高考结束后,刘嘉森考进了北大,他这才发现北大也在“衡中化”。

在北大,有的同学们吃饭的时候也一刻不放松的背书,学习;有的同学拼命讨好老师只为争取提高一点成绩,还有的同学压力大到夜夜失眠,就怕拿不到好的offer。

北大中文系的老师有一次问他们:你们还会在早晨六点钟去未名湖畔背古文吗?

同学们面面相觑,6点正是他们狼吞虎咽吃早饭,喝着提神的苦咖啡,冲进教学楼里占座的时候。

如今的北大,已经悄然变味。有些课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可是他们却不敢选,因为这些课太难,会拉低绩点。有些课很无聊,可是能给高分,学生们就会对其趋之若鹜。

当初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北大演讲时说:你们来北大上学,有人想求官,有人想发财,有人想从政,有人想从商。你们不问学问有无,只争分数多寡,考试一结束,书籍就束之高阁。文凭一到手,则万事大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公此言放到如今,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几年北大清华的年轻人都逐渐意识到:奋斗未必就能成功。他们开始全员考研考公考编制的热潮,为了中小学教师岗位和街道办的岗位你争我夺。

北大如此,踏上社会也依然如此。

刘嘉森说,毕业之后,他发现各大名企也开启了“衡中模式”,员工们争相比较谁加班多,谁业绩好。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育,宁肯摧残身体也要苦苦支撑。

刘嘉森刚毕业的时候,为了省钱,也租过地下室。地下室的租金虽然便宜,却时刻要面临下水管破裂的风险。刘嘉森租的地下室下水管道破裂过许多次,有一次他正在修管子,突然管子就爆了,秽物喷了他一头一脸。从此他就对租房失去了信心,索性买了张行军床,搬到公司里住。

当时刘嘉森就想,这样的苦,在衡中都不曾吃过,如果生活是这样的,那么他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北大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在《心的力量》这本书里,刘嘉森谈的并不仅仅是在衡中的奋斗。而是他在奋斗中所产生的迷茫,以及他和自己的和解。

但是说实在的,衡中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充其量也就那么几千上万人在里面读书。

整个社会都在逐渐“衡中化”,才是一件可怕的事。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衡中化”,就是:一个环境不以创造、增量、提升(包括自我提升)为第一要务,而是以竞争、排名为第一要务,要求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抛弃兴趣,空闲,生活,这些个性化的东西,压榨一切时间精力,投身到竞争中去。

如今,教育已经无可避免地广泛衡中化了。不仅县中,超级中学,很多一线城市的重点中学,也要求学生一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时间统统在学习,一分钟都不要浪费。

知乎有个问题是《00后在忧虑什么?》

有个00后是这样回答的。他的初中高中,都在模仿衡水模式。高中的时候,他们学校是全员走读不许住校的。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走读才可以想学多晚,就学多晚。这所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学校附近租房,然后父母陪读度过高中三年。

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会根据成绩,分拨儿开家长会。每次班主任都会把名单贴出来,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老师的说法这叫做“和家长荣辱与共”,是为了激励学生。

在这样的刺激下,每年都有些想不开的孩子。学校不会告知他的同学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偶尔提及,只说那些同学是懦夫,不值一提,也不会告诉学生具体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青春,难道不可怕,不值得忧虑吗?

“衡中模式”也逐渐蔓延到了整个社会。

做五休二,朝九晚五,这些东西仿佛已经过时了。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谁的工作是这样的,其余人在表示羡慕之余,也暗地里给它打上了负面标签:养老工作,迟早被淘汰,适合摸鱼但绝不可能长久……

有个朋友甚至直接下了断言:准点下班的公司是没有竞争力的,倒闭不过是迟早的事。

最近某互联网公司考虑取消大小周引起了热议。(大小周即一周工作六天,隔周工作五天)该公司调研结果是三分之一的员工明确表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员工则表示支持。

难道没有人研究一下,加班为什么不是按需而是按时?如果公司确实有急事,那么加一下班也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他们在讨论的,是一种制度:直接把两天假期硬性变成工作日。更可怕的是,公司要取消这种制度,还有员工跳出来唱反调。

看来“衡中模式”里待久了,人的思维就固化了。

很多打工人既不是真的追求工作成绩,也不是打心里热爱加班。有人甚至白天工作摸鱼,晚上才开始认真干活;或者把注意力放在老板身上,坚持老板不走我不走。

他们这么做唯一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加班展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表示自己比同事更努力。希望公司在考核的时候能想起那句古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当全社会都在广泛应用“衡中模式”,或许再单纯地去讨论衡中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一个人的奋斗或许意味着能改变命运,所有人都不得不奋斗只能意味着生活质量普遍下降。

最可怕的是,衡中模式,仿佛是不可逆的。

我从未听说过一所采取了衡中模式的学校“改弦易辙”。不仅校长、老师和家长,就连正在吃苦的学生也不愿回头。

一如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自己,都不想取消大小周。

衡中之外,处处是衡中。我们还能回得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