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

我和姜文导演产生联系的方式

会是因为一部手机

也许之前你刷到过这个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是我为OPPO Find X3 Pro系列拍摄的姜文电影滤镜的展示样片。

这次拍摄稍OPPO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几个关键词:姜文、电影风格、生活感、全程16:9

所以今天,我想从一个摄影师的角度,与你讲述一个人,一台手机和两个滤镜的故事。

哈喽,好久不见,我是小北,欢迎来到人民攻摄~

时间回到今年1月,初次打开姜文电影1号滤镜时,我脑子里浮现的是阳光和海,于是马上定了机票,前往冬天也阳光灿烂的三亚。

下了飞机,我直奔海边。离海越近,越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

到海边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手机闲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闲逛当然不是瞎逛。如果你经常对拍照没有头绪,我有一个方法,你可以把自己代入现场的一个角色中。比如…你是一棵树。灵感可能就来了。

那…这就是你的影子,这是你眼中的天空,这是一个孤单的同伴,这是在你身下乘凉的人,这是你修长的手指,你还可以透过自己看看与你朝夕相处的沙滩和海,看看岸边的人和他们的生活瞬间,如果你长得够高,还能看到沙滩上可爱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海边拍摄,比起防晒霜,我更建议你物理防晒。

但在把自己包裹严实准备开始大展拳脚的1分钟后,我又决定把所有防晒装备全部卸下,准备脱光冲入海。

因为我发现随着日落的到来,海边游客激增,沙滩边站满了人。

简单思想斗争后,我冲进了海里,原本充满游客的画面,瞬间干净了很多。

就在我拍摄阳光的时候,突然有个人钻出了海面,孤单一人,但他的出现,让我拍摄的阳光显得不那么孤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如果你想要拍好一片海,不如尝试代入自己,做大海中的一朵浪。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手机贴近海面,以一种很低的模拟海水的视角进行拍摄。

当然,做海浪,你要当心一言不合就冲过来的海浪同伴。

好在浪打到我之前,我拍下了这朵浪的样子。嗯…他看起来,还挺平静嘛。

拍摄时我一直不断的问自己,海浪眼中的海浪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后面我还拍下了奔腾的浪,凝固的浪,闪光的浪,还有一浪过来直接把我打蒙3秒钟的糊浪。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但我最喜欢的浪花照片,是这一张,我很意外手机可以拍到如此清晰的水珠。

但,他其实是一张抓拍失败的照片。

原本我是想在人身体与海面平行的时候抓拍后仰入海。

这也是我喜欢摄影的原因之一,我每天都在不停地按快门,

我知道,总有那么一两声快门会给我带来惊喜。

上岸之后,我观察到沙滩上的影子,有些水一冲就没了,但海浪退去,又会再次出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有时候还能看到三个自己,所以你看,我们好像并没有那么孤单。

在离开之前,我路过一片小沙滩,看到一对父子,小孩子玩的很开心,而那位父亲则有点手足无措,想跟孩子玩,却又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这种笨拙的陪伴,可能就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当姜文电影1号滤镜的暖黄色调投射在这张照片上时,我突然想到,我小时候,我爸陪我在沙滩边玩,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情景。

姜文电影2号滤镜是黑白滤镜。

对于黑白,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拍摄纪实和人文摄影,但疫情期间路上几乎所有人都戴着口罩,所以普通街拍的成片几乎不可能使用。

随着你观察的深入,其实你会发现…生活充满了巧合和惊喜。

恰巧挂在墙上的风车,小朋友的微笑,晨练的影子,排列规则的椅子,一棵歪脖子的树,一面对称的城墙。

在北京拍摄某个晚上,我抬头看到了树枝缝隙里藏着一颗小月牙,我在手动调整曝光时,小太阳拖着拖着,变成了一个小月亮,刚好和我要拍摄的月牙重叠了。

而今晚,这个小月亮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鬼使神差的和我头顶的这枚弯月极为相似。

后面我就经常拿这个曝光的小标识去瞄天上的月亮。

如果仅仅只是找到这种巧合,大概你还不是最幸运的,除非,你的手中恰好有一个快门。

这是北京很出名的鼓楼,在非常不起眼的一段老墙面上,不知道是谁写下了很小的三个字,“春日长”。

这是2018年的某天,在这个没有人关注的小角落,我偶然路过发现的,而今年再去,发现它依然静静的等在那里,让我莫名的感动。

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的巧合,包括上学时做的选择题,三长一短选最短,四个等长就选C,似乎也总有蒙对的时候。

就像摄影中的一个概念,决定性瞬间一样,看起来就是那么的碰巧。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个看似碰巧的瞬间,其实也可以由你来制造。

比如这张照片,恰巧海浪起伏,遮挡住了人物。

但其实是我设计好看起来巧合的画面,然后专门在海里等啊等,拍了好多张,等到了一朵恰到好处的浪。

再比如这张照片,你觉得天空中的太阳是什么,日食吗?

其实那是我让小哥把球踢到空中,然后恰好抓住的一个瞬间,仿造了一次“日食”。

这样的“手法”还有很多,用创意和技术创造出一些看似巧合的情况,照片也就变得更有意思了。

这是一个建筑白天的样子,这是晚上的样子。

仔细观察,你有发现什么吗?

……其实这两张照片是拍摄于两个地方,两个不同的建筑,一个是望京soho,一个是银河soho,他们原本长这样,和这样,甚至中间还隔着十几公里。

为了制造这次巧合,其实这两个建筑,我每个都尝试了非常多的拍摄角度,在拍摄过程中发掘建筑的结构、线条、光影规律。

最终加上一点点运气,晚上街灯打开,光影刚好停留在和白天另外一个建筑惊人类似的位置。

如果你喜欢拍建筑,我有一个建议,不要认为建筑就只是个建筑。

他们和人一样是带有感情的。这样,你会发现你拍的建筑,不再模式化和冰冷的,好像是有温度的。

对于拍摄建筑,我更建议你从黑白开始拍。

更专注于总结和发现规律, 即使对着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进行拍摄,好像也会有所不同。

我经常喜欢制造巧合,比如我看到了一扇彩窗,阳光透过窗户打在地面上非常好看。

我就从旁边的餐厅搬来两把椅子,按下快门,旋转视角,阳光又送给我了两把椅子。

我忽然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我有没有可能...在别人的生活中,制造一些巧合呢?

拍完照片,我没有马上把椅子复原,而是放在原地,在原本没有椅子的地方出现了两把椅子,又恰好遇到彩色玻璃,恰好是10点钟斜射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是幸福的味道。

他们拍的不是光影,而是拍出了属于自己的亲情瞬间,我觉得又好玩又感动。

当你看过这些巧合是如何在生活中被发现或创造的,也许你也会更加努力让它们出现,然后,按下快门,收下好运。

在北京拍摄的最后两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究竟拍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直到我来到一个美术馆,看到一张完全空白的作品。

在看的时候,旁边有个人问我:哥们儿,这全白的是啥意思?

我礼貌性的笑了笑,因为… 我也看不懂啊…

后来我灵机一动,跟他说:你来,我给你拍张照。

他看了照片愣了一下,说:哥们儿,你真牛逼。又指了指墙上的白纸:你比丫牛逼多了。

这时候,我再次看着墙上的作品《白纸》,我也愣了一下。

姜文说:只要您忠于自己,您拍的,也特别您。

在这一瞬间,我反而觉得《白纸》的作者做到了忠于自己,非常勇敢,敢于展示一张空白在众人面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忠于自己。

不知道你是怎样的,反正对我而言,很多时候我不敢做一件事情,是怕出错,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做的不好很丢脸。

对于这一点,姜文也给了我们答案:人生是建立在误读之上的。

其实你根本没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三个字:做自己。

我突然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其实,你拍下的,就是最好的影像。

人生因为误读,才需要更勇敢。用热爱和坚持,去忠于自己,去战胜恐惧和别人的看法。

回顾这次拍摄,大过年的到处飞去转场,每天电量拍到1%,顶着大太阳去追阳光灿烂的日子,然后把手晒红,几个月过去了,我的胳膊…依然还没有白回来。

羞耻如我,还要在中国旅游最发达的三亚,当众脱衣服冲进海里,品尝海水的味道。

你要是问我累不累?

确实累。

但你要是问我为什么能坚持?

因为热爱,热爱,还是热爱。

热爱,是自然而然的执着。要始终相信,你拍下的,就是最好的影像。

我是小北,感谢收看,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