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最值得关注的新闻是啥?

王思聪“想你的血液”?

神舟飞天?

G7声明怼中国?

美联储“鹰”相必露?

欧洲杯激战正酣?

还是力哥忙装修没空写稿?

No!

和咱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是有外媒透露,中国将试行禁止寒暑假校外培训的新政,从教育内卷最严重的北上开始试点。

这个核弹级新闻,几乎成了压垮校外培训类上市公司(K12教育赛道股)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看头部公司的股价表现——

新东方,从最高位下跌6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未来(学而思),从最高位下跌75.4%。

高途(跟谁学),从最高位下跌9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嗯,跌成渣了……

所以这几天不断有人问我,能不能抄底这些中概教育股?

02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说了四类生意不要做:

1、有“社会原罪”的生意,比如高污染企业,黄赌毒,游戏,P2P,房地产……

2、和国家抢钱的生意,比如区块链(数字货币)、电子烟、港股打新、香港保险……

3、国家大力扶持的生意,比如前些年的光伏和环保产业,现在的芯片产业。

4、政治敏感行业,比如力哥从事的传媒业,说不定哪天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

但我当时没想到,教育行业,也能成为有巨大政策风险的生意。

老荔枝都知道,我早年提出过“四泛”投资理论。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发达国家,未来有4个行业,会长期受益,蓬勃发展。

首先是泛理财行业。

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就想钱生钱,理财相关生意一定会持续走强。

这个领域的头部公司,比如招商银行、东方财富(非荐股),就值得长期关注。

其次是泛娱乐行业。

人有钱了,就想躺平,每天吃喝玩乐,嘻嘻哈哈,快活一生,娱乐产业一定会红火。

但这行业容易和黄赌毒沾边,政策风险偏高,但也有一些头部公司,比如芒果超媒(非荐股),也可以关注。

第三是泛健康行业。

人有钱还很爽,就想不要停,一直爽下去,肯定愿意在健康长寿上拼命砸钱。

相关医药医疗行业的头部公司就很多了,恒瑞医药、迈瑞医药、长春高新、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非荐股)等等。

最后是泛教育行业。

自己这辈子有钱很爽还长寿,但总有死的一天,想子孙继续爽,不要阶层掉落,就得在教育上拼命砸钱。

以上底层逻辑,没问题吧?

03

但七普数据出来后,逻辑突变。

高层终于明确意识到,生育率大幅下降,已成为动摇国本的重大问题,必须马上处理。

纠偏第一弹,迅速开放三孩。

这个问题,我之前深入分析过,名叫《国家不是放弃躺平族,而是舍不得出钱》

文章太犀利,404,后台回复“三孩”,还能看到。

但政策放开,只能激励最有钱和最穷的继续生,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没卵用。

我连一个都不要,你和我说可以生三个啦,我除了恶搞你,还能做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要解决年轻人不愿生娃的根本原因——

更准确地说,是很多年轻人赚的钱,自己一个人6.18双11买买买,小日子过得还凑合。

一旦结婚生娃,不但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还要面对买房(学区房)和教育内卷的巨大经济负担,一下子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整个人都不好了~

现在年轻人不傻,很多受过高等教育,也在网上见过世面,传统社会传宗接代观念影响越来越弱,不好忽悠了。

即使不说老龄化,光是父母和孩子继续这样卷下去,也不是个事。

“内卷”和一般说的“竞争”,不一样。

竞争可能提升所有参与者福祉,也可能提升一部分人福祉,代价是伤害另一部分人的福祉。

但内卷是伤害所有人的福祉,所有内卷化竞争的参与者,全输。

看起来大家都很努力,很忙碌,实际上都在做无用功。

这么卷下去,不会给中国带来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只会让父母无比疲惫,孩子痛苦不堪。

当务之急,是对教育制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大幅降低父母的经济负担。

这几年,一直在做。

学区划片、教师轮岗、摇号入学、公民同招、禁止公布成绩……

但七普数据出炉后,力度明显加大了。

一是中央政治局会议通报中,破天荒直接点名“学区房”,也就是在“房住不炒”后面,跟了一句“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同时剑指高房价和教育内卷。

二是对校外培训的打压,力度越来越大。

6月15日,教育部特别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专管校外培训。

逻辑线是这样的——

首先,最容易管的体制内公立教育抑制内卷;

结果好学生都跑去私立卷,于是公立统招,私立也不让卷;

结果大家都跑去校外培训机构继续卷,于是重点开始整治校外市场。

04

政府出手,能解决教育内卷问题吗?

很多老百姓持怀疑态度。

有人说是治标不治本,还有人说是好心办坏事。

以同样是东亚奋斗民族,但我们走得更快,也卷得更狠的韩国为例。

上世纪70年代,韩国经济起飞时,名校高学历意味着高薪好工作,家长们趋之若鹜,给孩子请家教上辅导班。

但韩国顶尖大学SKY每年就这么点招生名额,全民重视教育的结果就是内卷,孩子累,家长苦,民怨极大。

结果1980年,韩国政府出台新政,禁止校外补习,理由是阻碍教育公平。

明目张胆的集中补习班可以一禁了之,但私底下的小灶家教没法禁绝。

就像《小舍得》里拍的,你非要禁止体制内教师搞校外补习,有本事的老师铁饭碗也可以不要,专职做校外补习,收入翻几倍。

禁止大众化的补习班,广大中产家庭请不起有经验的名师一对一辅导,富人的孩子继续秘密补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更不均衡,寒门更难出贵子,老百姓还是不满意。

到2000年,实在顶不住压力,韩国政府放开校外培训市场,理由是禁止补习侵犯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

当年禁止的理由是“公平”,后来开放的理由还是“公平”。

哈,你说好不好玩?

2018年,韩国有部火爆异常,获奖无数的电视剧《天空之城》,力哥之前也多次写过,就是因为触及了韩国社会最敏感的痛点——教育内卷。

今天,韩国还比我们领先5年(北上等发达板块)-25年(甘肃青海等欠发达板块),但比日本落后10-15年。

过去20年,是韩国社会持续内卷的高潮,出生率一路下降。

2020年,韩国人口首次负增长,且预计接下去出生人口还会继续下滑。

但日本说,兄dei别怕,我们十几年前就开始负增长啦~

很多日本年轻人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满大街二次元食草男干物女,自然不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10年,韩国大概率也会走上这条路。

中国面临的特殊情况是:过去20年,医疗技术飞速进步,大幅提升人类寿命,互联网则大大拓展年轻人视野,迅速更新年轻人观念,导致中国出现了日韩欧美没遇到过的“未富先老”。

我们社会发展水平还落后日韩一大截,但生育率已接近日韩。

不出意外,2023-2024年,中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日韩政府用过许多办法鼓励生育,但整体上看,效果有限。

日本现在生育率反而高于韩国,就是因为日本已经卷不动了,再加高额补贴,反而能激发一部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这两年,我越来越多替政府各种政策说话,不是狗头保命,而是习惯用上帝视角看问题后,发现不管政府这么做,那么做,或者啥都不做,老百姓都会骂骂咧咧。

老百姓觉得政府是万能的,只有不想做,没有做不到,就要求政府出治本之策,而不是出台各种治标政策糊弄人。

但看日韩经验就会发现,政府只能出治标之策。

教育内卷、房价高企、贫富差距、中美意识形态之争……这些宏观议题只能在持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化解掉。

类似于发烧后,吃退烧药只能缓解症状,让人好受点,但要彻底搞定,只能躺着休息,让时间解决。

只要中国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时间就站在我们这边,乃治本之道。

但活在当下的百姓,最缺的就是时间。

我现在30岁,你让我等20年后不卷了再生吗?

70、80、90后,我们这些伴随改开成长起来的人,本就是解决改开过程中出现的顽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必须献上的“代价”。

05

最后回到本文主题:跌成屎的中概教育股,能不能抄底呢?

乐观的人会说,你看韩国政府当年也禁止校外培训,最后不还是不了了之?

毕竟时候不到,政府一切反内卷的努力,都是反人性,反国民性的,注定治标不治本。

韩国政府的努力是失败了,但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策很容易被民意左右。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府有钢铁般的意志+超强的社会控制力,同样治标,我们的政策,能比韩国做的更决绝,更彻底,对发烧症状的缓解更显著。

退一万步说,韩国从禁止到重新开放,经历了20年。

如果中国政府也怼上20年,你确定这些培训机构能熬到20年后的第二春?

机构早就撤了。

财报显示,高瓴资本在一季度已清仓好未来,当年好未来可是高领在美股的第一大权重。

不像散户,容易拖泥带水,机构投资决策非常讲究逻辑,投资逻辑变了,清仓毫不手软。

另外据说学而思已开始大量裁掉最不值钱的应届生。

明明账上现金非常充沛,就要立马收缩成本,说明当事人看得很清楚,冬天真来了。

机构大佬和企业自己都对未来表示悲观,你还信心满满想抄底赚一票?梁静茹给你的勇气?

也有人说,教培行业是一块大蛋糕,涉及数百万人就业,国家不可能一棒子打死吧?

没错。

真想搞死你,新成立的监管机构就不叫啥“监管司”,应该叫“校外培训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但就算不搞死你,也会很大程度限制你。

但这种限制,仅限于校外学科辅导。

目的是避免这些机构为了赚钱,继续放大教育焦虑,形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和政府意志对着干。

公务员培训,没理由扼杀,所以这类股票的下跌,是误伤,未来大概率会涨回去。

各种兴趣教育,弹琴跳舞、围棋书法、拼个乐高搭个机器人啥的,国家还会继续鼓励发展。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投资也一样。

在中国,最大的投资危墙,就是和政府意志对着干。

最后,不管多少家长反对,我都会旗帜鲜明支持政府抑制内卷的努力。

哪怕只是治标,也比啥都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