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精编版,共3754字,预计阅读10分钟

作者简介

梁世雄,1933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人。5岁丧父,幸逢恩师,入门学画,一路求学,后长期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爱人容璞是国学大师容庚之女,两人从大学起,风雨同路。育有一女,女儿、女婿结缘于广美求学时期,目前一个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一个在广东省博物馆从事书画典藏研究工作,外孙女在广州美院就读。一家三代,美术之家。

梁先生擅长中国山水画,为岭南画派继关山月、黎雄才之后重要的艺术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感谢党的培养

少年幸遇良师

一棵壮硕的大榕树荫浓如盖,一群白鹭从葱茏的树顶飞过,树下两叶小舟翩翩而去,这幅《故乡情》是梁先生1984年的作品,这也是他印象中少年时岭南水乡的样子。此画后由梁先生捐赠给南海博物馆收藏,亦验证了他拳拳故乡情,浓浓桑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乡情》画作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回忆故里

那时的南海礌岗背靠一座小山,榕树下河网密布,竹林成片,夏风吹来,荷花点点。直到耄耋之年,每每说起家乡:“榕树、荷花、河涌、竹林”总是被反复提起。这个地方,当时就吸引了不少来自广州的画家前来写生。幼年梁世雄充满好奇,看着这些写生的人和他们的画入迷,本家的一位舅舅看小世雄这么喜欢画画,给了他一套小小的12色的水彩笔,开启了梁世雄这一生画画的大门。

更重要的机缘是,他遇到了影响一生的老师——何湛机。这位流落乡村的美术教员却是岭南画派前辈黄少强的学生,何老师欣喜地发掘出少年梁世雄身上的绘画潜能。从小学到中学,何先生都是梁世雄的美术老师,除了课堂教学,每逢周末,梁世雄都会到何老师家中临摹他剪自报刊的“藏画”,并接受何老师的指导。何老师的精心培育,为梁世雄打下了岭南画派的底子。

何湛机后来辗转到香港,仍以教画为生,师生再见面时已是1988年。时年55岁的梁世雄功成名就,正担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在南海籍企业家的邀请下代表内地画家第一次走进香港开展,地点在香港大会堂,名字叫“梁世雄、李国华、梁纪三人国画联展”,一时间在香江成为热点。

何湛机老师在报纸上看到梁世雄的名字,心想:这是不是自己当年教过的那个孩子?就来到香港大会堂一探究竟。师生二人暌隔三十多年后再相见,自是感慨万千。一幅《不尽长江滚滚流》正是最好的注解:大江东流去,一生好时光。

▲《不尽长江滚滚流》画作

梁世雄求学路上师从关山月、黎雄才等大师,一生恭执师生之礼。梁世雄在广州美院任教直至退休,培养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一直对学生照顾有加。如今,梁世雄仍深居于广州美院早些年兴建的教师宿舍楼,2010年捐出60万元建立奖学金,激励学习美术的后辈。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谈如何对待年轻人

笔下山川江海

梁世雄有一张青年时代的自画像,画于1954年,棱角分明,一身正气中难掩稚气,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4年《自画像》画作

梁世雄于1949年9月,考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该校与广州市立艺专合并,成立“华南人民文艺学院”);1953年,再入当年成立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深造,三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留校任教。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从武汉南迁广州,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

沐浴于崭新中国带来的全新气象,学生时代的梁世雄意气风发。曾经两次参与土改:18岁,赴深圳宝安沙头角沙头村参加“土改”;19岁,赴云浮三都村参加“土改”,任乡组长。梁世雄住在村里最贫困的农妇家中,无处安身只能在牛棚里搭了一个简单床位,与牛同眠。土改结束后,经组织考察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回忆土改与牛同眠

1958年,梁世雄随中南美专南迁广州。自那时起,他长期担任关山月、黎雄才的助手,从中国画系秘书开始,到退休前担任国画系主任等管理职务,行政工作占据了很多时间,但是对于画画,从来不偷懒,几十年笔耕不辍。

说到梁世雄先生的绘画风格,有两个词形容:“准正、平实”,一如其人。

“业精于勤”,这是旁观者对梁先生的观感。

首先是“手勤”。用梁世雄的话说:自己对美术比较执着。行政工作忙,就下班的时候画,中午午睡时间也画;放寒暑假更要抓紧画。退休之后没有什么顾虑,也没有什么牵挂,更加专心地创作了很多大幅画作。为了画画,他专门备了一把锁,有时请人把自己的锁在工作室里,静心创作。

梁世雄另一个重要特点“腿勤”,就是走出去,从山川风物中汲取灵感。他是新中国第一批走进西藏的画家,为了写生,几乎踏遍了中国的高山大海,从青藏高原到西沙群岛,从长江三峡到宝岛台湾;后来有机会,更是走出国门,周游日本、美加、欧洲列国。脚步丈量土地,眼睛感悟山水,笔下自成丘壑。尤其是祖国的壮美山河,成为梁世雄画作中永恒的母题。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西藏题材画作

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画家,梁世雄具有超常的体质。很多第一次到青藏高原的人会有高原反应,他没有;不少人出海时,无法承受大海的颠簸,他可以。梁世雄说:老天给了他一幅好身板,在画画的时候,格外有用。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说老天给了他一副好身板

重病后涅槃重生

梁世雄创作的巅峰时期,正好应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有机会走出国门,把自己的影响力传到更远的地方。

1992年,应日本有关部门邀请,黎雄才、梁世雄对日本进行了历时一个半月的游历访问,并专门创作了一批日本的山水画。这一年十月,在广州举办“黎雄才、梁世雄访日画展”。其中,梁世雄参展作品三十多幅。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及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等亲临剪彩,前来观展的人群一直排到广州美院外的昌岗路,造成堵车,轰动一时。海部俊树为展览题词——“日中友好,文化交流子子孙孙”,朱森林题词——“丹青谱友谊”。梁世雄为到场观展的海部俊树导览并介绍作品,成就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画展部分画作及海部俊树亲笔信

然而不久,坏消息传来,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梁世雄查患了肝癌。同年11月,梁世雄入院手术,医生医术高超加之梁先生面对病魔的良好心态,手术及休养效果极好,至今已近30年。

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夫妻二人,那次手术后终于有机会都停下来,他们特意选择了去珠海疗养。年逾花甲,两人互相搀扶,在疗养院后面的小山坡散步,满园茉莉花香,仿佛穿过了岁月。容璞说:那个时候才好像是真正度蜜月了。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老伴容璞感叹手术后的恬静生活

从重病中恢复的梁世雄,摆脱了繁杂的事务,在小洲村的工作室里潜心画画,大量的作品出来,画风也有了转变,着色更重的“胡杨”经常成为画中主角。传说中“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的大漠胡杨,应该就是梁世雄涅槃重生后对强韧生命力的内心慨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杨题材画作

1993年以来,梁世雄先后游历出访马来西亚、加拿大、法、意、德、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写生创作、举办画展;足迹遍布泰山、九寨沟、阿里山、九华山等国内名山大川,并为中南海国务院贵宾接待厅绘制巨幅国画《云峰叠嶂映松涛》;《金色之秋》、《深情系沃土》等多幅为中国美术馆等机构馆藏的大幅画作也都在晚年喷薄而出。80岁时,8米巨制的《雄风岁月》也历时两年终告完成。

三十年里,梁世雄画展从广东开到浙江,北京;开到吉隆坡、东京、多伦多……画技日渐精进,终成一代大家。

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梁先生于今年5月中旬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行画展,其向该馆捐赠的20件画作多在此次展出中呈现。这也是一位有着69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建党百年的诚挚祝福。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世雄画展部分作品

携手风雨,伉俪情深

梁世雄先生的爱人容璞,金石大家容庚先生的三女儿。成长于燕京大学校园的容璞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年已九旬,从容优雅,仍为梁世雄先生操持着日常起居。

梁世雄与容璞结识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梁世雄是学生会主席,诚实稳重、不苟言笑,在同学中威信很高;容璞则担任着学生会的文体干事,两人在工作上有些接触。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老伴容璞回忆当年爱情

不能不说,在艺术上或者价值观上,与容璞的结合,对梁世雄影响很大。容庚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家,将一生的艺术收藏都捐给了国家。

2019年,适逢容庚诞辰125周年之际,作为女婿的梁世雄和妻子容璞做了一个决定:将梁世雄一生各个创作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一共20件(套)51幅作品。在这之前梁世雄已先后向广东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南海博物馆等藏馆捐赠作品合计近80幅。其中,仅家乡的南海博物馆受赠梁世雄国画作品21幅。

一生山水——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梁世雄小传

▲梁世雄表示毕生创作都捐给国家

婚后的生活,夫妻之间聚少离多,容璞经常被安排去各种上山下乡的工作,梁世雄则埋头于广州美院的学科教育和建设,更多时候需要外出写生。独生女儿梁欣在托儿所长大,得到的温情反而不多。

人生暮年,老两口回看过往,觉得对女儿有亏欠,很多补偿就都流到了外孙女身上:在梁世雄先生的客厅里,堆满了各种画册和书籍。略显发黄的两壁墙上都是涂鸦,那是外孙女从小开始留下的。涂鸦随着孩子身高长大,逐步爬升,一直到差不多与大人身高平齐的位置,已经有了简笔画的样子。

如今外孙女已是广美的学生,学的是雕塑。2020年,她为太外公容庚塑了一个头像,就摆在自家书房的桌上。塑像里的太外公脸颊瘦削,目光平和。

▲梁世雄外孙女与容庚雕像

后记

少年得遇良师,走进艺术殿堂。一生寄身翰墨,终成一代大家。在梁世雄的山水世界里,是他对山川风物的深情凝望,是历经时代的岁月雄风。

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梁世雄先生始终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恩。


今天夏至

让我们一起来品尝盐步秋茄

↑↑点击关注珠江时报视频号

给你最好看的视频


来源:“父母的史诗”公益写作计划第三集,公众号“忆初随笔”

编辑: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