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明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几天后,拉包尔岛外的盟军基地突然接到一则消息,岛上的拉包尔基地上有一队日军愿意向盟军投降,希望盟军能派出军舰接受受降。

拉包尔日军基地已经被围困两年多了,估计此时岛上能生还的日军已经寥寥无几了。

盟军认为,接受这样的散兵游勇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于是派出几艘驱逐舰,载送三千名澳大利亚士兵,来到了拉包尔基地。

然而,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营房、广阔的田野、还有忙得热火朝天的作坊。

这分明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城镇,哪里像是溃败的军营?

看着军官诧异的神色,日军司令官今村均搬出了部队名册和物资清单,用一组组客观事实和数据解除了对方的疑惑:

自从1942年被盟军围困在这片孤岛,今村均收容了附近小岛上的残兵加上基地原有的日军累计十四万人。

他带着这支队伍开荒种地,积存的粮食足够十年之用。

除此之外,他们还种植玉米、土豆、蔬菜、水果,并在岛上熬制蔗糖,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小型兵工厂,能够生产一些枪支弹药,还可以组装飞机。

最后,今村均还得意地表示,自己已经让人搭建战俘营和军营,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搬进战俘营里,澳军士兵也可以住进舒适的军营。

这波骚操作,让澳军目瞪口呆,这位今村均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将残酷的战争玩成了大生产运动?

01

今村均是日本宫城县人,1886年出生,自幼体弱多病,直到入伍后才养成了健壮的体魄。

1915年,今村均作为日本陆军大学第28期的军刀组成员,毕业后一路官运亨通,1935年便被晋升为陆军少将,出任步兵第四十旅团长。

到了1941年年末,日本准备在东南亚扩张时,今村均被寺内寿一任命为第十六军司令官。

虽然名为司令官,但今村均手里的军队只有一个第二师团和第三十八师团,剩下的一个第四十八师团正在菲律宾和美军纠缠,此时他能调动的军队不足4万人。

上级下达的命令是,今村均带着这有限的兵力攻打爪哇和苏门答腊。

而为他提供海上支援的,就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第三舰队,只有两艘重型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外带十四艘驱逐舰。

随后,今村不到一个月就歼灭了驻守在爪哇的十万荷兰军队,占领了190万平方公里的原属荷兰的殖民地,并用空降伞兵夺取了日本海军梦寐以求的石油资源,迅速恢复了当地治安。

今村均的出色表现,让日军高层看到了希望,1942年今村均被委任为第八方面军大将司令官,指挥第十七军和十八军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救援。

而此时,他面对的对手,是装备精良的美军。

美军已经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海空主动权,为避免无谓的伤亡,美军实施了“跳岛战术”。

简而言之,就是绕过那些战略价值较低,防守坚固的岛屿,以海空封锁截断日军的补给,将其困死在荒岛上。

太平洋上的大多数岛屿都是未经开发的原始荒岛,如此一来,日军的补给还没到海上,就被盟军飞机轰炸得七零八落,再加上疾病横行,诸多日军驻所都沦为人间地狱。

1943年,就连日本本土都出现了国民因缺粮而大量饿死的例子,而困守在拉包尔岛上的日军,因为今村均的存在,变成了例外。

02

困守拉包尔岛的今村,很快发现了新问题,每天只见轰炸机不停扔炸弹,却不见有敌人强攻。

显然,盟军的战术进行了调整。

他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拉包尔岛长期被围,岛上的各种物资就只能靠着自己解决了,于是他下令将物资储存起来,每天定量分配,必须坚持生产自救。

首先要解决的,是士兵们的口粮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拉包尔岛上土地贫瘠,附近还有少量的土著人,今村均派人向这些土著请教他们都食用什么品种的植物,记录下他们的耕作方法,并用枪支弹药跟他们交换种子。

下一步,他将队伍中农民出身的士兵召集起来,成立一支“开荒先锋”,规定他们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外,主要的任务是开荒种地,扩大粮食储备。

在“开荒先锋”的带动下,拉包尔岛上的官兵十余万人纷纷拿起工具,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富庶的太平洋粮仓。

他们成功地在岛上种植了旱稻、甘薯和木薯,还包括茄子、南瓜、大豆、白萝卜、油菜、木瓜、香蕉等等蔬菜瓜果。

取得这样的成就,当然不像模拟养成游戏那般轻松。

一开始种植旱稻时经常出现绝收,种植的玉米也会遭到鹦鹉成群结队的祸害。

为此他们一面种植当地土著食用的木薯,一面种植大片野菜降低绝收的风险。

甚至后来,他们还开发出了花样众多的零食和补给品:

用椰子汁配上磨碎的珊瑚礁粉慢火熬制成糖浆,晒干后就成为白糖的替代品;用椰子树上的花蕊榨汁发酵制成酒;用椰子核榨油,将椰子水配上海盐加入酱油粉,制成了他们食用的酱油;利用木薯淀粉制成了各种糕点。

相比于其它地方饿肚子的日军,拉包尔岛上的日军几乎如同身处天堂。

他们每人每天能获得100克米,260克红薯和580克淀粉作为主食,而且因为种植了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岛上的日军不缺副食,避免了缺乏维生素B1而患上脚气病的问题。

03

在解决了食物后,今村均又将队伍中的理工科士兵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研究所。

他们在岛上建立了一座小型兵工厂,利用美军轰炸留下的哑弹和弹壳加工成子弹和枪支。

甚至他们还将打落的盟军飞机残骸拆下来,组装成了1架零式21型,1架22型战斗机和1架100式司令部侦察机。

写字的纸张都被他们造了出来,至于生产用的锄头 、镰刀、钢锯之类的,更是不在话下。

为躲避美军的轰炸,今村均下令在岛上挖了纵横相同长达一百多公里的暗道,而且这些暗道内部建设得非常巧妙,防潮通风,避免了士兵们因长期居住出现的各类传染病。

他们将粮食、武器全部转入地下,以至于美军经过长时间的监测,都没有发现日军有大规模行动,以为他们大多都被饿死了。

直到他们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被岛上的日军打退后,才知道岛上还有活着的敌人。

美军认为,既然还没有完全困死他们,那就继续坚守,殊不知对手已经将荒岛打造成一片王道乐土。

期间今村均不断吸纳附近岛上前来投奔的日军侨民和残军,将他们编录造册分散到军营,到了1945年,岛上已经聚集了十四万人了。

在无线电里听闻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后,今村均没有选择抵抗到底,他下令全军将武器擦得干干净净,码在荒岛开阔处,然后命人向岛外的盟军发出投降的消息。

于是,就出现了开篇那荒诞的一幕。

三千名澳军士兵住进了日军修葺的兵营,另一面是十四万日军住在用树枝和茅草搭建的战俘营,中间是他们自己架设的钢丝网。

一开始,澳军士兵担心这伙日军反扑,但几次警戒下来,发现他们在钢丝网那边一如往常地种地、训练,丝毫不敢越过钢丝网半步。

当然,他们老老实实接受俘虏的条件,是希望能继续留在拉包尔岛上一两年。

今村均对澳军说:“日本经过战乱,早已满目疮痍,回去也是给国家增加负担,不如留在这里种地,还能有饭吃。”

十四万人又在岛上留了一年多,直到将岛上的庄稼收割得干干净净,最后被遣返回国,当其他的日军捧回一个个骨灰盒时,这伙日军带回家的,是上万吨的物资。

1948年5月,今村均被送往爪哇关押,此后辗转印度尼西亚、东京等监狱,直到1954年11月13日获释,此后在自己的住所反省,1968年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