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道先的长子任小平接受封面新闻采访。

封面新闻记者 杨程凯 代睿 李兴罡 谢颖 钟雨恒 实习生 张丛婧

一盘卡式录音带,一台旧式录音机,扬声器中,一位操着浓重四川口音的老人对自己历经的峥嵘岁月娓娓道来。他,就是11岁参加红军,先后亲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后担任原总参通信部司令部顾问的任道先。

6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在北京见到了任道先的遗孀吴林和他的长子任小平。通过他们的讲述,再现任道先从“娃子”红军成长为一名革命者的传奇一生。

2004年任道先纪念长征70周年着红军服装拍摄留念。(受访者供图)

任小平家中挂着两张“穿越时空”的照片。一张是其父任道先上世纪50年代授军衔时的照片:照片上的青年任道先面容清秀、身姿挺拔,胸前三枚金质勋章熠熠放光;另一张是任道先晚年时的照片,穿着红军时期的军装。

任小平告诉记者,父亲穿着红军军装那张照片意义非凡,是为了弥补少年时没能留下一张“娃子”照片而专门去“补拍”的。那身“红小鬼”军服,还是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赠送的道具服装。“他穿上这件衣服面对镜头,神情里好像就回到了少年时代参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那种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任道先授军衔时拍摄。(受访者供图)

忆峥嵘岁月

苦娃子“赖皮”当上“红小鬼”

1922年6月,任道先出生在四川阆中水观区宝台乡十三村一个贫农家庭。他出生时父亲已病逝,母亲独自拉扯四个孩子长大。任道先虽然是家里的“幺儿”(最小的孩子),但为了糊口,他很小就给地主放牛,饱受打骂和欺辱。

一次,母亲带着幼小的他到地主家的池塘边挖野菜,地主发现后,不仅打骂他的母亲,还把背篓扔进了池塘。为了填饱肚子,他的母亲忍痛卷起裤腿,缓缓走进池塘,把背篓捞起。这一幕,在任道先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想这就是他后来参加红军的动力。”任小平告诉记者。

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进驻阆中秦家大院。11岁的任道先亲眼见到红军“真是为穷人谋利益”,“要打土豪、分田地”, 本着“跟红军走就有饭吃有衣穿”的朴素思想,他和小伙伴报名参军。

由于年龄太小,红军最初并未接收他。“他们说我们太小,还不能当兵。我们之后就不走了,红军就管了我们的饭。一周以后部队还是要我们回去,我们赖在那里不走,后来,红军就把我们收了。”任道先生前口述历史时,回忆过这段参加红军的往事。

成为红四方面军队伍里的“红小鬼”后,任道先被分配到了卫生部,担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的勤务员。他随部队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战斗,担任后勤卫生医务保障。在这段经历中,他看到无数战友壮烈牺牲,更加坚定了为穷人去奉献自己一生的信念。

任道先于1950年兰州解放后拍摄。(受访者供图)

过雪山草地

生命垂危,骡子救了他一条命

1935年,13岁的任道先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在那段异常艰苦但决不放弃的征程中,有一段经历让任道先终生难忘。

任道先生前在口述历史录音中曾提到那段难忘的经历:比饥饿更危险的是“水草地”的危险。茫茫的水草地看上去是一片平整的草地,一不小心踩上去,就会陷到草皮覆盖的泥潭中,所以过水草地时应该跳着走,一定要踩到坚实的草皮。

任道先于2006年录制的口述历史录音带。

在第一次过草地时,任道先没有经验,一不小心踩进水草地里。身形瘦小的他越挣扎越往下沉,不一会儿泥水就没过了胸口,呼吸开始变得困难。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被时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的徐立清发现,立刻叫警卫员牵来驮医疗器械的骡子。任道先紧紧抓住骡子尾巴,警卫员猛地拍打骡子的屁股,受惊的骡子最终把他从泥浆里拽了出来。这头骡子成为了任道先长征路上的“救命恩人”。

长征路上,除了断粮缺水的极端考验,还得承受失去战友的痛苦。行军途中,不断有战士倒下,年幼的任道先看着战友们接二连三地倒在草地上,心如刀绞。

任小平说,父亲任道先曾多次和自己讲起这段过草地的经历,“我现在回想起他为什么多次讲、反复讲,说明这件事情当时让他有了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那种感觉他肯定是终生难忘的。”说到此处,任小平哽咽了。

“我父亲后来作为西路军的一员继续征战,他所在部队被‘马匪’兜进祁连山无人区,经历了比两次爬雪山、三次过草地还要艰苦的40多天。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极度艰难又决不放弃。”任小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小平介绍父亲任道先生生平。

口述历史录音

“这是咱们家的传家宝”

“他总是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因为他自己就是跟着党走过来的人。”任道先的遗孀吴林女士说。2006年,任道先决定用口述录音的方式为后代记录下这段真实的历史。他让妻子买了几盘磁带,开始了这项“工作”。

据吴林女士回忆,“他之前没跟孩子们商量过,整个录音过程都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进行,没有张扬。”他会先列好内容提纲,关上房门,一个人在屋里述说着自己参加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所见所闻。

任道先的遗孀吴林女士接受封面新闻采访。

在任道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录音中,除了记述下革命战争岁月的艰苦与牺牲外,更洋溢着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情调。

“鼓声咚咚,红旗飘扬,战士们好英勇,我们在这里立正敬礼,唱歌来欢送……”录音带中,任道先清唱了一首《鼓声咚咚》。轻快的歌声里,让人感受到任道先的乐观与激昂。

“那时候我们红军说笑话:睡觉枕的是筋,什么筋呢?背上不就是一条筋骨嘛!盖的是什么?盖的是皮,就是肚皮!”言及此处,老人在录音时曾哑然失笑,尽显置生死于度外的达观与豁然。

2007年,任道先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吴林把丈夫未完成的录音带交给孩子们,嘱托家人们一定要保管好,“老头儿交给我时说,这是咱们家的传家宝”。

任小平对封面新闻记者介绍父亲任道先。

播放这盘录音带时,任小平热泪盈眶,“录音带里的故事都是他一遍一遍给我讲过的,因为文化程度低,他不会修饰自己的语言,讲得非常淳朴,但是刻骨铭心”,“他总是用这些朴实的故事,来引导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共产党员。从我父亲的讲述中,后辈也感受到了我们党的伟大和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这件“传家宝”,被任小平小心地保存着,并将一辈一辈地传下去。这淳朴的声音、这历久弥新的故事也将成为一个家族、一个民族永恒的记忆。

年少离家,一生漂泊在外,任道先最惦记的还是四川老家。据吴林女士回忆,丈夫最后一次回四川老家,是为了给父老乡亲们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来了一礼堂的观众,都想听一个老红军的传奇人生。然而,上台后他却哽咽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底下有观众也跟着一块儿哭起来。”

任小平告诉记者,父亲直到临终前,在病榻上还对家乡念念不忘:“我想回家,我要回家……”任小平忍着泪水安慰父亲:“爸你好好睡觉,等你出了院,我们陪你再回一次家!”但是任道先却再也没有回到过生养他的故乡。

在任道先的追悼会上,战友王定国撰写的一副挽联:“祁连悲歌七十载,河西历难死后生”,很好地诠释了任道先的一生。如今,任道先的照片被保留在通信兵陈列馆的专柜里,那些珍贵的口述历史录音,那些从“娃子”一路成长而来的故事,将成为这位老兵留给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