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孩子的时候,便移居到一个沿扬子江的城市,叫做镇江。我的童年便在那儿静穆地消逝,住在一间建筑在山顶上的小茅屋里,从这个山巅上可以俯看长江和人烟稠密的鱼鳞也似的瓦屋顶。在我们家的那一边,有许多矮小的山,可爱的园景一般的山谷和竹林。

——赛珍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珍珠,美国女作家。1932年凭借其小说《大地》,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出身于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家庭,1892年出生仅三个月就被父母带到中国,除了去美国上了几年学,四十岁前一直在中国居住。

如果不是她突然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一定是一个生活在中国,默默无闻的相夫教子的洋妇女。

在中国的童年经历,极大地滋养了她日后的文学创作

赛珍珠从小生活在江苏镇江,父亲在附近乡村传教,经常把女儿带在身边,所以她很熟悉江南乡村生活,巧合的是,赛珍珠结婚的丈夫是南京金陵大学的农学教授Buck,有机会长期深入农民中间,这也给她更多了解中国农村的机会。

其父亲赛兆祥是学者型的传教士,了解儒学和佛教,母亲凯丽对文学,艺术和音乐有素养,家庭是赛珍珠早期教育的主要来源。赛珍珠从小就能操中英两种语言,并熟知中国百姓的生活,这极大地滋养了她日后的文学创作。

由于生活的环境,赛珍珠写作对象主要是中国农村,普通的农民,这本是一个很偏僻的领域,特别一个外国人,以西方的文化背景,观察和描写中国农民的生活,产生了独特的视角。

但是她的这些小说在出版商那里长期受到冷遇,纷纷被退稿,赛珍珠也一直默默无闻。在三十年代,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国吸引了国际上广泛的同情和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举成名,却告别了持近20多年的婚姻

1931年,经过无数次退稿挫折后,她的小说《大地》被约翰·戴公司出版,当时该公司已经陷入经济困难,没想到赛珍珠的《大地》很快成为全美最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种文字,风糜全球。

第二年赛珍珠即荣获普利策文学奖。1933年《大地》被改编为剧本在纽约上演,1934年被拍成电影,影片中女主角获奥斯卡金奖。

1938年因为《大地》“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使人类的同情心越过遥远的种族距离,并对人类的理想典型做了伟大而高贵的艺术上的表现。”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的统计资料,赛珍珠的《大地》英文本一共印行了七十多版次,印刷几百万册;赛珍珠其它描写中国的作品被译成世界上一百四十五种文字,成为被译成外文的美国作家之首。

这种短暂的巨大成功也改变了赛珍珠的生活,获得诺贝尔奖后不久,赛珍珠与已经维持近20年的婚姻告别,和帮助自己著作出版的约翰·戴公司老板查·沃尔什结婚,从此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定居,并进入约翰·戴公司任编辑。

成名之后的她却因为特殊身份收到了抵制和排斥

这种私人的事不必深究,但是她的获奖作品《大地》和其本人也引起持续性的很大非议。做为传教士之女的赛珍珠,以异国背景为写作主题,在美国主流文化受到不少抵制。

首先作为女作家在当时男人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界,就存在很强的排斥,也许赛珍珠的文笔并不是一流水平,她的获奖与题材和大环境关系大些,虽然读者众多,但多于对异国猎奇心理为多,在把文学视为神圣殿堂的那些文学大师眼里,赛珍珠是二三流的作家,对她的获奖产生了妒忌和不满,招来不少嘲讽和攻击。

美国大诗人罗伯特·福斯特曾说:“如果她(赛珍珠)都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每个人得奖都不该成为问题。”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威廉·福克纳甚至更为尖刻,说他宁愿不拿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屑与赛珍珠为伍。

这种批评还是围绕文学水平范围,也许有几分道理,因为赛珍珠一生写了很多部作品,涉猎了文学创作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传记、自传、翻译、儿童文学、散文、新闻写作、诗歌等,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是她的中国题材的几部小说比如《东风·西风》、《儿子们》、《分家》、《龙子》和《群芳亭》等书。但真正有国际声誉的就是《大地》。

赛珍珠的《大地》写的是中国农村比较真实的生活,但在中国也没有受到很高的荣誉和尊重,甚至受到非议和冷遇

赛珍珠写作以中国题材为主,并在美国产生很大影响,世界通过她对中国有更多了解,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可是赛珍珠在中国也没有受到很高的荣誉和尊重,甚至受到非议和冷遇,就有些费解了。

这看来和中国近代的民族遭遇有关,西方人在近代有很大优越感,即使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也对西方有一种又恨又爱的复杂情绪,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又冲突又融合中难以把握。

赛珍珠的《大地》写的是中国农村比较真实的生活,写了农民对土地执着的爱,并报很大善意的同情,但是由于真实,也不免反映了农民那种狭隘,愚昧和贫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中国作家去写这些,人们不会觉得反感,而外国人那怕善意的描画些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就难免让中国人感到自尊的伤害。

例如俄罗斯的小说《旅顺口》,斯大林热心地请毛泽东欣赏由此改编的舞剧,却引来中方的强烈抗议,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基本是客观地反映了文革期间普通人们的生活,甚至尽量美化,还是被批判成辱华,反华别有用心之作。

在中美交恶的期间,几乎以前一切中美文化间的活动都被看作文化侵略。

赛珍珠的《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当时中国的文学界反映就很冷淡,一些著名文化人的评价都有点怪怪的。

比如鲁迅认为:赛珍珠的《大地》是“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并且轻蔑地说赛珍珠:“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立场而已。”茅盾则批评过赛珍珠的小说歪曲了中国农民的形象。

胡风则批判:赛珍珠把握不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不能揭示中国农民悲剧命运的根由,忽略了中国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而去美化外国人。

胡风甚至做出结论说,“《大地》虽然多少提高了欧美读者对于中国的了解,但同时也就提高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误会。”巴金对赛珍珠也持厌恶的态度。他曾坦率表白“我从来对赛珍珠没有好感,她得了诺贝尔奖金以后还是原来的赛珍珠。”

老舍是和赛珍珠有过接触的作家,他的几本代表作都是赛珍珠帮助联系译成英文出版,但他好像也没说过赞扬赛珍珠的话。

这种不屑的态度也许代表了部分知识界的态度,《大地》在中国并没有因为作者在中国生活,并写中国的事的书,而得世界文学最高奖的著作在中国热起来。

反之,由于舆论的影响,赛珍珠还受到一些不友好待遇,1934年当好莱坞米高梅电影公司(MGM)前来中国拍摄根据《大地》改编的电影,南京政府官员也出面表示了不满,尤其是对《大地》描写了饥寒交迫的农民、小老婆、土匪抢劫等情节恼羞成怒。

政府官员决心阻止拍摄任何让他们感到尴尬的镜头。按照赛珍珠的说法,他们“指派一个村庄给电影公司,坚持要求女人都穿上干净的衣服,头上插着鲜花。

他们也反对电影中出现水牛,他们认为这会让中国看着像中世纪一样落后,他们想用拖拉机替换,虽然这时候在整个中国只有两台拖拉机”。

后来,赛珍珠指责政府在摄制组离开中国时,焚烧了上海的摄影棚,往电影胶片箱子上泼硫酸。电影胶片到了美国后几乎全部得重新拍摄。赛珍珠是个不太过问政治的人,虽然她也发表过批评国民政府专制的一般性言论,但她的作品受排斥,主要还是文化事件。所以可以说,在中美两边,性质虽然不同,但赛珍珠都受到不少非议。

但是赛珍珠真心热爱中国是毫无疑问的,在中国她曾经加入中国国籍,她说,“当我生活在中国人民当中的时候,是中国人民给了我最大的愉快和兴趣。

当人们问我他们是何种人的时候,我回答不出。他们不是这或者那。我无法给他们下定义,正如我无法给我自己的亲戚朋友下定义一样。我与他们如此接近,曾与他们如此亲密地一起生活过,无法给他们下定义。”

革命以及各种战乱。她交往于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深入处在原始状态的农民,这些都融化在她的血液中。

抗日战争后不久,她回到美国,一直积极呼吁支持中国的抗战,做了许多工作,当年青年表演艺术家王莹,赴美开展抗日宣传。得到赛珍珠大力支持,王莹得以顺利组织人员排练节目。并联系到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战歌曲,赛珍珠帮助翻译并身穿晚礼服亲自报幕,罗斯福总统带领全家及议会官员、各国使节观看了演出。

另外林语堂的《吾国吾民》的写作和在美国出版畅销,都是赛珍珠一手帮助下成功的,这本书使美国人了解中国起了很大作用。值得一提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也是赛珍珠翻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最先介绍到西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代几乎很少有中国人看过赛珍珠的作品,大家仅仅知道这个名字是个“反华作家”的符号而已。

1949年以后,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和美国成为敌对国家,赛珍珠1951年当选美国作家协会主席,曾根据从中国得到的消息写过几篇小说,如《北京来信》等,对在中国一些政治运动中的个人遭遇给于同情,对新中国的政权暴力进行批评,其实她的思想在美国是偏“左倾”的,斯诺是她的老朋友,40年代她去中国搜集写作素材,延安曾邀请她去访问,联邦调查局暗中对她进行过调查。但是国内还是把她归入反共作家之列,禁止出版她的作品,以至于她的名字连同她的作品都在她热恋的土地上长期消失。

在1960年,先后有三篇关于她文章问世。它们是载于《文学评论》1960年5期上的《赛珍珠——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以及同时刊载在《世界文学》1960年9期上的两篇文章:《美国反动文人赛珍珠剖析》和《猫头鹰的诅咒——斥赛珍珠的〈北京来信〉》。用不着详述这些文章了,那时候被说成好人倒可能是件倒霉事。

总之,那一代几乎很少有中国人看过赛珍珠的作品,大家仅仅知道这个名字是个“反华作家”的符号而已。1991年,作家徐迟在《纪念赛珍珠》一文中说:“我认为,长久以来,我们对这位可敬又可亲的朋友是不够朋友的。我们这儿有钦佩她的人。却也曾有某些人物对她毫不热情,而且非常冷漠,甚而至于口出恶言,予以中伤,使她不明不白,感到过伤心和痛苦。”

赛珍珠怎么想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很伤心,据说,她抱怨说:

赛珍珠一直希望能再次回到中国看看,对她而言,仅仅是回家的感觉,但是她的多次申请都被拒绝了。1971年中美关系改善,特别是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后,80岁的赛珍珠燃起重回中国的念头,她信心十足地向美国媒体宣布,她也要尽快访华。

为此,她还同意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为配合中美关系解冻而做一期专题节目“重新看中国”。可是她没想到1972年5月,她收到中国政府通过前国务院官员转交的这样一封回信:亲爱的赛珍珠女士:来信收悉。

考虑到长期以来您在著作里采取歪曲、攻击、谩骂新中国及其领导人的态度的事实,我被授权告诉您我们无法答应您访问中国的请求。赛珍珠怎么想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很伤心,据说,她抱怨说:他们看过我的书吗?

第二年她即去世,留下一笔巨款和收养的主要是亚洲国家的八个孤儿子女。赛珍珠葬于宾西法尼亚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三个汉字。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詹姆斯·汤姆森曾这样评价说,赛珍珠是“13世纪的马可·波罗以来描写中国的最有影响的西方作家”。美国尼克松总统在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

2002年2月21日,布什总统访华,中国国家邮政局特发行一套中英文对照的《赛珍珠》邮资明信片,并在赛珍珠的中国故乡镇江市的邮政局举行了首发仪式,纪念这位中美共同培养并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女文豪。虽然晚了点,但她当之无愧。

赛珍珠作品选读:

你知道中国有多美吗?

美国秋天的树林是美丽的,迷人的,惟有一个生长于异国他邦的美国人,才能完全领略。令我不解的是,在我回美国之前,竟然从未听到有人谈起过它。

我先前一直生活在中国,那儿一片宁静,风景如画,自有其独特的可爱之处:清瘦的翠竹摇曳生姿,荷塘倒映出庙宇那翘起的飞檐,大地一片郁郁葱葱。亚热带明媚的阳光和繁星密布的夜空,又使它显得千般的娇、方般的柔。夏去秋来,金菊盛开,但转眼又是萧瑟西风,黄花僬悴,一片苍凉。有道是:残秋不堪忍,蓄芳待来春。树木飘尽落叶,只留下灰暗的棕色树丫,在风中瑟瑟地抖动。

几乎是一夜之间,大地就披上了素净的冬装。一切都是灰蒙蒙的。苍凉的天地间,蜷伏着几座小小的农家土屋,一切都没有了生气。人们也都裹进了深蓝色和黑色的棉袍中,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这样,漫游东方之后,我踏上了美丽的英国原野,夏末的淡紫与黄褐的色调,令我神荡意迷。道道树篱,即使在樱草时节也不会更可爱,那一片如醉如梦的恬静,使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而沉醉于静谧的良田和座座古老的灰色石房,沉醉于静止的大气中依依上升的炊烟。英格兰大地,笼罩着一片优美安逸的气氛,真不啻(chi)劳累过后酣然入梦。

带着这心绪,我渡过大西洋,直抵纽约城。喧嚣的纽约显示出骇人的活力,除了坐惯了中国那慢悠悠的电车、黄包车和手推车的人,还有谁能感受得到呢?

大街上,汽车一辆接着一辆,你刚躲过一辆,马上又有千百辆开过来——横过马路也成了惊心动魄的历险。相比之下,中国那些拦路抢劫的土匪也显得温和了。高架铁路上,火车隆隆驶过,令人头晕目眩;还有显然是宇宙腹部发出的地下呼啸。我被打着哈欠的地球迷住了,它在一个地方把人成百上千地吞将下去,又在数里以外的某个地方吐将出来,而这些人依然是那样匆匆忙忙,烦躁不安。沉闷的地铁让我不堪忍受,无轨电车也让我紧张万分。每当我抓紧电车里的吊带时,我就不无遗憾地忆起昔日在中国的情形:手推车缓缓前行,路旁几池碧水,鸭儿悠然划动双膜;我不时探身摘一朵野花,扔给那些光着黑黝黝的身子在尘土中滚爬的孩子们。

纽约惊醒了我温馨的梦,美国秋林又让我惊叹不已。

我又一次陷人了对美的冥想之中。寻找世间万物的可爱之处,思考各个民族的天性是怎样以不同的美的方式自然流露出来的,这一直是我引以为乐的事情,也就是说,我的注意力不在那些旅游者趋之若鹜的名胜,因为在那些游览胜地,很少能看到那个国家的普通人民。

真奇怪!不知怎的,只有当我的思绪与养育我的祖国——中国联系在一起时,我才能这样有条不紊地思考各个民族的差异。

不知有多少外国人,刚走下从上海开来的火车,结束了他们到中国的首次旅行后’就对我说:“……嗨,中国可不如日本美!”

我只是笑笑,不想马上回答,因为我知道中国之美。

那么,中国究竟美在何处呢?反正它不在事物的表面。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个古老的国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缄默不言,无精打采,从不在乎其他的国家对它的看法,但正是在这儿,我发现了世上罕见的美。

中国并没有在那些名胜古迹中表现自己,即使在旅行者远东之行的目标——北京,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名胜古迹:紫禁城、天坛、大清真寺……都是这个民族根据生活的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那是为他们自己建造的,根本不是为了吸引游客或是赚钱。的确,多少年来,这些名胜都是你千金难睹的。

中国人天生不知展览、广告为何物。在杭州无论你走进哪家大丝绸店,你都会发现,店里朴素大方,安静而昏暗。排排货架,整齐的货包,包上挂着排列匀称的价格标签。在国外,店主们常在陈列架上,挂着精心叠起的绸缎,用以吸引人们的目光,招徕顾客。但这儿却没有这些。你会看到一个店员走上前来,当你告诉他想买什么之后,他会从货架上给你拿下五六个货包。包装纸撕掉了,你面前突然出现一片夺目的光彩,龙袍就是用这料子做成的。看着闪闪发光、色泽鲜艳的织锦、丝绒、绸缎在你面前堆起,你会感到眼花缭乱,就像有一群脱茧而出的五彩缤纷的蝴蝶在你眼前飞舞一样。你选好了所要之物,这辉煌的景色也就重又隐人了黑暗。

这就是中国!

她的美是那些体现了最崇高的思想,体现了历代贵族的艺术追求的古董、古迹,这些古老的东西,也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正缓慢走向衰落。

倘若一定要我找出中国之美的瑕庇来,我只能说它太隐逸,太高雅了,多数平民很少能享受,这美本来也是属于他们的,而那些公侯之家或宗教团体却将它据为己有,许多人无法获得审美知识,因而无法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几百年来,那些极为贫困和没有文化的人们,只能默默地降生,又默默地死去,对那种妙不可言、令人倾倒的美漠然视之,无动于衷。追求美成了贵族社会、有闲阶级的特权,穷人们则认为那只是富人的消遣,与自己无缘。

普通中国人需要培养审美情趣,去发现他周围有待于挖掘的美。一旦他懂得了美的意义,一旦他认识到美根本不存在于那令人讨厌的、要价四角的石版画中,甚至也不完全存在于有钱人的那些无价之宝中,一旦他认识到美就存在于他们庭院之中,正等待他从粗心懒散造成的脏乱环境中去发掘时,一种崭新的精神将会在这块美丽的大地上传播开来。

赛珍珠经典语录:

1、碰触对他们来说是拳击,声音对他们来说是噪音,不幸对他们来说是悲剧,喜乐对他们来说是至福,朋友对他们来说是情人,情人对他们来说是神,而失败对他们来说是死亡。

2、不要担心,爹,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地绝不会卖掉的。’但是隔着老人的头顶,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会心的笑了。

3、在年轻人中间,有着不满,有着愤怒的、激昂的谈话。但待后来他们做了成年人,娶了亲,在他们心里增满忧愁的时候,他们那散漫着的青春的怒火,收敛起来,成为剧痛的失望,成为深刻到不能言喻的反感。

4、在祖国,我们一直躺在床上睡大觉。我们放下帘子,以为黑夜还没有结束,以为整个世界在与我们一起睡觉。可是天早就亮了,这些外国人一直醒着并且干着活……我们究竟要不要去寻找在这么多年里我们失去的东西?

5、世上最酸的感觉不是吃醋,而是无权吃醋。吃醋也要讲名份,和他相爱的是另一个人,他的醋也就轮不到你吃,自有另一个人光明正大地吃醋。原来,吃不到的醋才是最酸的。

6、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运中。

7、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8、这雨,出生于天,死于大地。中间的过程,便是人生。我之所以看这雨水,不看天,不看地,看的也不是雨。而是这雨的一生……这便是生与死。

9、世上有诸多为自己的想象和胆小所夸张的伤悲,可以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用以博取同情或者借以自我倒戈。然而人若心中真有大悲,却通常沉默不语。

10、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