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

我们来了解川陕苏区

这支红色娘子军中的赵明珍

从她的事迹中感悟

女红军的贡献和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明珍(1916—2005)

四川达县(今属达州市)人。1933年10月参加红军,1935年春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5年6月任中央前进剧社书记。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随丈夫王盛荣到武汉,任中南工业部人事处处长、武汉市商品检验局副局长、湖北省外贸局副局长等职。1977年任湖北省供销合作社顾问。

赵明珍出生于达县蒲家场(今属通川区),她的哥哥、姐姐、姐夫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姐夫叫龚勘荣,他的父亲是个开明进步的县知事,支持革命活动,利用县知事的身份来保护革命者。龚家是达县早期革命者经常聚会的场所,张爱萍、魏传统、杨克明等人都经常出入这个家庭。赵明珍很小就随哥哥姐姐出入龚家,而且和姐夫的妹妹龚勘真是同龄朋友。在周围革命者的熏陶下,小小年纪的赵明珍就和哥哥、姐夫一起参加革命活动。

一天,赵明珍放学回家,看到哥哥赵明恩被敌人抓走。赵明珍心里非常难过,但她并没有被吓倒,而是马上想到敌人还可能去抓她的校长。校长也是地下党员,经常和赵明恩一起开会。于是,她赶紧跑回学校,把哥哥被捕的消息告诉了校长。校长听到这个消息,什么也没带,转身就逃走了。果然,校长刚一逃走,敌人就包围了学校。可是他们扑了个空,什么人也没抓到。

斗争是残酷的,哥哥赵明恩被捕之后,关进了达县监狱。在监狱里,许多同志都遭到严刑逼供,有的革命者叛变了,形势变得复杂。这时,赵明珍挺身而出,成了一名至关重要的地下交通员。她年纪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她多次利用送饭、探监的机会,机智地从哥哥那里带出狱内的情报,又将狱外地下党的情报带到狱内,避免了革命力量遭到更大的损失。

1932年夏,随着革命浪潮的高涨,在县委书记杨克明的领导下,赵明珍和龚勘真、李开芬三人,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上街贴传单,宣传革命。她们打扮成打猪草的村姑,天没亮就上街张贴传单,每次都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任务。

1933年中共川陕省委成立以后,赵明珍在达县蒲家场区委主持妇女工作。她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积极宣传苏维埃政府,揭露军阀罪行,动员组织群众支援红军。妇女们成立了扎鞋队、缝衣队、慰问队,给予了前方很大的支持。赵明珍因为工作出色,作为团员代表参加了宣汉党团员大会。

1933年10月,赵明珍参加了红军,后在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新剧团当指导员。当时,扩大红军的任务很重,赵明珍和剧团的战友们就编了《送郎当红军》《扩红谣》等剧目,以扩大红军,并鼓舞士气。《送郎当红军》歌词情真意切:

“送郎送到大石岩,勇敢杀敌莫懈怠,小郎哥儿吔,夺取政权来。送郎送到大河坝,骑马挎枪打天下,小郎哥儿吔,建立新国家。”

1935年春,赵明珍随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在四川天全县杨家湾成立中央前进剧社(简称“中央剧社”),由未能返回红一方面军北上的中央红军女战士、红色戏剧家李伯钊任社长,易维钧任政委,赵明珍任书记。

长征途中,宣传鼓动是剧社的主要任务。剧社成员除了背自己简单的行李之外,还要背一些剧社的乐器,如锣鼓、笛子之类。部队行军,赵明珍和她的剧社社员们又是唱歌,又是喊话,跑前跑后,忙个不停。赵明珍虽然个子小,但是她工作起来却浑身是劲,不但抢着背东西,有时还要背那些实在走不动的八九岁的小社员走上一程。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歌声和笑声。

每当部队驻扎下来,赵明珍就带领剧社社员为红军战士表演文艺节目。她们唱民歌、儿歌、苏联歌曲以及剧社自编的歌曲,演奏激越的《马赛曲》,有时还跳节奏感很强的《海军舞》。她们的表演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深受战士欢迎。

编辑:卢娇

校审:宋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