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 品 | 异观财经

作 者 | 鬼神前鬼

在媒体报道中,我们会看到一组数据经常被引用:“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

由此不难看,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在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之下,小微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小微金融迅速成为行业高频词。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政府制定出台各多项政策措施,其中就包含加大金融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链进展个问题,并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发展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从小微企业自身看,存在几个明显特征:

  • 小微企业分布区域下沉、分散,需求各异,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规模小,缺少抵押和担保,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偏高,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的占偏低。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5.9%,比大型企业高4.5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

  • 小微企业在贷款时,希望贷款到账快,借贷周期灵活,然而中小微企业因为缺少信用记录以及基本金融知识等问题,在线下贷款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导致贷款不能快速到账,或者贷款失败的情况等各种情况。

2021年4日25日,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保持稳定高效的增量金融供给中提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的“两增”目标,其中五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同时,银保监会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强化“首贷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大型银行要将“首贷户”纳入内部考核评价指标。

由此不难看出,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是促进小微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45.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67万亿元,同比增长34.3%,高增速比上年末高4个百分点。

而根据奥纬咨询测算,仅2019年,中国小微企业贷款的市场需求约为89.7万亿,而按照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4年此类未满足的需求预计将达到人民币50万亿元。

对比上述两组数据不难发现,小微企业贷款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缺口”,这一缺口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1000万以上的小微贷是当前金融机构供给的主力——因为有抵押、周期长、风险利润都可控,而那些因为缺少信用数据,授信额度相对较低的小微企业,很大一部分小微企业尚未被普惠金融服务覆盖。

360数科CRO郑彦在实践中发现,小微金融目前面临着四大困境:

  • 获客难——银行传统的模式下,对客户的认知度和区分能力不够,所以必须提高准入条件;
  • 审核难——传统的机构贷款额度大,但是在相对比较小金额的产品模式下,这种管理成本高,导致整个审核比较难;
  • 判断难——传统模式下对小微企业有抵押物更容易做决策,而有需求的小微企业并没有太多的抵押资产;
  • 回收难——目前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相关法制建设仍在推动中,债务回收不尽如人意。

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管理的考量,因此在践行普惠金融的实践中,很可能会出现服务和需求“错配”的情况,这也就留下了很大的普惠金融市场空白。

金融科技助力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普惠小微覆盖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政策正逐步从追求“量增价减”转向“质高风险可控”。今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也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具体部署。

从提水浇灌、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破题高质量发展,做好平衡传统信贷模式下无法兼顾的风险、成本和规模,需要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新的流程与系统。

与此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普惠金融服务市场留下的空白,也让一些金融科技平台看到了更多的机会,360数科、陆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背靠百度的度小满金融等纷纷入局小微贷。

用技术破解“错配”问题

自2020年起,银保监会针对小微金融的相关通知就曾明确提出:“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立足点,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改进小微企业授信审批和风控模型,逐步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渡依赖”,“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和信用信息资源,增强能贷会贷的服务能力”。

在360数科CRO郑彦看来,“风险管理的使命,并非单纯的减低风险,而是尽量为客户匹配到合适的产品。传统模式下的融资服务存在较为严重的超配现象,很多小企业主相比融资额度,更需要快速到款,借贷周期灵活,甚至接受随借随还的借贷形式。”

事实上,申请便利度、担保与否、额度、定价、期限等细分指标均决定着信贷产品不同的适配对象。金融科技平台打破错配的关键正在于寻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分层”,才能实现“能贷会贷”。

金融科技平台想要是打破错配实现“分层”,在业务实践过程中,技术能力需要贯穿到获客、风控、贷中、贷后的完整系统中。

以360数科为例,在获客营销环节,通过与短视频等流量方联合建模,通过十几个变量的各种组合和权重,找到更偏小微业主的客户。在贷前授信环节,用反欺诈和征信策略做准入;贷中做一些灵活的调额和定价;贷后则是智能分案与机器人催收。整体看,通过风险前置和精准匹配,提高渠道投放质量并节约渠道营销成本。

从风控效果追溯,借助20万以上的用户维度、400多个模型、决策集近600个、超4万条策略规则,平台基本可以实现给每一个客户最优的风险定价,并有效抵御各个环节的欺诈。

平台是否找到了“正确”的客户、匹配到合适的产品?平台小微信贷的质量最终显示在不良率这一关键指标上。来自360数科的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注册资本500万以下用户占比69.53%,户均借款额每年增长30%,截止到去年底,360数科平台上小微信贷不良率为0.94%。

360数科近期披露,其小微业务增速已经超越传统消费信贷业务板块。

360数科2021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360数科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35.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13.1%,净利润为14.47亿元,同比增幅则达到 635.4%。一季度,360数科小微业务新增授信金额达58亿元,相比上个季度环比增长67%,目前已经覆盖28家头部合作伙伴。

AI助力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小微企业主在各类机构借款时,普遍反映线下办理贷款往往手工录入信息多、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而线上办理不仅没有减少太多操作流程,缺少人工支持、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又成了新的障碍。

这说明科技在信贷领域的应用,在解放人工、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暴露了服务缺乏人性化、刻板服务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小微融资需求的问题。

近日,陆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推出AI智能信贷解决方案“行云”。首次实现了零文字输入、一站式无等待、全程拟人AI面对面服务的体验,将小微客户借款申请流程平均耗时下降了44%,提升了小微贷款服务体验。

据介绍,“行云”应用真人AI影像技术,全程面对面服务,将接近真人的AI专业服务,从贷款面审环节延伸至整个借款流程;可以实现零文本输入,减少客户操作;通过无感人脸识别、数据直连、电子签章技术,让借款授信环节一气呵成,让无感授信成为可能,提升服务流畅度;通过技术手段及流程优化改善风控体验,实现无感风控等等。

今年一季度,平安普惠管理贷款余额增至人民币5826亿元,累计借款人数近1510万人。在一季度,平安普惠促成的新增贷款中,小微企业借款占比高达75.7%。

背靠百度的度小满金融也在发力小微贷。来自度小满金融的数据显示,在所服务的上千万小微客群中,三线以下城市占比超过50%。2020年,累计为小微企业主提供3000亿元无抵押信用贷款,小微用户的利息下降10%,人均放款额度提升35%。

度小满在其三周年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了面向小微家庭的金融产品解决方案“家和贷”。其模式是家庭夫妻一方在申请信贷服务的同时,可邀请另一方上传银行流水等相关资料为自己助力,进而获得更高的信贷额度和更低的利息。异观财经此前从接近度小满金融的人士处获悉,目前约有2万对夫妻使用了“家和贷”。

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在吸收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微企业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43亿家,数量大约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4%左右。在疫情严重的2020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数量也高达2643.6万家。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公司的协同合作,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然而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需求各异,中小微企业信贷市场需求量大,但信用贷款占比依旧很低,因此金融科技平台发挥技术优势,在协同金融机构共同助力小微企业破解融资困境,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