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这部电视剧不仅剧情精彩,剧中的娘惹服饰和娘惹菜,更是深深地吸引观众,甚至在当时兴起了一阵娘惹文化风,许多年轻的女孩都穿上娘惹装,学做娘惹菜,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娘惹虽然是新加坡和马六甲独有的一个群体,但是她们的相貌和骨架却和我们极其相似,那么娘惹到底是什么人,和我国又有什么渊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娘惹的由来

娘惹的相貌和骨架之所以和中国人那么像,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纯种的华人。

在明朝时期,为了在海外开展贸易往来,郑和曾七次率领船队下南洋,也是在这个时候,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华人商贾和渔民大量移民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他们和当地的土著结婚,生下的男孩称为峇峇,女孩则称为娘惹。

随着移民当地的华人越来越多,所以形成娘惹和峇峇这个特殊的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定居在新加坡和马六甲的华人大多都是商贾,随着财富积累得越来越多,娘惹和峇峇这个特殊的族群在当地迅速的崛起和发展。

因为他们的到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提高了当地新加坡人和马来人的生活,所以峇峇和娘惹在土著居民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深受当地人的尊重。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娘惹和峇峇这一族群在新加坡和马六甲都非常的兴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娘惹文化的传承

从小就在新加坡和马六甲生活的娘惹和峇峇说的都是当地的语言,他们不会说中国话,也不认得中国字,所以他们外表看起来像中国人,实际上已经融入到当地人种。

但是在习俗方面,娘惹和峇峇还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主,例如他们居住的房子的装修风格、年节的礼仪等方面,都保留着和中国一样的特色,并且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在当地生活的越来越久,也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当地中去,娘惹峇峇的文化、习俗、饮食等方面,都融入了当地的元素,这就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特色文化。

由此可见,娘惹峇峇都是明清时期华人的后裔,所以他们和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虽然他们不是纯种的中国人,但是在他们身上依旧有中国文化的身影,有一种传承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娘惹峇峇文化也逐渐的没落,这一特殊的族群也没能保留下来,最后都被马来文化彻底代替。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娘惹峇峇这个族群曾经那么兴盛,而且他们的非常的重视传承,为什么还会没落,甚至是消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娘惹文化的没落

作为早期的娘惹和峇峇,他们还会想着自己的根在中国,思想也比较偏中国化,但是他们的子辈和孙辈接触更多的是西方文化,娘惹们脱掉了具有特色的娘惹装,开始穿洋装,峇峇也穿上了西装,在他们的思想里,已经没有一丝的中国文化了。

另外,年轻一代娘惹峇峇不愿意继承祖业做生意,而且他们的经商头脑也不如他们的祖辈,所以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族群,才会逐渐的没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娘惹峇峇文化被当地文化同化。我们前面说过,娘惹峇峇的文化中包含着中国文化、新加坡文化、马来文化等,这些文化融合在一起,才形成的娘惹峇峇文化,所以他们的文化属于多元化文化。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中,属于他们自己的那部分中国文化逐渐的消失,这就等于没了根,所以这个族群才会衰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马来西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统治,之后又被日军侵略,原本富裕的峇峇家庭饱受战争的摧残,从名门望族变成落魄的家庭,这也是导致这个族群衰落的原因。

在身份的认同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新加坡和马来西人不把娘惹峇峇当作本地人,而长期脱离华人社会的他们,又不属于真正的华人,所以娘惹峇峇的根越来越模糊。

在当地,一直处于上层社会的娘惹峇峇,让很多当地人不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宗教信仰方面,娘惹峇峇和马来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几乎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他们会受到当地人的排挤,此时的他们就像异类一样,再加上没有深厚的根基,所以没落也是必然的。

从这些情况来看,娘惹峇峇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归属感,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只能融入到能让她们生存的文化当中去,自己的本源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渺小,最后只能成为历史的过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虽然娘惹峇峇族群不复存在了,但是娘惹文化还是得到了一定的保留,在新加坡和马六甲,还是有不少娘惹餐厅和娘惹文化博物馆的,人们在这里可以吃到正宗的娘惹菜,了解与娘惹相关的历史,怀念一下当时的风光。

时过境迁,也许再也找不到纯正的娘惹了,我们想看到那些具有独特气质的女性,恐怕只能在影视剧中找寻她们的身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