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却不是真正的养猪强国。而美国生猪产业规模大,产量大,需求少,还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2020年光是中国就从美国进口了215万吨猪肉。不少人主观地认为美国的养猪技术已经站在了世界尖端,中国生猪养殖人也乐此不疲地学习美国的养猪技术。但能够代表养殖水平的可不止产量,产量多不代表质量好。那么放眼全球,养猪技术到底哪家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主观地认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强国?

先来说说美国为什么能够做到每年都有如此庞大的生猪出栏量。在全球的猪肉优质生产商排行榜中,美国的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存栏量就位居前三。美国的养殖业发展迅速,离不开他们良好的养猪先天条件。

  • 高度发展的农业

美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优渥,很适合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粮食生产就得到了全面的机械化升级,从耕地、播种、灌溉、收获都由机械完成。农业的高度发展为为畜牧业的起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美国优质大豆

  • 养殖成本低

美国国土面积世界第四,人口却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土地成本很低,养殖业需要大规模地修建猪舍厂房,这样一来又缩减了一大部分的成本。2015年时,我国种植玉米的人工成本是美国的14.78倍,种植大豆的人工成本是美国的8.5倍。而且美国大型的养猪场基本集中在北方农业发达的地区,这样又减少了粮食运输成本。

  • 规模化养殖起步早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快速推进着养猪业规模化进程,小型养猪场大量退出市场,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存栏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大大增加。到了90年代,大型和超大型养殖场独占鳌头,2000年,出栏量在50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数量就达到了2000多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美国的喂养设备改进,营养学,兽药业,规模化运营管理技术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养猪效率不断提高,从70年代的10头增加到了20头,出栏体重也从111公斤上升到122公斤左右。21世纪开始,养殖场在攻克了规模化养殖难题后开始走向专业化。,在这个阶段,繁育、仔猪哺育、育肥养殖三阶段不再走育繁一体化模式,育肥养殖场主要负责将生猪饲养至出栏标准,而繁殖、仔猪哺育就分别由专门的种猪场和仔猪哺育场来完成。

  • 自动化养猪技术成熟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一批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科技发展也遥遥领先,先进的科技技术也运用在了养猪业。自动化的猪舍管理系统在保证存栏量和出栏量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猪的健康水平,从喂养到清洁,再到排污处理,都有专门的人员操作系统完成,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出栏效率。

  • 出口价格便宜

成本低,产量高,价格也就便宜。中国2019年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单价在8元/公斤左右。所以墨西哥、菲律宾、日韩及南亚国家都是美国猪肉的忠实顾客。

总之,美国养猪场在这一系列的条件和发展历程下,通过系统育种措施和自动化养殖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存栏量和出栏量,用大产量来提高经济效益。但我们在前几年才会频繁看到美国猪肉含瘦肉精的报道。之所以用瘦肉精,就是因为美国的养殖技术还是以提高产量为核心,在提高瘦肉组织生长效率这一技术上还很欠缺。的确,能够代表养殖水平的指标不仅有产量,还有料肉比、保育和育肥死亡率、瘦肉率、每头母猪年产猪肉酮体量等。美国虽然能做到料肉比和饲养成本低,但是在瘦肉率和保育、育肥死亡率上做的不如另一个国家,那就是丹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麦号称世界"养猪王国"

丹麦每年生猪出口量都超过3000万头,580万人口却可以做到人均出口5头猪左右,其猪肉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3%。丹麦除了做到自动化养殖,还能够保证猪种质量、保育和育肥死亡率低,能够成熟地使用无抗技术,而且发达的养猪业却把环境影响降到了最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 猪种升级措施

为了改良猪种,丹麦将国内的60个种猪群联合起来进行了选育,选择了种猪质量最好的 "杜洛克"、"约克夏"、"汉普夏"、"兰德瑞斯" 4个品种,取长补短,繁育出了最出色的杂交品种。此举不但提升了种猪的瘦肉率和瘦肉量,也提高了母猪的产仔率。

  • 猪舍自动化、智能化

丹麦养猪场里的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把关,仔猪们出生后能住无菌恒温室,喝无菌奶,生病少。每头猪的耳朵上都装了芯片,这个芯片可以监测它们的进食情况,如果这头猪吃足了规定的量,自动传送饲料的食槽挡板就会降下来,不再让它继续进食。这样的喂养模式保证了生猪出栏后体重、身长、身高、瘦肉量基本相似,而且160天就可以出栏,这样也为标准化屠宰提供了便利。

给仔猪剪耳标

  • 禁用抗生素

2000年的时候,丹麦政府和养猪业就达成共识,所有食用的禽畜无论大小,一律禁用抗生素。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果断,是因为丹麦养猪业执行的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条例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一切外来人员都要进过全面消毒,并在场外隔离48小时以上才可进入生产区,而且是非必要不进入,所有也不允许参观。就算是新的种猪入场,也需要在场外隔离一个月才可以转入场内养殖。

  • 新颖的环保措施

丹麦被称为"童话王国",与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密不可分。丹麦的大多数农场都实现了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和美国、中国的部分企业一样,都是将排泄物经过处理后作为农用化肥。新颖的地方在于,丹麦的加尔滕市有一座特殊的养殖场,人们称为"地下猪城"。这座养殖场把猪舍放在了地下,地上则种西红柿,这样一来,猪场里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被西红柿吸收了,也能掩盖住猪舍的异味,猪粪为西红柿提供了丰富的肥料。不得不说,丹麦人在环境保护这方面真有一套。

丹麦的养殖猪业的模式也跟美国不同,美国养猪业基本垄断在大企业手中,而丹麦走的是"农民合作社"路线,养猪农场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每个农场主都是丹麦的最大的生猪养殖屠宰企业"丹麦皇冠"的股东,这样大家都成了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同甘同苦,所以丹麦的整个养猪行业才能蓬勃发展。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美国是世界第一的养猪强国吗?美国的产量和出口量虽然位居榜首,但是美国的整个养猪市场在经济收益的驱动下还是显得很浮躁,一切为产量服务,跟丹麦这样的国家比起来缺少一些"匠人精神"。在丹麦想做一个合格的养殖人,需要在丹麦皇家养猪学院学习8年之久,堪比一个医学博士的学历。所以丹麦养猪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发达,在于养猪这个行业的高学历化,养殖与研究可以并行,能够在养殖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我们中国民众经常说,不想再吃进口猪肉了,进口肉不但不好吃,还不安全,怕瘦肉精、怕注水肉。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想投入养殖业的研究中去。某重点大学的学生放弃年薪百万回乡搞养殖的新闻也被人嘲笑脑子坏掉了。小时候家长还经常开玩笑,你读不好书就只能回来养猪。跟农业和畜牧业有关的工作不够“体面”的观点从小就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但是如果我们年轻的一代不去学习,不去研究,农业和畜牧业要怎样赶上别人呢?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技术,但是也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只有我们自己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养殖技术,不逃避问题,不将思想固化,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产模式,才能够打败进口猪的种种优势,成为真正的养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