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每到夏天,我们就想去海边?

说到与海为邻的建筑,我们总是有许多浪漫想像。

DECO用三个关键字,收集了5个海边建筑

紧邻海边大型公共空间文化建筑

人们漫步于沙滩,听海浪,伴着海风阅读,

用脚丈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尺度,

再慢慢感受建筑师与海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我看着大海的时候,

我总想找人谈谈。

但当我和人交谈时,

我又总想去看看大海。”——村上春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百年来,它都始终如一,

而我们对它永不厌倦。”

——《DRAWN》

海口云洞图书馆

用文学的角度阅读海上浮云

MAD建筑事务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马岩松带领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海口云洞图书馆”是大型国际公共艺术项目“海口·海边的驿站”中首个落成的驿站,也是一个以图书馆为主体,面向公众开放的滨海空间。

“在我印象中,天、海、沙滩本身就很美,就像通过文学能给自然增添人文色彩,建筑也一样。我做云洞图书馆就是想从一种文学的、艺术的角度去看大海。”

——马岩松

静静矗立于陆地与海洋的边界,雕塑感极强的白色混凝土建筑就像一朵漂浮在海上的云,以自身包容、柔软的形象,连接海湾与大地、城市与自然、书与人。

“精神属性是建筑的核心价值;它将渲染一座城市的人文氛围。我们希望这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愿意前往并停留的城市空间。建筑、艺术、人文和自然在这里相遇,它们将开启人们的想象之旅,探索、欣赏不同的美带给人们生活的意义。”

——马岩松

除了流线型的外立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宛如“洞穴”的不规则圆形开口。在炎热的海口,这些孔洞让建筑可以呼吸,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也能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模糊了室内室外的风景界限。

室内的部分,阅读空间与公共服务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1。除了二层面海的阶梯式图书馆,也设有咖啡厅、屋顶花园、可供策展的文化空间。

擅长“融情于景”的MAD建筑事务所,打破了混凝土给人坚硬、力量的印象,将一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建筑塑造成轻盈、柔软、流动的形象。置身于图书馆内,读者或看书,或面朝大海看夕阳,感受人类与自然地景之间的尺度。

海边教堂

孤独教堂,搁浅的一艘船

直向建筑

“我们想象这个教堂是非常久远以前曾经漂泊在海上的一艘船,岁月变迁,海水退去,留下来一处空间的构筑,依然凌空悬浮在沙滩之上。”

——董功

说到海边建筑,一定绕不开的名字就是董功带领直向建筑完成的“阿那亚海边图书馆”和“海边教堂”。作为阿那亚的精神名片,它们一年四季吸引着络绎不绝地人们前往朝圣,每到夏季,如织的游客在打卡“孤独建筑”的语境之下,形成热闹与孤独相映衬的有趣反差。

人与人、人与海、人与建筑在这里产生对话,对于阿那亚的社区居民和游客而言,这栋建筑所代表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教堂”本身。

紧邻海岸线,海边教堂是一个三角尖顶的悬浮两层建筑。下层是一个有遮盖、可供人避雨、遮阳、休憩的场所。

在地理空间和精神层面,相比上层,下层空间更加贴近我们的世俗生活。涨潮时,下层空间甚至可能被海水浸没,只剩下宛如“风帆”一般的三角形屋顶,视觉上呼应了设计师最初的构想——“那艘很久以前漂泊在海上的船”。

上层空间,则是实质意义上的教堂。人们拾级而上,通过狭小的入口,再绕过影壁,最后才看到一个直面大海的的礼堂空间。

由于空间被抬高的原因,从上层空间望出去的视野里,省去了沙滩和沙滩上的人,视线所及之处只有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在视觉与体验上更“脱俗”,远离一切喧嚣。

三联海边图书馆

孤独图书馆,从海边生长出来的一块岩石

直向建筑

同样出自董功之手,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的阿那亚海边图书馆,距离海边教堂约300米之处。设计师在这片海滩上探索人与建筑的界线、光与空气的流动,以及海与地景的观看关系。

从座标空间来看,董功希望图书馆能与宏观的海发生更直接的关系,而选址的另一个考虑要点则是“与社区有一定距离”。

这里没有车道,没有捷径,来这里读书的唯一方式就是脚踏着温热的沙滩,走上几百米才能抵达。“这个到达的过程也是建筑体验的一部分。”

“在海边还挺荒的时候做一个房子,心理上在回应着一个现实,就是人在大海面前产生的那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们想这个建筑可能会需要跟这种不安定感有点关系。”

——董功

图书馆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图书馆内,墙面的水泥保留其原始肌理,没有过多人工处理。弧线屋顶上设置的30厘米直径通风井道,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电动开合,带动室内空气流动。阳光也会穿透这些细窄的风道,在空间中洒下缓慢游移的光斑。

四季轮转,日升月落,大海的变化不曾停止。

海岸线上的风景“就像是一出以自然为主题的戏剧”。于是,设计师把最重要的阅读空间设计成“阶梯式看台”,无论身处哪个位置,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阻拦地看到落地窗外的景象。

UCCA沙丘美术馆

在永恒的海与风面前,做一个沙丘下的隐者

OPEN建筑事务所

面朝渤海,隐身在秦皇岛海边的沙丘之下,“自带诗意的建筑”尤伦斯UCCA沙丘美术馆于2018年落成开幕。

在OPEN建筑事务所李虎、黄文菁主持设计之下,UCCA沙丘美术馆以融于自然的谦卑姿态,成为北戴河地区人气极高的当代艺术空间。

UCCA沙丘美术馆拥有7个室内展厅,和3个沙滩上的户外展厅。

设计师从孩童时期大家都喜欢的“挖沙”游戏中获得灵感,将美术馆塑造成人类原始居住的“洞穴”型态,打造一连串大小各异、相互连接的“细胞”空间。

“沙丘的存在是海岸生态的重要一环,但是人的建设让沙子慢慢消失,只剩海边这一片了。所以一栋建筑物跟一片这么特殊的场所一定要是非同寻常的、深刻的关系,它应该植入进去跟沙丘融为一体”

——李虎

人们在走进美术馆的过程中,从狭长幽暗的隧道进入到柔和天光洒落的接待厅,可以体验到一束光从天而降的豁然开朗。

自然采光在弧形的墙壁地面间跳跃,散发出静谧而柔和的光晕。

从首层的螺旋楼梯拾级而上,光线愈发充足,视野也逐渐开阔。到达顶层后,观者将置身于无边际的天空与大海之间。

在李虎看来,沙丘美术馆提供了一种新的看艺术的方式。观众会为了特殊的作品和展览,而长途跋涉 专程去看。“建筑自己要有一种生命,让人能感觉到它是活的。沙丘美术馆就像是由一个个纯粹空间组成的房间的小社会(the society of rooms)”。

在永恒的沙与海之间,建筑营造了一个隐匿的庇护所,将人的身体包裹其中,聆听自然与艺术的回响。

秦皇岛阿那亚艺术中心

将四季的海水变化凝固於建筑

如恩设计

不同于其他紧靠海边的“孤独”项目,由如恩设计主持的“阿那亚艺术中心”与海岸线有一段距离,选址于阿那亚小镇文化艺术街区中心,与阿那亚电影院、单向空间书店为伴。

相比大海与沙滩绵延的自然地景,融入街区中的“阿那亚艺术中心”散发出更多艺术在地化的烟火气。

如恩设计希望能透过阿那亚艺术中心,尝试突破艺术中心与公共空间的固有定义。

“当地海水受气候的影响,出现季节性的变化——夏季,海水蔚蓝、宁静;冬季则在表面凝结成冰,艺术中心的概念设计便以季节性的海水变化为灵感,试图将大自然的奇妙囊括于建筑的内核。”

——如恩设计

以季节性的海水变化为灵感,如恩设计把阿那亚艺术中心比作“一块在丰富肌理和变化环境中稳驻不移的坚固岩石”。不同纹理的混凝土墙砖拼接成外立面,给人厚重、沉稳的第一印象。

看似厚重的外立面,其实留有缝隙,可以引入自然采光。

建筑体中心则挖凿出一个倒锥形圆形空间,底部形成一座环形的阶梯式剧场。环形的广场在充满水时可以形成水景,营造海的意向;排水后又可作为展演舞台和公共空间。

随着阶梯螺旋上升,引导人们走入5个画廊空间,营造如水般流畅的参观体验。到达建筑顶部后,可以俯瞰四周街景和建筑内部的活动,再次与阿那亚社区互动。

你去过最喜欢的海边是哪一个?欢迎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更多海边建筑,我们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份时髦商店好礼哦!

监制|Sugar

新媒体编辑|徐懿 助理|曾冰洁

图片来源|MAD建筑事务所、OPEN建筑事务所、直向建筑、如恩设计、阿那亚官方、在野照物所、吴清山、存在建筑、CreatAR Images、倪楠、张之洲、陈颢、施峥、Pedro Pegenaute、ELOISE、chenchenchenrr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