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高三考生认为,只要高考结束就可以卸下负担,放飞自我了;以此来弥补自己在备考期间疲惫的身心。殊不知在最后一科考完之后,他们的压力并没有减轻。主要是因为他们还要经历一项高考期间最关键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填报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填报志愿是高考乃至人生最为关键一步。志愿填得好,将会被更好的大学录取。考生在等待志愿结果的这一段时间里会感到特别紧张,生怕自己不会被自己心仪的志愿录取。

考生在查询结果过程中出现这几个字,录取的概率将会很小

其一是“已经投档”

这种情况是指考生的档案已经投到了所属高校,所属高校还没有来及阅览考生的档案,所以才会出现这。

等到所属高校招生部门查看了考生的档案之后,确认考生符合招生条件的,便会给考生下发录取通知书,考生可以得知自己是否被录取。

其二是“院校在阅”

有的考生在查询结果时出现“院校再阅”这几个字,这是因为考生所报考的院校已经下载了考生的档案信息,正在进行查看审阅。

出现这几个字考生不要过度紧张,因为每年高考的考生众多,院校录取的人数也很多。录取新生是一项繁重长期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完成。在此期间考生所能做的事就是耐心等待结果,不要过度紧张。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查结果,如果被录取其结果将会在有关平台上查出。

其三是“自由可投”

很多考生包括许多的家长看到这几个字时明白是什么意思,不明白自己的档案到底是投到所属院校了没有,还是投递失败需要自己重新投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好的结果,并不是代表考生的档案没有投递出去,也不是考生报考失败。考生做的只有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等待查询后续结果,如果被录取将会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其四是“院校预退”

这四个字的出现说明考生被录取的几率十分渺茫,说明考生不符合该校录取标准,将会面临退档的现实。现在的部分省市高校会将学生不符合本校的录取条件告知考生,这样考生就会知晓自身在哪些方面不满足高校的录取条件。

等待录取通知期间,要严防以下几类骗局

高考时是改变一个家庭命运的时刻,很多家长和考生在等待录取结果期间即是十分紧张焦虑又是充满希望喜悦。这正是很多不法分子想要的局面,他们利用家长和考生的这种矛盾心理,开展了一系列的骗术,各位家长和考生要严防上当,谨慎对待。

第一类是利用假高校领导身份行骗

有人会说她是某高校的招生主任,说他有某高校的内部资源,只要缴纳多少钱就可以直接上名牌大学,为了让骗术更逼真,他们会用伪造的证书包括自己的博士证书、招生文件、单位公章等等。以此来骗取考生及其家长的信任,如果考生及其家长听信了这些言论并且交了钱,他们就会溜之大吉。既是考生找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找的他们,这时考生才发现自己上了当受了骗。

第二类是利用录取通知书行骗

很多骗子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会给考生提前寄去一张录取通知书。很多家长和考生不熟悉高校录取流程,便会把自己幸幸苦苦攒的上大学的血汗钱当作是学生自己的生活费和住宿费打到了骗子的账户上。白白受了损失,因此在录取期间一定要关注报考院校的官网,确定好通知书的始寄日期和通知书的物流编号,便于随时查询物流信息。

最主要的是,记住千万不要给陌生账户打钱,在缴纳学费等费用时可以咨询一下自己专业的导员及学长学姐。

第三类是用钱财来买自己所缺的分数

有些骗术高超的骗子会声称自己和某高校负责人关系密切,只要交一定的费用就会将考生不足的分数补上,避免考生因为分数造成滑档和退档。这让某些在高考中分数并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和家长蠢蠢欲动,最终缴纳了钱也没有补上所谓的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绝不存在“以钱易分”的这类现象。如果出现这类现象都是不法分子邪恶的阴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成志愿填报的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考生在完成志愿填报之后,不要听信某些不良网站的宣传广告,在查询最终结果要在教育部指定的官网上查询。不要内心焦虑紧张,静静等待结果出来,不要将自己的准考证信息,身份证信息随意交给他人,自己的信息要保管好。谨防信息泄露,避免被不良用心的人或组织非法利用。

总结

所谓“一考定终身”高考对于一个学生和家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考结束后,成千上万的家长和考生都会很着急,很多不法分子正巧看到这个时机进行行骗。各位家长和考生要时刻保持清醒,不相信任何虚假宣传,不给陌生人转钱,保持好心态,静静等待结果,要相信努力终将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