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有所需 我必有为

——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纪实

时光的刻度上,总有一些特别耀眼的时刻,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熠熠生辉的印记。

2020年11月17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凉山州普格、布拖等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11月17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凉山州普格、布拖、金阳、昭觉、喜德、越西、美姑等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困扰大凉山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清零”。

这是永载史册的凉山答卷——8年精准扶贫,3年综合帮扶,全州10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7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千年逐梦何其漫长,一朝梦圆何其激越。

这是波澜壮阔的豪迈征程——广大综合帮扶队员视彝乡为家乡,认群众作亲人,会同本地干部群众一道,通过一天又一天的苦干实干,一年又一年的接续奋斗,打下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硬仗,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振奋人心的胜仗,全面小康的曙光照亮了大凉山的每一个角落,全面胜利的殊荣属于每一名奋斗者。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初心不渝,使命在肩

86年前,红军长征经过凉山,革命的圣火在这里点燃,承载着共产党的革命初心。

65年前,中国共产党兑现承诺,完成了民主改革,凉山彝区从延续几千年的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千年跨越”。

8年前,一场发源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如春风般拂过凉山的高山深谷,迅速在彝乡的村村寨寨铺展开来,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彝区群众的深深牵挂,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深入大凉山腹地,到贫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为脱贫攻坚把脉开方,让这片古老的大地升腾起新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

胜利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省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把最深的关怀落实为最有力的行动。省委书记彭清华到川工作后,短短3个月内先后三次赴凉山调研指导脱贫攻坚,作出举全省之力综合帮扶凉山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定,从12个方面,为凉山量身定制34条政策措施,配套出台16条工作措施,从全省19个市(州)、137个县(市、区)、16个行业系统,统筹选派5700名精兵强将赴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综合帮扶,吹响了凉山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总攻号角。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初心不渝,使命在肩”。广大综合帮扶队员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从四面八方齐聚凉山,从各条战线转战一线,开启了一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去!还是不去?”这个问题曾困扰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陈立宇,得知选派消息后,他犹豫了,“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能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更是千载难逢的人生际遇;作为丈夫和父亲,照顾家庭,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妻子知道后,安慰他,“家里还有我,不去可能后悔,去了没有遗憾,就安心去吧。”

同样,获知选派消息后,宜宾市翠屏区旧州小学教师李孝敏几宿难眠,女儿即将进入高三,这个时候最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又希望为大凉山深处的孩子们尽一份力,最终她征得女儿的“默许”后,追随丈夫陈林的脚步,来到雷波县小沟乡中心校支教,成为帮扶凉山26对“夫妻档”之一。

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综合帮扶工作队第一时间集结到位

综合帮扶队从启动到进驻不到一个月,所有队员全部到岗,遂宁市一名96后女教师主动请缨到凉山攻坚,成都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一名队员刚举行完婚礼就踏上了援彝征程,省社科院一名女博士主动谢绝高薪聘请,义无反顾投身攻坚一线;除了“娃娃兵”“夫妻档”,也有“老将军”再出征,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局研究员邹才巨当时已经61岁,是5700名帮扶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尽管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但没有一名队员畏难退缩,没有一名队员诉苦叫屈,始终把省委对自己的信任和交付的责任看得重之又重,把个人的利钝得失看得轻之又轻,无条件服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件大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做到了组织原则第一、扶贫事业第一、群众利益第一。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地区”,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的最后战场,也是全国的主战场。

2018年6月,全省171万人未脱贫,5295个贫困村未退出,68个贫困县未摘帽,贫困发生率2.7%,其中,凉山尚有49.1万人,占全省28.7%,1118个贫困村未退出,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深度贫困村有1002个,11个贫困县均未摘帽,贫困发生率高达11%,可谓是“贫甲天下”。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面对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广大综合帮扶队员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会同本地干部群众一道,向最后的深贫堡垒发起总攻。

金阳县则祖村综合帮扶队员携手攀爬雪坡开展住房需求摸底

打最硬的仗,攻最坚固的堡垒,需要最得力的战将、最精锐的部队。11名县综合帮扶队长都是从考核评价为“好”的地区选派,都有“管过脱贫”的丰富经验,到县直部门任副职的229名同志都“抓过脱贫”,到乡镇任专职副书记的136名同志都“干过脱贫”,同时从16个行业系统选派的3374名专业人才都是本单位的骨干力量。

打脱贫攻坚战,村是主战场,户是主要攻坚对象。当时,凉山贫困村占全省贫困村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数量最多,工作力量却十分薄弱,为此突出一切工作到村的理念,将连同州内选派的8264名帮扶干部摆布到村,占队员总数的74%,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3名队员、最多达9名,比贫困村三职干部总数还多出近三分之一,帮扶队员成为脱贫攻坚最前沿的中坚力量。

美姑是全州贫困村最多、脱贫难度最大的县,综合帮扶队注重科学调兵遣将,集中优势兵力坚决打赢攻坚战,将新增的597名综合帮扶队员投放到该县,加上之前选派的各级各类帮扶力量994人,投入到美姑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兵力达到1591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下好先手棋,才能打好主动仗。综合帮扶队进驻以来,坚持从决胜目标的一致性出发,从取长补短的互补性着手,从锻造敢为善成的过硬铁军着力,力求帮之有道、扶之有效、勤而有功、战之能胜。

建好“中军帐”,才能打硬仗。省委组织部牵头成立综合帮扶办,选派1名厅级干部和1名处级干部到凉山负责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州县建立起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领导体制,同步建立脱贫办与帮扶办交叉任职、力量互派工作机制,组建县综合帮扶工作队11个,乡镇工作队378个,驻村工作队1821个,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指挥作战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召开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决战收官攻坚队出征仪式暨业务培训会

攻克“硬堡垒”,才能打胜仗。综合帮扶队建立起重大任务承诺评价、定期分析研判、履职记实管理、联乡包村“三个走遍”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压茬推进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季攻坚和冬季冲刺。2019年,聚焦雷波、甘洛、盐源、木里4县摘帽,全面开展感恩奋进宣讲、对标达标补短、乡风文明提升等六大攻坚行动,推出全员攻坚、严督实导、上行问责等八项举措。2020年,聚焦剩余7县摘帽,从4个已摘帽县抽调182名参加过国检、省检的“老兵”转场驰援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美姑、昭觉、布拖、金阳4县;从行业系统选派的帮扶队员中抽调153名优秀骨干力量组建10支专家巡回指导组,帮助开展对标达标补短、工作决策咨询、业务提升培训等。

脱贫攻坚战既要打得赢,还要打得好。综合帮扶队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四向拓展、全域提升”的思路,在全州1772个已退出村中开展以“学理论、学经验、学榜样,提升脱贫质量成色”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一提升”活动,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易复制、可借鉴、能推广的帮扶经验。深入开展“全域结对”,教师医生帮扶队员结对帮带本单位青年骨干,县乡机关帮扶队员结对帮带本单位青年后备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带村组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培养“成熟型”人才3022名,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已初具雏形。

绵阳市涪城区选派昭觉县医疗帮扶队员进村入户开展巡回义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森林大火、山洪灾害,让凉山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从“百米冲刺”变成了“110米跨栏”,各级综合帮扶队闻令而动,就地转为防疫队、巡逻队、灭火队,一手抓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减灾,一手抓脱贫攻坚,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作为底线任务,在全面对标达标基础上,全力推进“百日攻坚”,扎实开展“十大提升行动”,一体推动30余万个问题整改清零。

同时间赛跑,与贫困斗争。在这场争分夺秒的大决战中,三年来,累计减贫51.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17.3万人、平均每天脱贫474人,贫困发生率较全国、全省同期降幅分别高出5.4、5.5个百分点。贫困村最多的美姑县2018年以来退出217个村,是之前历年退出村总数的4倍。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广大综合帮扶队员久久为功、接续奋斗的拼搏实干。

村美人富,山河为证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

2020年5月12日,昭觉县“悬崖村”。天刚蒙蒙亮,莫色石波背上行囊,迎着初升的朝阳走下2556级钢梯,搬到县城附近易地搬迁安置点——沐恩邸社区的新房。

昭觉县沐恩邸社区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万余名贫困群众搬离了“穷窝”,相当于搬迁了一个中等人口规模的县;通过实施彝家新寨、藏区新居,100万余名群众从人畜混居的土坯房,搬进了干净整洁的小洋房,屋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甘甜清冽的自来水打开龙头就有……“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想着脱贫政策好,群众心里喜洋洋。”

布拖县阿布洛哈村通车公路

2020年6月30日,一辆黄色乡村客运小巴缓缓驶入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标志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实现了车路双通。当地群众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把路修到家门口!”

在综合帮扶队和对口帮扶地的共同推动下,总投资6.4亿元,占地345亩的越西县三百万羽蛋鸡养殖园区正式建成投产,目前已存栏蛋鸡100万羽,园区与全县7527户32282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每人每年已实现200元资产扶贫收益,24个脱贫村每年可获得288万元分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洛县吉米镇大张旗鼓表扬致富能手

三年来,综合帮扶队一手推动扶贫济困,一手推动扶优做强,把综合帮扶真正做成脱贫攻坚的护航工程,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助力全州建成7个省级、87个州级、113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812个,彝区群众就地脱贫、长久致富、持续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广。过去“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已成为现实,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291元提高到2020年的8884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由于自然、历史与社会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凉山不仅深陷物质上的贫困,还长期受到艾滋病、毒品、辍学和超生等特殊难题困扰。

盐源县盐塘乡综合帮扶队员开展“千村万户”禁毒大宣传、大教育活动

乡村是禁毒防艾的“最后一公里”。159名禁毒防艾专职副书记、786名“四治专员”坚持铁腕禁毒、有效防艾,艾滋病治疗覆盖率提升到94.81%,成功率提升到94.80%,贫困户吸毒人员实现全员戒治。705名卫健系统帮扶队员帮助建成49个医疗重点科室,97人成为所帮扶医院核心科室技术负责人,啃噬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毒魔病魔被赶走了,缺医少药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方式。广大帮扶队员“立足今天扶明天”,将呵护孩子们的“上学梦”作为点亮“致富梦”的护航工程。645名教育系统帮扶队员大力推动凉山乡村教育实现“有人教”向“教得好”转变,通过乐山市对口帮扶设立的“美姑班”,2020年首批47名学生参加高考,37人本科上线,6人超过重本线,大山里的孩子插上了梦想腾飞的翅膀。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充分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脱贫才有基础、发展才可持续。综合帮扶队既注重从外部铺平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又注重从内部打通群众精神蜕变的“心路”。

经综合帮扶队员牵线,盐源县田湾乡小马老师与在县城机关的小杨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提亲时大家都很忐忑:按照旧习俗,彩礼钱肯定不是个小数目。“提亲队”没有避难,讲政策、举例子,设身处地劝说小马的父亲。最终,老马一掐烟头,决定不收彩礼:“说白了不就是个面子问题嘛,只要他俩过得好,我倒贴一点都行!”驻村工作队以此为契机修订村规民约,让风俗之变铺陈开来。

“以前我们家只有火塘,做饭只能煮或者烤。现在搬进了新家,有了全新的厨房和炊具,在农民夜校我还学会了炒回锅肉啦。”美姑县乐约乡巴姑村脱贫户吉么日格在厨房忙碌地说道。从“坨坨肉”到“片片肉”的转变只是彝区村村寨寨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变化的不仅是看得见的新房新路和产业,还有村民们逐步接受的新风俗。

昭觉县火普村综合帮扶队员探索建立“道德银行”“雄鹰基金超市”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昭觉县各驻村工作队全面推行“里鲁博”超市,将村民的好习惯、好行为折算成积分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全州累计创建“四好文明村”2322个、评选“星级四好文明家庭”81.8万户,彝区群众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更在逐步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流逝的是韶华时光,留下的是山河锦绣。今日之凉山,住有安居全面实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充满活力,医疗卫生全面保障,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现代文明蔚然成风,千年大凉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千里大凉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壮美画卷。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赓续精神,接续奋斗

看得见的奋斗,看不见的奉献。累累硕果的背后,是艰辛的奋斗、无私的付出,甚至是流血牺牲。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广大综合帮扶队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把重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委屈留给自己,年岁无论大小,职务无论高低,工作上从不畏难退缩,生活上从不诉苦叫屈,因为长期离家、聚少离多,不少队员成了孩子眼里“不合格的父母”,爱人口中“不称职的伴侣”,老人心里“不孝顺的儿女”,他们用一天接一天的苦干实干,换来了贫困地区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用一年又一年的接续奋斗,换来了贫困群众“瓦吉瓦”“卡沙沙”的由衷赞叹!

令人痛心的是,这片战场竟成为了有的队员生命的终点! 朱地图惹,一位从凉山走出去的彝族小伙,自幼勤奋好学,大学毕业后考入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第一个报名支援家乡,到越西县大瑞镇瑞龙村担任驻村队员,为了帮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两年多时间回家不足30天,妻子分娩时不在身边,儿子快1岁了也没见过几次爸爸,2020年11月13日,他35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大凉山……

三年来,有2名综合帮扶队员献出宝贵生命,168名帮扶干部人才因公负伤入院,广大帮扶队员或许有愧于家人、有愧于亲情,却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人民。

烽火岁月,战斗英雄是最耀眼的存在;脱贫攻坚,扶贫干部是最平凡的先锋。一年又一年的扶贫岁月,流淌着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携手攻坚的无限深情;一个又一个新村新寨,讲述着帮扶干部与贫困家庭战贫斗困的感人故事。迎来美好新生活的彝区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真诚的谢意,如今来到大凉山,听得最多的是“精准扶贫瓦吉瓦、习总书记卡莎莎”。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部分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合影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大凉山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牢记初心、勇担使命的先进典型,他们扎根凉山、无私奉献,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彝乡的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书写了感人至深的帮扶故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时代壮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昭觉县三河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10名综合帮扶队员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01名综合帮扶队员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775名综合帮扶队员获得省级表扬……

征途已至新起点,不忘初心再出发。新一轮对口援彝干部人才已陆续进驻,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帮扶干部将在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激励下,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来源:凉山州综合帮扶办

编辑:海斯雯

报料电话 微信同号:15196160000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