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老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即便在这个信息极为发达,随处可见的机会都能让人抓住成功机会的社会,人们依然选择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一生。如果高考失利,可能与许多机会失之交臂。同时高考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偏科极为严重的学生,是无法进入高等学府。

在近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个青年,偏科极为严重,数学交了空白卷,语文仅以28个字,将出题人征服,破例把他招入大学,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臧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臧克家

臧克家,1905年10月出生于山东潍坊诸城,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地主家庭里。这是一个传统封建保守的家庭,受儒家文化深厚的影响。他往上三辈在朝廷做官,父亲也在法政学堂读书,当时臧家算高知家庭,所以臧克家算是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

在他8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因患有肺病,三十多岁时病逝。于是臧克家开始了与祖父一起生活的日子。

臧克家的祖父是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传统文人,为人不苟言笑,古板又严肃,在臧克家的印象里,祖父每次吟诵古诗词时他都能感受到祖父对古诗词的深厚情感。年幼的臧克家虽无法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可年幼的他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这让他早早的就比同龄人多背诵了不少诗词。他在晚年时回忆起儿时的这段日子,说到:“相隔近七十年,到如今仍能背得出这些诗词。当年只知啃骨头,今日始解其中味,获益不浅。”

读书时,臧克家匿名将自己的作品《别十与天罡》投稿到新文学杂志《语丝》。周作人对其复信,不久后将他的文章刊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杂志的文章一般由中国文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鲁迅、林语堂等著名文坛大家进行撰写,臧克家的作品能够在上面发表,表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功底。

这也是臧克家第一次在大型刊物上发表作品,这次的文章发表也给予臧克家在文学上信心与支持。但他有严重偏科的情况,他的语文作文经常受到表扬。可理科成绩是一塌糊涂。老师们为此感到非常头疼。

1930年的夏天,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邀请闻一多出任文学院院长。这一年的招生考试上,闻一多一改出题模式,拟出两篇作文,考生其中一个作答。

有位考生将两篇文章都写了出来。其中《杂感》这篇文章仅写了二十几个字“人永远都在追寻光,但谁一直把光看作光,谁就沉入了无尽的苦海。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闻一多眼前一亮,连忙拍手叫好,给出98这样的高分。平时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作文是少之又少,给出及格分数的文章就算不错了。

可就这样一个文学造诣极高的考生却给学校出了个难题,他的数学试卷是一片空白。按照明文规定,这样的学生是不可能被录取。然而,闻一多据理力争,把这个能用28个字就让他眼前一亮的学生领入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门。

闻一多在破格录用臧克家的时,想到的应该是自己报考清华时与他类似的情形。在多数科目成绩令人不忍直视的状况下,作文的异常出彩,受到老师们的赏识和力挺,获得了进入清华的入场券。当年的机遇也成就了闻一多的才识和慧眼。这是清华学子的温暖回忆和作为师者博大胸襟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臧克家进入大学后起初被分到了外语系,但极度热爱文学,尤其是极度热爱创作诗歌的他在外文系找不到依靠。闻一多再一次给予他帮助,把他收到自己的麾下,将他转到国文系。就这样闻一多与臧克家经常切磋交流、谈诗论道。

结语:就这样,在恩师的指导下,他的作品很快就在《新月》等刊物上崭露头角,随着时间的沉淀,臧克家创作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建国后出版了《臧克家诗选》。其中诗歌《有的人》广为流传,堪称经典,臧克家先生也成为了一代文坛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