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王海山出生于宝鸡县八鱼原姚家沟,从小就是个苦命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乞丐)

民国初年兵祸匪乱,再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的日子苦。王海山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家里太穷,他爹又是个不肯出力赚钱的人,把孩子饿得整天嗷嗷叫。稍微长大一些,王海山就受不了了,待在家里早晚饿死,还不如出去讨口饭吃呢。

于是,他离开了家,自己流浪到了虢镇,成了一个“小叫花子”。那个年代,城镇里乞讨为生的小孩多着呢,王海山很快就适应了乞讨生活,整天跟着一群孩子四处跑,到大户人家门口等着吃剩菜剩饭,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白天想办法讨口饭吃,晚上没地方睡觉,就找个卖饭卖肉的地方,蹲在锅炉边休息,还能借着里面的余灰取取暖。当了一段时间小乞丐之后,王海山琢磨着这样不成,整天饥一顿饱一顿的,不是长久之计啊!于是他心一横,还是要找个活干,凭力气喂饱自己。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一个小孩子能干什么?那个年代,只能去地主家帮人放牛放羊,要么就是找个大店铺做小工。王海山虽然想得挺好,但在附近的城镇农村游荡了很长时间,也没人要他。而且,那时候越往东走旱灾越严重,讨饭都没人给,王海山无奈,只能回了老家。

老家有个伯母,心地善良,王海山对自己的亲爹已经不抱希望,于是投靠伯母来了。伯母一看这孩子挺可怜,就养在了家里,跟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王海山从小没了娘,伯母算是对他最好的一个人了,必须报答。

于是,他对伯母百般孝顺,虽然日子过得也不好,而且因为灾年饥一顿饱一顿的,但总归是个家吧?总比在外面等人家剩饭剩汤要好过多了。再说了,自己亲爹就住在不远的地方,还是那么穷,不知道干活养家,天天出门瞎逛,也指望不上。

稍微长大一些,王海山就变了。

(民国陕西农村)

刚开始年龄小,天天在家帮伯母干活,吃不饱穿不暖也不吱声。但慢慢长大之后,王海山心里就不舒服了,平时那些地主老爷吃肉喝酒,为啥自己只能吃糠咽菜?那些年正好军阀混战,溃兵土匪也多,有枪就是大爷。所以,王海山见惯了那些兵痞土匪横行霸道的样子,觉得自己想要吃好喝好,必须心狠手辣。

人一旦有了贪念,很快就会变成执念。王海山朝思暮想自己也能混出来,做梦也想弄一把枪。他明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入伙当土匪。那个年代,吃不上饭的人当土匪很正常,也不是什么多丢脸的事情。于是,王海山四处打听,看有没有人收他入伙。

巧了,附近有个叫王六娃的,和自己弟弟一起当过兵,胆子比较大。兄弟两人从路过的溃兵手里抢了两支长枪,经常出去抢劫。为了壮大势力,王六娃也在招募手下,于是把王海山叫来了。

就这么,王海山在王六娃手下当了土匪。这伙人四处抢劫,为非作歹,王海山乐在其中。也许没有天生的坏人,但有些人确实更有学坏的“天分”,王海山自从当了土匪,胆子更大了,心也更狠了。他慢慢觉得,在别人手下顶多喝个肉汤,能有什么意思?最好取而代之。

于是,王海山找个机会,枪杀了王六娃兄弟俩,自己当了老大。之后,他招兵买马,继续带人抢劫溃兵的武器弹药,实力越来越强。

有钱有枪又有人,自然有权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地方军政办公地)

王海山很快就招募了不少人,除了抢劫外乡之外,他开始在本地组建民团,自称是为了保护地方安全。既然要保护士绅百姓,当然需要征粮征款,于是王海山开始“名正言顺”地欺压百姓,大家看他人多枪多,也不敢反抗。

当时的宝鸡县长余鸿知,早就知道有个王海山,称霸一方,欺压百姓。但是余县长手里也没有多少兵,不一定能消灭王海山。于是,他采用了那个时代最常见的手段:招抚。

余县长找到王海山,正式任命他为第七区地方民团长。余县长的想法是好的,他觉得王海山当了官,就会收敛一些,土匪行径少一些。但这种民团长的官职,实在没什么含金量,王海山才不在乎呢,他还是一样欺压百姓,胡作非为。老百姓更不敢说话了,只能忍气吞声。

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民国各地土匪的惯例,毕竟安抚好老家的百姓,自己不仅名声好一些,还能更安全些。所以,王海山烧杀劫掠的目标,都是其他地区。比如和老家一河之隔的底店,王海山的手下就经常过去抢劫杀人,很多百姓都被迫逃亡了。

王海山混好了,又把自己的堂兄弟提拔上来,当自己的心腹。比如大堂兄王正海,人称“大团长”,他霸占良田1000多亩,坏事干尽。王海山的堂弟,人称“三团长”,极度贪财,他每天都必须进账100“响元”,不然根本睡不着觉。

民国19年,王海山当了西北民军的一个团长,跟随队伍来到徽县一带。不过因为内讧和百姓反抗,队伍最终四分五裂,王海山无奈只能回到老家,继续自己“明是民团暗为匪”的日子。

伯母去世,王海山大操大办。

(民国宝鸡旧照)

王海山对自己的伯母,确实很孝顺。所以当伯母去世之后,他决定风光大葬,自己也能落一个孝子贤孙的好名声。当时王海山在宝鸡已经名声大振,于是他大操大办,还专门请了两台戏。地方士绅以及县长都来祭奠了,规模很大。

当时,王海山找工匠新制了酒席所用桌椅40多组,附近十里八乡的扎纸匠也全部过来,赶制了大量纸马、纸人、车轿、亭榭,花样繁多。据说,扎出来的这些纸马纸人等,从姚家沟一直摆到了二里远的墓地。墓穴建造得也很宽敞讲究,四门八窗,棺材都能径直送进去。

十里八乡凡是来的人,肯定都要送礼,尤其是有钱的士绅地主,都主动过来送钱物。周围30多个村子,除了要出人出力,每个村子还要送大肥猪一头。

最重要的是,在葬礼之前,王海山还把附近的十多个风水先生全部叫过来,选一处最好的风水。你想这十几个人一起找,肯定是各有各的想法,七嘴八舌总是拿不定主意。最后,大家一商量,推选风水先生鲁继周拿主意,于是这位鲁先生选了最好的风水宝地和下葬吉日。鲁先生想不到,当时确实很有面子,但后来就惨了。

王海山为伯母的葬礼大操大办,全县的士绅地主都来了,自然显得更加有面子。于是,王海山更加肆无忌惮,经常带着手下出外抢劫绑票。他们抢占民家女子,谁敢不听话当时就要杀人。

王海山对老百姓越来越狠,对手下也不怎么样。比如有一次,他手下的排长苏应坤死了,王海山觉得是因为苏的老婆不详,所以就把两人一起埋了。这种事情太多了,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更夸张的是,王海山竟然垄断了当地的油盐买卖。这下子,百姓只能从他手里高价买油盐,日子更苦了。后来,大家实在受不了,联名到县里控告王海山。正好来了个新的民团总指挥,正想着拔掉王海山这颗钉子呢。

省里派出驻军和民团配合,全力攻打王海山的队伍。民国21年,王海山抵挡不了,逃到了咀头。在这里,他还是带着残兵为非作歹,杀人越货。

溃逃外地的王海山,经常琢磨自己怎么落到了这个地步。

(民国风水先生)

他不去想自己为非作歹,而是觉得从乞丐混到地方一霸,是自己命好。现在混成这样,肯定是风水出了问题。于是,王海山想到了风水先生鲁继周。

王海山越想越不对,因为民国20年的时候,他在宝鸡打死了鲁继周的二儿子,还霸占了鲁继周的儿媳妇。难道说,这个鲁继周在自己的风水宝地上动了手脚?

王海山想来想去,怒火中烧,当年腊月三十晚上,他派人冲进鲁家,把正在团聚的鲁继周一家老小全部杀死了。

干掉了“捣乱”的风水先生,自己应该能东山再起了吧?王海山于是联系以前的狐朋狗友,拉起了一支800人的队伍,又回到了老家。王海山信心满满,想着继续过着打家劫舍、大鱼大肉的日子。

民国22年秋,王海山带着队伍,想要趁夜渡过渭水抢劫。没想到渭水连续多天涨水,过不去。此时,得到消息的各地民团和驻军,已经联合起来,悄悄包围了王海山的队伍。王海山手下的匪徒是临时拉起来的,战斗力不强,也不忠心,一打就退。

王海山一看,觉得这样不行,再打下去队伍早晚要散伙。于是,他让手下带着主力先走,自己带少数人阻击追兵。结果,他很快就被击毙在了灵台唐家山,此时王海山才32岁。

其实,像王海山这样的土匪,当时各地都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心狠手辣,利用时局混乱为非作歹。但是,迷信风水,欺负老百姓,是不可能安稳过日子的,早晚会被击毙。

咱们也能看出来,民国有多乱。老百姓整天受欺负,电视剧里那种风花雪月的生活,太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