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来形容苏轼。确实!做为两宋文坛的扛把子,苏轼留给世人的几千首作品,还有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食的追求、对美酒的研究,都是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3年前,笔者曾专门去过一次四川眉山的三苏祠。这是老苏家的故居,虽然只是旧址重建,但里面仍力求真实地还原了一些父子3人共同生活的场景。特别是大门外那一则“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遗憾的是,在那里我没有看到苏轼、苏辙兄弟的墓。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其实他们的墓建在了河南一个不算有名的山麓上。近日正好到河南研学,笔者便带着崇敬的心来到了河南三苏坟。

三苏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那里有一座别号小峨嵋的山。而在这里,笔者发现了3大不寻常之处。

当我带着这3大疑问去问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则不无感慨地回答:来这里凭吊的人都爱问这几个问题,而这也恰恰体现了苏家一门的不简单。本期笔者就跟大家说一说这3大不寻常之处,以及我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的答案。

其一:苏轼为何会葬在如此偏僻的地方?

到了三苏坟,我才发现原来挺偏远,该墓地座落在郏县,不在县城里,而是在当地茨芭镇苏坟村东南方向的一座山上。

在大多数人看来,苏轼坟其实有挺多更合适的地点。一是,四川眉山老家;二是,风景优美的杭州,毕竟他在那里任职多年;三是对他一生都极为重要的黄州;四是,他最后离世的常州。为什么他的儿子苏过要父亲逝世后,千里迢迢把他的遗体送到河南来。

工作人员解释称,这是因为这座山有一个别号:小峨眉山。晚年的苏轼很想落叶归根,但他明白要回到蜀中太难了。当年蜀地的交通,正如李白在《蜀道难》中写的。所以苏轼离开老家30余年,都没办法回去一趟。

1094年,他在汝州(也就是现在河南中西部)任职时,听说此地有一个小峨眉山,便下定主意将来要葬于此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苏辙和苏洵的坟为何也在此地?

苏辙比哥哥苏轼晚离世11年,他死在了如今的许昌。在最后的岁月里,他想到哥哥一人在小峨眉会太孤独,便叮嘱妻儿在自己死后,将他与哥哥归葬于一次。后人于是也不惧路途遥远,在公元1112年将其葬于此。

至于早在1066年就已经离世的苏洵,其实早就归葬在了眉山老家。但后来郏城县尹杨允在1350年到苏轼、苏辙墓拜谒时,觉得还应该让苏洵也陪在二子身边。于是,他便找来一些苏洵的遗物,做成衣冠冢立于此地。于是,这里就有了三苏坟。

其三:除了3苏外,这里为何还有那么多其它墓碑?

工作人员告诉我,自从三苏葬于此地后,苏家子弟感佩先人,便在离世后陆续葬于此。仅在宋代,就有20多个苏家后人葬于此后。

颇有意思的是,后来元明清等各朝,都有人慕名而来。他们觉得此地灵气十足,都希望能葬在附近。而诸多官员赴任此地时,第一件事就是来三苏坟拜一拜。所以当地人也认为,其中有一些不知明的坟可能并非苏家后人,而是慕名者。

正如工作人员所言,以上3点都恰恰说明了苏家人的不简单。一来,这说明苏轼、苏辙兄弟确实感情深,守望相助了一辈子,临了还能葬于一处;二来,这说明苏家后人对父辈是恭敬的,从常州、许昌将遗体运到小峨眉,只为完成父辈的心愿,实属不易。这样的家风传承,确实令人钦佩。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