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肌筋膜间隙综合征(Fascial space syndrome, CS)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发生于肢体的某一特定筋膜间隙内,导致间隙内容物增多和压力增大,导致出现肌肉和神经干性缺血性坏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主要的病因是什么?患者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1、病因有些什么?

若筋膜间隙的内容物积增加,压力增加,或筋膜间隔区缩小,导致内容物体积增加,就会出现筋膜间隙综合征

(1)肢体的挤压伤

昏厥病人的肢体长期受到严重损伤。如醉酒、一氧化碳中毒等,使患者躯体和四肢受到压迫,从而表现出缺血

(2)肢体血管损伤

肢体的主要血管受到损害,缺血肌肉和其它组织缺血4小时以上。当血液流动恢复时,肌肉和其他组织反应膨胀,这就增加了血液容量,增加了压力。

(3)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

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外固定。因固定过紧,压力过大,使筋膜间隙体积受压,组织破坏而膨胀,间隙增大。如不及时松开夹板,可发生病变。发生于前臂或腿的骨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髂腰肌出血

由于创伤、血友病出血、肌鞘限制、出血肿胀、压力增加、髋关节屈曲畸形,可压迫股神经,引起股四头肌麻痹。

2、发病机制

如果肢体受到挤压或以上所述原因所致,在筋膜间隙内的肌肉就会出血肿胀,从而增大间隙中内容物的体积。因为骨筋膜管道的限制,不能向周围扩展,空间的压力就会增大。压会增加阻力的淋巴和静脉回流空间,增加毛细血管的静脉压力,从而增加分泌量和小叶间隔区内容物的体积,进而增加压力空间,形成恶性循环,即→内压增加→静脉压增加→毛细管压增加→分泌量增加→内容物含量增加。

一般来说,室间隔区增大的压力并不比空腔动脉干缩压大。结果,隔区动脉远端供血减少,血流不断。四肢远端的脉搏变弱,甚至不明显,但末端有血供,无坏死。膜片间隙内压力升高,可使毛细血管闭合,微循环受阻,组织灌注降低,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坏死;低氧状态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量增多,形成恶性循环。间隔区外的肢体表面可能会出现水泡肿。因为邻近供血,通常不会出现坏死,但是神经功能(皮肤感觉)会因为血液供应的减少而降低。

02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疼痛,以及活动障碍等

1、 患者的症状主要有疼痛等

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运动障碍。筋膜间隔综合症的早期表现为进行性疼痛。不能通过肢体固定或治疗缓解,肌肉缺血加重。直至肌肉完全坏死,疼痛持续加剧,未见缓解。活跃的活动被破坏,因为肌肉有肿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患者的体征有些什么?

肿大、压痛、被动肌牵引痛是本病的重要症状。四肢浮肿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前臂和小腿肿胀不太严重,因为筋膜坚韧,但皮肤肿胀很明显,经常出现水疱。肌腹压痛是筋膜间隙中肌肉组织缺血的重要表现。前臂掌侧筋膜间隙综合征等肢体末端屈肌被动牵引可导致屈肌剧烈疼痛

3、发病的部位有哪些?

前臂掌侧、背侧筋膜间隙中最常见的是上肢筋膜间隙综合征,胫后深间隙、胫前间隙中次之,胫后浅间隙中次之。尽管肱桡前臂间隙、小腿外侧和腓骨间隙也位于前臂和小腿,但只有单侧(桡骨或腓骨),而没有双侧。所以,这种空间具有相对的扩张性,筋膜间隙综合征在此空间很少出现。手骨间肌间隙也是筋膜间隔综合症的一个部位。双臂间和髂腰肌间的间隙也发生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诊断的方法是什么?辅助检查方法有些什么?

1、诊断方法

随着腔室内压的增加,上述肌肉和神经会发生改变,时间过长,可导致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很重。压力增大的隔膜内肌因缺血而主动活动减弱,但被动活动时可引起疼痛。比如,胫前肌综合征中的趾被动屈曲会导致严重的胫前肌和指伸肌疼痛。这次所谓的“被动牵引试验”对早期诊断筋膜室综合征很有帮助。

2、辅助检查方法有些什么?

测压和组织测压显示,肌内压可由正常值0升高至1.33-2.66 kpa (10-20 mmhg),甚至可达3.99 kpa (30 mmhg)。这一压力意味着减压必须尽快被切断,否则就有可能发生不可逆变化(正常压力在10 mmhg以下)。MR及其它电生理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小腿动脉和神经损伤应加以鉴别。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致病因素之一,能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3、治疗方法

精索间隙综合征的后果十分严重。干性和神经性肌肉坏死导致肢体畸形和瘫痪,难以修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避免这种后果的唯一途径。若及时处理,措施得当,筋膜间隙肌肉不坏死,神经功能不受损害,反而可完全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非手术治疗方法

在非手术治疗早期筋膜室综合征中,保守治疗的适应证有:肢体明显肿胀压痛、皮肤张力性水疱、肌肉被动牵拉痛、 Whiteside穿刺检查发现的筋膜室压小于30 mmhg7~10天后消肿消失,无症状。可完全治愈,无后遗症。

(2)手术治疗方法

如术中方法正确,减压完整,术后给予适当的治疗,病人可顺利康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患者的手术指征

肢体肿胀明显,筋膜间隙张力高,压痛明显,疼痛是由被动肌牵引而成,筋膜间隙压力超过30 mmhg,提示神经功能不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马上做手术。对那些怀疑要进行减压手术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不良后果

结语: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主要的病因是压力增加,以及肢体血管损伤等。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疼痛,发病的部位主要是前臂掌侧,以及背侧筋膜等。诊断主要依据电生理检查结果等。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一般可以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