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REC

Summer

夏至

Solstice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十,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在公历6月21日至6月22日交节。至者,极也。先民利用土圭测日影,以一年中太阳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而以日影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昼渐短、夜渐长,直到秋分,昼夜时长方得平均。

夏至时的江南午后多有雷阵雨,且尚处于黄梅雨季,阴雨连绵,高温闷热。此时蚕事已毕,蚕乡农人随即投入到争分夺秒的单季晚稻插秧劳作中,如火如荼。对于此番景象,唐代诗人韦应物曾感慨道:“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夏至避暑北池》 )劳作辛苦,人们便注重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由此各地也出现了丰富的应季食品,使令人湿热难耐的仲夏时光多了几分适意。

黄梅三时天,蚕乡入莳门

Summer Solstice

江南有“夏至两边田”之说,苏南浙北的蚕区直到此时才开始稻田插秧。究其原因,却是蚕农忙于蚕事,须待到头蚕之事结束,才开始插秧种田,民间俗称“莳秧”。莳秧,就是将秧苗从秧田里拔出来,移植到大田,使之“自立门户”,扎根生长。有农谚云“夏至三更进莳门”,当季节令不可错过。农人们将之分为“三时”,因尚在黄梅雨季,也叫作“黄梅三莳”。“三时”,自夏至日交时起,分为头时、中时(一叫“二时”)和末时,总共十五日。至于每一时的长短,《清嘉录》引长洲县、元和县、吴县三县县志云:“头时三日,中时五日,末时七日。”《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中》也是这样记载的。不过时至今日,一般是“三时”均分,即每时五日。莳秧以头时为最佳,中时尚可,若过了末时则有违节气。“三时”常常大雨如注,雨中圩田白茫茫一片,为了不误时节,农人只能披蓑戴笠在雨中插秧, “三时”一过,送别“莳门”,第二天小暑就会出太阳了。于是乡间又有“三莳三送,圩田白隆隆”之说。

莳秧,要先拔秧,这多半是农家女子的活计。按照旧时定下的方法,女子坐在秧凳上,要背前倾,左手扶住秧苗,右手发力拉拔秧棵,一拉一拔之后,把握在手里的秧苗层层卷起,洗净根部的泥土,用秧禾草打结成秧把,抛于秧田的水面上。挑秧手们从秧田里将秧把子一担担挑到大田,像投手榴弹似的向大田中央莳秧手经过的水路投秧。最出色的挑秧手能投出最准确的“接手秧”,每次不偏不倚地将秧把投在莳秧手跟前,秧把一个个被插入泥土中,整个过程流畅顺利,干起活来特别得劲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处理莳秧的人中,有一种人被农人们尊称为“老秧手”“秧先生”或者“相公”,因为他们掌握了“莳标秧”的绝活儿。插秧,必须拉直行距,旧时无法用标尺、绳子测量,而全靠目测。老秧手们率先下田,手握三支秧把,瞄着对岸,点射出去,定准开头行,再放一支在脚下,定位收尾棵,接着打一支到中央,三点一线定中。次次点射,秧苗株株落地,笔直的一行翠绿便延伸开来了。

旧时乡村,男孩大凡十三四岁就得开始学习莳秧了。水田泥泞中,长辈们手把手地演示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定动作,口里念着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要栽蟹钳秧,莫插拳头秧,不要巴掌秧。”蟹钳秧是莳秧中最标准的手势了,就像螃蟹大鳌夹取食物,莳秧时左手中指舔秧(分秧)传到右手,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差拢配合,中指插入泥土中,顺势带秧苗入土,直插在水田中。据说,旧时聘请莳秧手时, “蟹钳手”往往能多得工钱。

莳秧甚是辛苦,莳秧手们在秧田里你追我赶地插秧,也出现了不少逸闻趣事。例如若是你插秧速度慢,被人赶了上来,后者便会拿着一把黄秧打你屁股,被人称为“屁股秧”。最难堪的是插入泥中的秧苗因水的浮力浮起在水面上的“滂秧”,大伙比赛莳秧时,你插秧后出现漂在水面的“涝秧”,那真是最难堪不过的粮事了。

吃饱好干活。为了弥补消耗的体力,此时农人们多备好吃食,常吃的有粽子、面衣饼、白虾炒蛋、韭菜炒蛋、腊肉、捏面筋等等。有吴歌唱词为“莳秧娘娘屁股翘,小白布衫黑褐腰;菜花头干烧肉兜底抄,糖蘸粽子呒多少,尽管吃”,即是莳秧之际乡民饮食风俗的生动描绘。

天上龙分家 人间水龙会

Summer Solstice

三时大忙,人们对天气格外关注,常常根据夏至日的阴晴雨旱对农作物的收成做出预测,说三时中有雷,主雨,俗谚有所谓“时里一声雷,低田拆舍归”之说。晋人周处《风土记》则有“初雨为迎时雨,末雨为送时雨”的说法,都预示有雨。俗谚“时里寒,没竹竿” “低田只怕送时雷”,讲三时中天气变寒,时有打雷,都是将有水涝的征兆。

清 焦乘贞 御制耕织图 拔秧、插秧

夏至接近五月二十,这一天是江南的分龙日。相传,此日天上的幼龙要离别老龙,其离别时愁苦,泪流化作雨水,洒落人间。农人们便把分龙日第二天下的雨称为“分龙雨”,预兆晴雨调和、秋收大吉,正是俗谚所谓“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二十分龙廿一雨,水车搁在弄堂里”。且从此之后,幼龙前往自己管辖的地区行云布雨,因此俗语又有“五月多雨,龙各分域”之说。夏季午后有时雷起云聚,降下一场豪雨,然而相隔一千米的地方,却是艳阳高照,此种天气就像传说中各条幼龙受命布雨,分而治之造成的。于是,清代蔡云《吴歈》诗云:“南阡朗日带长虹,北陌顽云斗疾风。偶凑分龙得新雨,山村水荡说年丰。”此外,民间还有“夏雨隔田塍”“夏雨隔牛背”,传说亦是幼龙所分管的区域不同而造成的。

不过,谚语有“二十分龙廿一鲞,拔去黄秧种赤豆”,还有“五月二十雷蓬蓬,夏旱连秋白露通”,其意则是说若分龙日前后无雨,而有虹,有空雷声,预示当年将有干旱。

天上龙分家,地上水龙会。农历五月二十各地要举办“水龙会”。在城镇中择一块空地,汇集各路“水龙”,做消防演习。城乡各处人们闻讯前来观看,俨然是一个大节日。所谓“水龙”,就是一个由长圆形木桶、导管和龙头组成的老式消防器械。一条水龙要二十多个强壮的男子共同配合,掌管喷头的叫“正龙头”,管导管的是“软龙头”,压杠杆的是“龙身”,还有专门负责挑水的“龙脚”,每个人各司其职,配合得当,一般能将水射到二十多米远、十多米高的地方。

关于水龙的来历,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卷六记载,古代救火的器械有水袋、唧筒,到了清顺治初年,上海有位唐姓人士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水龙的制作方法,于是便在江南各地逐渐传播开了。其实,水袋和唧筒都是较为原始的灭火工具。水袋的样式跟今天做裱花蛋糕的工具类似,以皮缝制一个大口袋,装上竹制或者铁制的喷嘴即可。唧筒又叫水枪,通常用一根中空的细竹筒枪套上一根稍粗的竹筒枪使用的时候在粗的竹筒枪里灌满水,使劲压下细竹筒,以达到喷水灭火的效果。而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水龙制作方法,简单讲就是在长圆形的木桶中安置上一个人力水泵。灭火时,桶中灌满水,三四人不停地推拉水泵杠杆,抽上来的水便沿着水带喷射出去。水泵比水袋、唧筒喷水大得多,又可以不间断喷水,喷出的水柱长如龙,于是便被叫作“水龙”。

上海开埠前后,该地大约有四十多条水龙,到了分龙日,政府会组织人员进行水龙表演。各条水龙上阵,互相对射,数十条水龙喷射出的水柱在空中互相撞击,水花纷纷扬扬地洒向整个广场。民众空巷而出,涌入场中,享受“龙水”。农户身上沾了“龙水”,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蚕农沾上“龙水”,寓意能养出“龙蚕”;商户沾了“龙水”,意为“进水”,寓意生意兴隆;姑娘小伙子沾了“龙水”,则就能找到心上人。

1843年上海开埠后,租界里在夏秋之交举行消防器材的展示与消防演习的集会,也称为“水龙会”。清人葛元煦《沪游杂记》有一篇《水龙会》记载说:“西人水龙会每年夏秋间举行一次。是夜齐集浦滩,各水龙排定次序。居前者为灭火龙,另扎一纸龙置车上。中烛以火,旁悬五采琉璃灯。其后十余车装如前式,间以花炮、火球、火镜、火字及西人音乐,光怪陆离,耀人耳目。来观者人如潮涌。”1885年刊行的《点石斋画报》第55号曾刊出名为《操演水龙》的线描图,可见其声势之大,观赏的人之多,用“嘘气成云,挥汗如雨”形容也不为过。

夏至“九九歌” 面香藏不住

Summer Solstice

南宋时,人们就从夏至日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九,称为“夏九九”,并且同“冬九九”有“九九歌”一样,夏九九也有“九九歌”。南宋陆泳著有《吴下田家志》一卷,曾记载“夏至九九歌”。明代谢肇湖编撰的《五杂俎》中也有一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石斋画报 操演水龙

清同治《安吉州志》引 《乌青文献》记载,有夏至后”九九歌“,唱词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夏至正是江南的梅雨期,潮湿闷热,加之太阳直射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从这天起,江南的夏季气温逐渐升高,于是有“夏至不过不箕热”和“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的说法。不过,夏至过后,天气也并不是骤然变热,要到二十几天后的伏天,即“三九四九”,一年中最炎热的天气才出现。

天气闷热,人们的饮食以清泄暑热为主,多食清淡的汤面、麦饼、蔬菜、瓜果等等。俗谚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时吃面的习俗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十分流行,江南亦不例外。至于其中的绿由,众说纷纭。在北方,夏至前后正是小麦丰收、新粉上市,古人以面食敬神,庆祝丰收。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这天北京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种“冷淘面”。所谓“冷淘面”就是将面条下锅煮熟,捞起来过一下凉水。食用时,再加料调味。还有一种解释为,夏至是北半球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而面条便是食物中最长的,这天以后白昼将渐渐缩短,于是民间就有了“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不论如何,旧时在夏至吃面的习俗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说起江南地区在夏至食用的面类,自然不能不提苏州的枫镇白汤面。此面清汤白面,在暑气逼人的夏季吃起来,清爽得很。若是要提升味道,就在汤面上加一些浇头,比如熏鱼、焖肉等等,顷刻之间,你便能享受到一碗口感滑腻的枫镇白汤面。关于枫镇白汤面,旧时有个传说:从前有一对姓张的夫妻在枫镇开了一家面店,店里做的浓油赤酱焖肉面最受欢迎。有一天,张老板进城买酱油,路遇一个因赌债而欲自尽的男子,张老板心善,便用买酱油的钱接济了男子,自己却没钱买酱油了。回到店中,夫妻俩灵机一动,烧起了清汤白面。巧合的是,炎炎夏日里,这款清汤面吃起来格外爽滑可口,大受食客欢迎,由此枫镇白汤面声名鹊起。

面条在江南多是副食,不过一碗清汤白面,加上浇头,滴上几滴酱油,便能在清淡的汤中变出无限的美味。比如镇江锅盖面,面条有小孔,易于卤汁入味,浇上鳝鱼肉、爆炒好的腰花、肴肉、爆炒好的猪肝、油焖的笋丝、清炒好的各种素菜等浇头,香气四溢;再比如场州的阳春面,一碗普普通通的酱油光面,加个煎好的鸡蛋,配上葱花,给人一种暖暖“阳春”徜徉在汤面之中的感觉;还有南京皮肚面,面料充足,配上炒好的皮肚、猪肝、香肠、肉丝、鸡蛋、青菜、西红柿等十几样大杂烩,美味出人意料;此外,常州炒浇面、淮安长鱼面、南通跳面、苏州干拌面、昆山奥灶面、杭州片儿川等等,各种各样的面展现了江南别有的风情。

夏至吃什么?可不止一碗面,若到了绍兴,一定要尝尝绍兴圆糊醮。夏至日长,绍兴俚语有“嬉,要嬉夏至日”之语。若此日设供祀祖先,除了常规祭品外,还要做圆糊醮。醮坨用米粉做好,加韭菜等作料煮熟,即成。有谚云“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旧时乡间农人会拿根小竹签穿好醮坨,插在水田出水口,并点香祈丰收。而孩子们早就等着这天,待农人走远,就到田地里取来醮坨,饱餐一顿。

移步杭州余杭,则要品品这里的“全荷宴”。千亩荷花亭亭玉立,香远益清,在荷塘边布置着荷花宴,宴席桌上常会摆有莲子羹、桂花莲藕、酸辣藕带、荷叶鸡,并装饰着几片荷叶、一只莲蓬。

在浙南永康、磐安、浦江、东阳等地,农家在此日会烤薄饼,用其卷菜肴,此饼被称为“卷麦饼”,全家分食卷麦饼,共同愉快地度过夏至日,这一习俗被称为“醉夏”。在无锡,夏至时人们则有吃麦饭的习俗。

文字 /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图片 / 网络

意苏州

苏州艺文类自媒体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