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作者不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有京胡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想拥有几把称心如意的好京胡。怎么挑选呢?就自己的经验,谈谈我见。供京胡爱好者参考。
挑选方法我把它归纳成五个字:“看”,“掂”,“弹”,“敲”,“拉”。

(一).“看”:“品相”好,“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
京胡“琴杆”又称“担子”。二胡“琴杆”由木材加工而成。京胡“琴杆”是天然的竹子,虽然也经过加工,但它的“品相”,“尺寸”,“竹节”,“肉头”,都是自然形成,好的“担子”非常难得。“担子”,是京胡最值钱的部件。“筒子”是京胡发音的共鸣箱,当然重要,但“担子”是京胡的主体,对发音音质好环,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承受了琴弦的张力,发音源于琴弦的振动,然后带动琴码,蛇皮,琴筒,及京胡整体的共振。音质好环与琴弦的张力的稳定性非常有关,这好比箭要射得远、准而有力,关键是弓好;琴音要穿透力强,音色好,关键是“担子”好。所以京胡发音取决与“担子”和筒子的质量。“品相”好,“担子”上粗下细,“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主要是针对“担子”而言。所谓“竹节”暴,是指“竹节”外突明显。所谓“肉头”厚,是指“担子”竹壁厚。关于“品相”,“尺寸”,在其它有关文章已有描述,恕不重复了!

“琴轴”:拧松自如。不打滑。担子第二个竹节的位置,在两个“琴轴”的中央为佳。(美观)。“琴轴”间距,应不超过四横指。
“琴筒”:筒要圆,壁要匀,竹纹粗,竹黄厚(内壁的黄色一层)。“铁心筒”更难得。
“蛇皮”:鳞格方大,乌黑发亮,鳞线清晰,黑白分明为好。
“弓子”:单节,且在中央,平直稍长,重量适宜,握弓舒适为好。
当然还要看做工是否精细。名家制作更好。(上海的制琴名家如许金元)
(二).“掂”:
琴拿在手里,掂一掂要有些份量(琴与琴比较相对而言)。“肉头”厚的,较重,反之较轻。
弓子,握在手里,舒适,稍重为好。

(三).“弹”:
用手指弹“琴筒”,发出“嗒(da),嗒(da)”,清脆响亮,磁实音为好。用手指弹“蛇皮”,发出“嗒(ta),嗒(ta)”音脆短者,调门高,反之发出“噗,噗”音者,调门低。
(四)“敲”:
担子与筒子的搭配及材料决定这把琴音色。担子与筒子的合理搭配非常重要,也是发音好坏的关键。根据乐涛和著名琴师蒋霭炳的共同研究认为:将筒子轻松放置在手掌中,用担子的细头(插入琴筒的有风口那头)轻轻敲击筒子,在敲击声中如既能听到筒子发出的答答磁实的声音,又能隐隐听到担子发出的声音(即有共鸣),那就是担子与筒子的最佳组合,做出来的琴音绝对好。通过很多次的实践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此法虽可靠,但很难做到。一是要有敲听的经验,二是卖家不容如此挑选。但为了使琴能出最佳音时,在担子配筒子时,确实很有用。你不妨可把音色好的琴来验证这一方法。)

(五).“拉”:要拉一下试试琴音好坏。
“西皮”琴,要发音清脆,穿透力强,有金属音徊荡。
“二黄”琴,要发音荡亮,音质纯美,余音绕梁。
拉时易出音不费劲,拉琴感觉轻松。
琴轴拧弦自如,易定音,不紧,不松,不打滑,不走调。

总之,一把好的京胡,要“品相”好,“尺寸”准,“竹节”暴,“肉头”厚。“掂”有份量,“弹”之磁实,“拉”之舒适。
另外,要提及的是,材质好的老京胡,比新制的京胡,音色更纯正。这与琴材中水份,通过长年累月拉奏振动与自然蒸发有关。老京胡的“担子”,“琴筒”,“琴轴”,通过长期磨合,已定形,达到最佳的发音振动状态。所以京胡要经常拉,越拉声音越好。
上述观点,仅供参考。请指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胡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

京胡:原称"胡琴",最早也称"二鼓子"。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其名也是因用于京剧伴奏而得。

京胡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弦乐器,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最早的京胡,不仅琴杆短,琴筒也小,为了能拉高调儿,还有蒙蟒皮的,而且是用软弓子(不张紧弓毛)拉弦。

19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硬弓。现安徽、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仍有保留用软弓演奏,音色京胡较硬弓演奏的柔软,并有一种特殊的碎弓效果,演奏技巧也很高,而硬弓的发音则刚劲、嘹亮。

20世纪上半叶,京剧演员不断降低音高,讲究行腔圆润,京胡的结构也随之变化,琴杆、琴筒不断加长。嗣后,京胡逐渐流行全国,在北京尤为盛行。

20世纪30年代,京剧空前兴盛,京胡的制作也出现了繁荣时期,不但乐器行业的牌匾改为胡琴铺,就连京剧界的名琴师们也招聘工人制卖起京胡来。有的在制作工艺上采用打光剂代替打蜡。使竹皮表面光泽细润,深得爱好者的称赞。

最早的京胡琴杆很短,琴筒也小,用软弓拉奏,当时,人们把它称为软弓京胡。19世纪以后,京胡逐渐开始用硬弓拉奏,琴杆、琴筒不断加大,京胡也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起来,特别是在北京尤为盛行。

京胡主要由琴杆、琴筒、琴码、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构成。京胡的琴筒呈圆筒状,是京胡的音响共鸣部分,琴弦的振动通过弦马传至琴筒,使筒内空气振动,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演奏京胡时,演奏者将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拉奏。

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种规格,经过制琴师与演奏者长期的实践,京胡发展为各种规格,以适应京剧音乐发展的需要。如今,中国的作曲家还为京胡创作了很多独奏、协奏曲,京胡也从为京剧伴奏的角落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京胡早期琴杆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张丝弦,用软弓拉奏,称软弓胡琴(参见"软弓京胡"条)。十九世纪后出现硬弓。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今日形制。本世纪五十年代始用钢丝弦。京胡是随着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在胡琴的基础之上改制而成的一种拉弦乐器。它的声音刚劲嘹亮,是京剧管弦乐伴奏中的主要乐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京剧界一直沿用着胡琴的称呼,在这之后,为了区别于其他剧种,才正式将这种乐器称为"京胡"。清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陆续来到了北京演出,他们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曲调和表演方法,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了今天的京剧。京剧的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为"皮黄"。京胡是"皮黄"音乐的代表。它是伴着"皮黄腔"的逐渐形成而发展起来的。京胡具有神奇而响亮的音色,能在润腔韵味上与演员的嗓音、唱腔熨帖地结合,完美地体现出京剧原汁原味的特色。成为京剧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伴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