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的初中教育体系中,体育成绩已经纳入学生综合成绩的考核。除了体育之外,还有其他以前没有重视过的科目,也成为了中小学综合素质的考核指标,包括音乐和美术。

这三科纳入考试范围,显然是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重要尝试。改革方案实施了这么久,至今效果如何?

素质教育改革

一个中产阶级的父亲大喊:“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这句话代表了无数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父亲不是普通的父亲。他叫楚音。很多网友认识他是因为《奇葩说》。他不仅是网络综艺节目的热门辩手,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是《我是演说家》的全国冠军。

在素质教育改革时期,这位中产阶级父亲经历了什么才如此迫切地说出来?

首先说一个他提到自己孩子的演讲:他的孩子还在上小学。到了四年级,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到了五年级的水平,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学习初中的东西。

她的孩子上800元一小时的课外辅导班,邻桌的学生每天上2000元一小时的课外辅导班。有的家长花几万块钱给孩子补习课。

学业焦虑已经演变为父母之间的“内卷”,学生不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改革后,素质教育模式的基础仍然是考试,学生获得认可的唯一途径是获得高分。在这里,花在学校的时间减少了,但要想取得好成绩,课后还要报补习班,家长要出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学校的老师减轻了负担,学生和家长还在受苦。

在应试教育时代,学生考试的内容只是传统的文化课。素质教育改革后,体育、艺术、音乐成为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三山”。学生们还有几次考试,没有一次是容易应付的。怎么才能减轻负担?

音乐、美术、体育是部分学生的特长,确实需要重视。但是当它们成为所有学生的基础考试科目时,激烈的竞争和无尽的担忧就开始了。

音乐,美术,体育,不同于传统文化课,更依赖天赋。有才华的学生很容易取得好成绩,但不敏感、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会把它当成一件很大的烦恼。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具体的训练,普通学生很难掌握这三样东西。但是学生不能放弃这三科,所以要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只有训练。

智商科目的训练和文化课的补习班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考试。那么,现在是改革的重要问题吗?依然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是在一个模子里,但是里面还是填鸭式教育。

唯一不同的是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加重了。

父母焦虑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作为家长,楚音感到很焦虑。他直言希望孩子回到上学的时候,也就是最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

他的出发点很简单,因为应试教育的时代至少是一个纯粹的时代,没有那么多学科,就没有那么沉重的负担。

回到当年,学生上课只考上学的东西,不像现在跳绳踢毽子的时候,要给孩子报辅导班。如果不报班,可能达不到学校考核标准,考试不及格。

楚音的发言,每一句,都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压迫下的血泪控诉。

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机器变得越来越复杂,不断吞噬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让家长花更多的钱。

而且,作为中产阶级的精英阶层都无法呼吸,更何况是普通家庭的父母。如今,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能力和素质,在没有明确的结果之前,焦虑是第一位的。

如果这种模式真的在全国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深感忧虑。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不应该是家长焦虑的根源。

质量效率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如何正确实施需要更多的讨论和改进。从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仍然无法适应这种调整。素质教育的道路还需要长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