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even哥哥Eleven弟弟 | 原创(关注我,一起交流成长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是怎么给孩子讲故事呢

首先默认大家都会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讲睡前故事,那么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大家给孩子讲故事都是怎么讲的呢?

1.照本宣科,一个字一个字的念

2.让孩子坐在旁边我们一起打开故事书,手指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要求孩子跟着我们一起看或者说让孩子在旁边听就可以了,允许引起他自由发散

3.故事讲完之后会增加总结环节或者增加其他的内容讨论?

4.增加些更新鲜的东西,综合成主题,引申成主题式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现在是怎么做的

不知道大家都是哪一种情况,我现在更新到了第三种。

最近经常在孩子洗漱完之后,我们两个并排一起趴在床上,胸口各垫一个抱枕,找到让自己舒服的姿势,打开绘本故事,开启睡前故事时间。

我会手指点字,根据读的节奏一个字一个字地划过,并且根据故事情节,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声情并茂地讲故事。

而孩子呢,他可以跟着我的手指进度看,也可以变换姿势随意听,故事中间如果他有些想法,也会提出来,我会暂停读,然后和他一起讨论,讨论结束后继续读下去。

一个亲子共读时间,我会读一本书/一个故事。

而在故事结束之后,我现在会立即使用“五指法”和孩子一起来复习这个故事,让孩子尝试用这五个点来把刚才听过的故事大概讲一讲。

当然,这个方法练习才刚刚开始,效果还不太显性,孩子会讲到中间的核心内容但是漏掉的点也会有很多,我会继续练习,看看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最初的时候,我做的也很简单,就是按第一种情况说的:我捧着一本书念给孩子听,随便孩子在干嘛。

后来我加入点读/指读,觉得好像可以顺便让孩子认识一些字,于是改变了亲子共读的姿势,由原来的他躺着我坐着调整成让孩子和我一起趴在床上。

接着又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帮助孩子培养讲故事能力的方法,于是我把“五指法”加入了进来,作为亲子共读的结束环节。

这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一步一步的方式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感觉到那些优秀的家长和普通家长的区别了,我也模模糊糊地知道为什么别人的孩子会和我们的孩子那么不同。

就如当初看到那校长爸爸的例子一样(传送门:“一门双杰”,这位校长爸爸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他带孩子出去玩儿,到一个景点不是和大多数旅游人做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做主题式旅游,寓教于乐,比如这个地方是谁的故居?这个故居的主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人生重大事件?然后顺便把和这个人相关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让孩子自己回忆。

这个主题式旅游涉及到的内容非常翔实和丰富,对我而言我不是做不到,只是会做不好,自己的知识的储备量不够,而提前做的准备费时费力,太麻烦,对我来说,畏难情绪总是时不时冒出来,而偷懒却总是很轻易。

返回到给孩子讲故事(亲子共读)这件事来,我所列举的第三项就是最后一步吗,我想对于有着很多经验的家长来言,可能后面还有很多招数吧,只是我不知道。

而这个“不知道”我希望通过增加我自己的阅读量,通过广泛地寻找别人的优秀经验,通过去吸取优秀父母们的做法,来给这个“不知道”抹去一些颜色,来填充自己的育儿之路。

以上,与天下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