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在陶渊明笔下,描尽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无尽向往和生活意趣。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实体书、以及读书之乐似乎离当今的人们越来越远。走进大理元阳书院,或许,我们可以从那些穿越时空的文房物件中,触摸古人读书的历史和文化,重觅“浮生半日闲、细品一页香”的诗意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苍山马龙峰麓,龙溪近傍,曲径通幽处,元阳书院就隐于一片茶园和绿树间。

几排小院,竹影入窗,花伴风摇,围筑出一方远离凡俗的桃花源。

大理第一家读书博物馆

书院设有大理第一家以“读书”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展厅中,甲骨文残片,战国时期的木简,古旧书册,科举考试试卷,各个朝代的砚台、笔洗、砚滴……生动再现了中国文人的读书状态和发展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博物馆藏品多达2000多件,从新时期时代,到近现代,陶土器具,瓷器、木版画、大理石等各类文物,带领人穿越岁月长河,一眼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过中央电视台“我有传家宝”栏目的古风书包(书箱))

这些都是书院创办人、院长李云珠历时30多年的收藏。“每一份展品都代表了一段历史,我希望通过收藏来保护这些古文物,同时,让走进书院的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古人的求学求知氛围,学习先贤、读书明理。”读书博物馆自建成以来,一直向公众免费开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书院的魂

李云珠是大理本土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从小就听着李元阳的故事长大,耳濡目染中,对这位明代大理名儒倾慕不已,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也深埋在了她的心中。

“李元阳的时代离我们远去久矣,但大理的山水自然还在,读书人的文脉还在。”2015年,当阳和茶场旁的一片残垣老屋面临转型改建时,李云珠心里的种子终于发芽,“建一所书院,名字就叫元阳书院”的想法几乎就在不假思索中落地。

“元阳国学馆”“书法传习馆”“大理市文艺创作基地”“大理老年大学元阳书院分校”相继在此挂牌。建院以来,元阳书院持续举办学术研讨、经典诵读、书法、绘画交流等活动,聘请大理大学退休教师及专业文化人士每月开办文津讲坛,公众可免费参与。

“元阳书院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大平台,我们希望和有志于文化事业和发掘大理地方文化的人士一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理,爱上大理。”这是李云珠多年以来的坚持,也是她一直的心愿。

多元生活美学体验

在书院之外,是李云珠租的80亩茶园,茶园的收入也是书院经营的最主要经济支撑。

走进书院的人可以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从茶树、茶叶的认识,到采茶、制茶,以及学习如何泡茶、饮茶的整个过程。

此外,书院的石桌、凉亭、草地,随处可布置成雅致的茶席,最宜约上三两好友,在这山海之间,茶香作伴,密语欢言。

或是坐在书屋里,从满架的书中随取一本,不知不觉看入迷。一盏香茗,一本书,亦是人生至乐。

在房顶的宽大平台上,远眺洱海盈盈,无论阴晴总看不厌;等一场日落,晚霞照遍山海一色,凝神静思,恣意徜徉在这醉美人间。

近年来,书院开始结合茶道、香道、花艺、陶艺、古琴、禅修文化,打造“禅茶一味”的生活美学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将来,李云珠打算依托大理丰富的非遗文化以及书院的资源,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引进古法造纸、古法制香等体验,让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之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慢下来,享受时光。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夏仕华 文/图

部分图片由元阳书院提供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