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这是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之际家长和考生共同的呼声。2021年,又有8省市作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迎来了首次新高考,和之前的传统高考相比,在志愿设置和录取规则上都有了较大调整,志愿填报也因此变得颇为复杂。

在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中,湖北、广东、江苏、湖南、福建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一个院校中可以设置有多个专业组,各个专业组中又可以包含多个专业。本科普通批,江苏、福建可以填报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湖北、湖南、广东可以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而河北、重庆、辽宁是以“1个专业()+1个院校”为一个志愿,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也就是说,专业优先,学生报考的时候,直接投档到专业(类),不存在专业调剂问题。普通类志愿填报时,河北、重庆可以报96个、辽宁可以报112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复杂难懂”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赛学•好升学高考升学研究院团队为全国高考生开展了志愿填报公益服务,快来看看赛学·好升学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特级研究员高夏和郭霄两位老师在志愿填报方面有哪些“高招”!

Q: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市整体呈现出了哪些改革特点?和传统高考相比,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1) 八省市统一设定为“3+1+2”的模式,物理或者历史必须二选一,弥补了之前有些省份,比如浙江省,因为物理竞争较大,学习难度大,而造成大批量考生弃物理择信息的现象。“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普通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让高中教学更为现实。

2) 物理或者历史直接计入原始分,不需要赋分,其余四科选考需要赋分,但是赋分规则和等级划分简化,八省市的划定区别不大,大部分都是五个等级,比如第二批新高考的北京,就划分为5等21级。

3) 高考时间从传统高考两天变成三天,但较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北京天津的4天,少了一天。

4) 批次合并,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合并为一个大批次。

5) 志愿设置数量增加,之前可能是6个,现在要选40或者45个,辽宁是112个。

Q:无论是院校专业组填报还是专业+院校的填报,都突出了“专业”。那么,怎么理解专业选择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的重要性?

首先高考的升学本质就是“我要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但是在老高考阶段这两个需求是相对平行的,因为老高考阶段在录取政策上是以院校为导向的录取模式,而且录取的的方式也相对单一,主要是以裸分录取为主,考生知道高考分数以后,大概定位能够录取到什么大学,这几所大学里有什么好专业自己是否能够接受,之后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就可以,而新高考首先不同于老高考的就是在高考录取政策上是以专业为导向的,同时录取方式更加个性化和多元性。

除了以选科确定专业以外,在录取上除了单一的裸分录取也包括了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等录取方式,所以考生要先确定好专业意向,之后在根据这些专业,以此为坐标点,看有什么院校是适合我的,这些院校都有什么不同的录取方式,都有哪些要求,考生是否能够达标,在哪个批次填报,之后生成自己的个性化志愿表格。

Q:专业选择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确定考生的专业意向?

首先各位考生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定位考生专业意向,切忌“家长一言堂”,专业选择上要孩子保证自己能够接受;其次,父母也要正视自己在眼界上的局限性,虽然不能否认我们每个人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都经历过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也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是否适合孩子还有待验证。

对于定位考生专业意向,首先根据考生的成绩特点和选择组合筛选孩子能够学会的专业,其次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再次筛选孩子适合学习的专业,最后在上述两个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父母和孩子的未来期许决定自己应该学什么专业,这样确定的专业既能满足孩子的诉求,同时我们父母也在孩子最重要的高考志愿填报中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

Q: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这五省采用的院校专业组模式。那么,院校专业组模式的报考特点是什么?

1)“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2)“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院校+专业(类)”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和6个专业另加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3)简单来说,之前一个大学就一个院校代码,现在可能会被拆分为2个或者3个或者9个10个,各高校有所不同。

Q:在3+1+2的模式中,既然物理或历史是必须选考,是不是意味着仍然是之前那种文理科的格局呢?

看似是文理的格局,但也有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是物政地的组合,或者是历化生的组合,文理结合。从整体比例上来看,物理组的比之前理科生比例要少,历史组的比传统文科生要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定义为物理就是理科,历史就是文科。

Q:对于今年首次新高考的考生来说,往年传统高考的录取数据是不是就没有参考价值了呢?(举例说明:江苏省从480-750,分值都不同,如何参考往年数据?)

可以参考,但不能直接照搬照用,招生计划会按照物理组和历史组单独给计划,很容易让家长和考生直接对应文科或者理科,但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之前文理兼招的这些数据直接看文科的还是理科的呢?我们还是要做一下数据的处理和加工,但是这个处理和加工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家长们 不一定能应付完成,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先把去年文理科的数据进行排序,然后再结合21年最新的招生计划,按照物理组历史组的计划分别进行累加,结合招生计划累加,再和2020年的院校录取最低排名进行对比,当然也要根据实际的计划变化进行合理的分析。

Q:在院校专业组的模式下,是否还有专业调剂的风险?

专业+院校的模式就不存在专业调剂之说了,院校专业组的五省市还有专业调剂,但是在我们所报考的专业组内进行调剂,而不是整个院校进行调剂了,所以,大家在选定专业组志愿后,还需要选择六个专业志愿,为了避免被调剂,还需要结合专业录取分数进行排序,并且遵循所报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

Q:院校专业组的报考模式,需要注意什么?

1) 一个志愿只能填报一个院校专业组;

2) 不同院校的院校专业组可以交叉填报;

3) 如果填报某一所院校的多个院校专业组,需要填报多个志愿;

4) 每个院校专业组都会有录取分数线;

5)仍然是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多次检索一次投档,一定要服从专业调剂,以免退档。

Q:河北、重庆、辽宁是以“专业(类)+院校”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的。河北、重庆可以报96个、辽宁可以报112个。这么多的数量,考生和家长很容易搞混。那么,这种填报模式需要关注和把握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对于第一年新高考,这三个省市的考生该如何确定院校专业的录取数据,往年的数据如何参考呢?

新高考第一年在参考数据上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往年数据是否还能够参考,如果可以参考究竟应该如何参考。

新高考录取过程中,老高考的录取数据依然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家长可以通过位次占比法(看目标专业在以往的文科理科或者文理兼招的总本科上线人数中所占比例,在乘以今年本科上线人数)或者线差法(往年该专业高过本科线多少分,类比到新高考中)等方法得到大概的录取排名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排名只能是大概的预估排名,最终的实际录取排名还需要参考非确定性的影响高考高校录取排名变化的变量原因。

比如对新高考省份来说以前文理分科投放招生计划,文理合并以后部分专业文理学生都可填报,影响预估排名,还有当年高校投放的招生计划总数,以及分配到各专业上的招生计划配比变化,该所院校在当年受欢迎程度的变化(是否有热门招生专业开设,社会舆论的影响,招生培养方式的变化)等。对于家长来说,可以考虑用拉开梯度的填报方式,对冲数据变化的波动,保证孩子能够顺利录取。

Q:专业+院校模式下,可以填报近百个、甚至一百多个的志愿,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划分梯度?

冲稳保的院校专业个数可以根据家长所在的省份做出调整需求进行调整。

其中冲的志愿通常冲10分左右,保的志愿大概在分数之下15分以内,稳的志愿通常保到分数下15到30分左右,在数量上尽量保持1:1:1比例。

·有明确院校专业方向的就是学生稳的方向,可以放弃冲的志愿;

·如果稳的方向选的都是分数以下5分以内的,那保的院校梯度就要拉开;

·上冲、稳妥院校过多,保的较少,就无法有效保底;

·保的志愿最少也要在5-10个左右。

Q:专业+院校模式,对于考生来说,有没有录取的风险呢?会不会出现没有被录取的情况?

在2021年新高考中,辽宁、河北、重庆采取了这种录取模式,其中辽宁省本科普通批可以填报112个志愿,河北省本科普通批可填96个志愿,重庆市本科普通批可填报96个志愿,都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了,考生也因此不会存在“因不服从院校的专业调剂,而被投档院校退档”的情况。

但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后,考生依然有其他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结果、单科成绩、外语语种、外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所以需要考生家长在志愿填报中要养成浏览招生章程的习惯。

Q:综合来看,第一年新高考的报考难点有哪些呢?

·无数据参考,如何匹配适合的院校;

·批次大合并,院校筛选难度工作量增加,难度增大;

·选考科目对专业选择有所限制;

·批次减少,风险承受力升级……

Q:对于不同分数区间段的考生来说,在填报的时候,是不是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同?

高分段的考生在填报的时候可以更加侧重看兴趣,因为高分考生能够选择的院校水平更高,未来的发展选择也更广,可以以兴趣为导向。

中分段的考生更加看专业是否合适,因为中分段考生的院校选择相对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出于就业的考虑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低分段考生分数有限,能够录取的院校层次也相对有限,最好选择有相关就业政策的院校就读,如校企合作等专业,这样有利于考生未来就业。

Q:填报的时候,有的考生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同样的分数有可能录取到一所优秀大学的普通专业,也有可能录取到一所普通大学的优秀专业。这个时候,如何抉择呢?

面对这种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自然科学(理工农医)专业壁垒强,专业标签更鲜明,所以更看重就读院校的专业实力,建议选择专业实力强的院校,而人文社科类专业院校相对来说更看考生的综合素质,较好的院校平台更加重要,侧重院校和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