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50万苏联红军越过维斯杜拉河,向德国发起了全线反攻。此时纳粹已然是强弩之末,根本无法抵挡苏联的钢铁洪流。很快,苏联红军开进柏林城,与纳粹党卫军展开巷战。经过18昼夜激战,苏联成功攻占了柏林。

在柏林战役中,苏联国旗在国会大厦楼顶飘扬的照片,成为了二战胜利的标志之一。但是攻占国会大厦并不简单,无数红军战士为此牺牲。那么苏联红军为何不直接重炮轰平了国会大厦,而是要用重兵进攻呢?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纳粹崛起之地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统一了原来四分五裂的德国。统一之后,德意志帝国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政府机构人员增多了,原来的办公建筑容不下这么多人,就连国会议员都没有地方办公了。

因此,在德意志帝国成立的第一年,德国国会便通过了一项提议,计划要建造一座符合德意志帝国身份的议会建筑,让代表德国人民的议员们可以拥有一个舒适的办公场所。在这个提议通过之后,德国政府很快便成立了一个议会建造委员会,命其负责议会建造事宜。

但是建造委员会迟迟未能选好合适建造地址,使得议会建造计划一直没能正式展开。直至1884年,建造委员会终于选定了国王广场东侧进行议会建筑的建造,这座建筑最终被命名为“德意志帝国国会大厦”。

在德国人的设计中,它被修建成了一座占地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光建造时间就花了将近10年。自1894年落成,国会大厦就一直是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的权力中心,见证了德国的兴衰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元首,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里,带领纳粹党一步步扩大在议会中席位。1932年7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了1370万张选票,占到全部选票的37.3%,至此纳粹党成为了德国第一大党。希特勒也凭此在1932年成为了德国总理,自此开始了他的夺权之路。

1933年2月底,在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四周之后,国会大厦发生大火,主体建筑受损。这场大火很快被确定为纵火所致,但是至今仍没有明确究竟是谁放的这把火。在这场大火之发生的第二天,希特勒发表公开讲话,声称这是德国布尔什维克所策划的恐怖行为,将矛头指向了当时德国议会第二大党德国共产党。

在随后,希特勒逼迫德国总统颁布紧急法令,掌握了德国的军政大权。3月1日,希特勒宣布德国共产党意图暴动,把德国共产党驱逐出了议会,并将1.8万名共产党人抓捕入狱。至此,纳粹党少了一个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借机完全掌握了议会大权,并一步步将德国带上了法西斯道路。

国会大厦见证了纳粹党的崛起,是纳粹党从弱小到壮大的见证者。但是同时,对于德国共产党乃至共产国际来说,这个地方是纳粹对共产党实施迫害的地方。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如果说在柏林,有哪个地方对于德国和苏联都意义重大,那一定是国会大厦。因此,在苏联攻进柏林之前,就已经计划好要在劳动节前夺取国会大厦,以此作为对国际劳动节的特别献礼。

二、血色的献礼

柏林战役,一直被当成是苏联和德国的终局之战,在这一战役中,苏联红军为了夺取重要设施建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在这些重要建筑中,国会大厦是重中之重。前文提到,1933年国会大厦发生了一场大火,打那时起,这座建筑便一直没有再度启用。

1945年春季,在苏联红军迫近柏林之际,纳粹政府宣布柏林为军事要塞。并将其划分为8个防区,而国会大厦所在的Z区是由党卫军部队进行防守,这支部队直接听令于希特勒,是德国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

在接到防守命令之后,党卫军将国会大厦连同周围的歌剧院、内政部大楼、瑞士大使馆等建筑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堡垒群,这些建筑的大多数门窗都被封死,只留下了少数以供出入的门窗以及射击孔。这些建筑群分布在国会大厦两侧,对国会大厦起着屏障作用。

不仅如此,在国会大厦的东面是50米宽的施普雷河,只有两座桥梁可以横跨河面,但是桥上都是德军的坦克以及早已布置好的屏障。在它的西面是400米宽的国王广场,这个广场上密密麻麻都是德军挖掘好的反坦克壕以及高射炮阵地。苏联红军要想占领国会大厦,首先得先突破这些屏障。

除了地形上的不利外,苏联红军要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例如在这一战中负责坚守国会大厦区域的乃是党卫军“安哈尔特团”,这个团是柏林守军中意志最坚定,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之一,拥有着许多参加过前线战役的老兵。

据估计,在国会大厦内驻扎有100名左右的党卫军,加上外围各个建筑内的守军,这一区域的德军总兵力在2000名上下。他们装备了大量的突击步枪和反坦克火箭筒,火力十分强大,并且还有两座巨型防空塔随时可以提供火力支援。因此,苏联红军试图在劳动节之前攻占国会大厦,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这一献礼,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将会是一个血色献礼。

4月27日,苏联第79步兵军正式向国会大厦行进,在这期间,由于缺乏详细的柏林城区地图,苏联士兵们只能望着国会大厦的圆顶,按照大致的方向推进。4月28日,这支部队抵达了国会大厦东面的河岸,此时距离国会大厦仅仅只有600米。但是这段平常只需要5分钟就能走完的路程,79军足足走了3天。

但是这样的伤亡并非是无谓的牺牲,苏联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太需要这么一场胜利了。这些红军将士在冲向国会大厦时,都是怀着必死的信念,他们深知此去九死无生,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半点迟疑。他们都是为了反法西斯战争而死,都是死得其所,重如泰山的。

但是国会大厦不是这么好打的,79军想要在24小时内拿下国会大厦并不容易。首先,79军需要穿过400米宽的国王广场,此时的国王广场上满满都是德军的战壕和高射炮阵地,一旦苏军踏入其中,就将直面一堵堵由高射炮弹片和密集枪弹组成的“死亡之墙”。那么既然79军想要靠近国会大厦这么艰难,为何不隔远远就用重炮将国会大厦轰平呢?

三、为何不重炮将其轰平?

在柏林战役中,苏联红军并没有刻意控制重火力使用,能用火力压制解决的战斗,一般都会以重炮压制解决,并不会与坚守据点的德军进行过多纠缠。但是在国会大厦战斗中,79军选择了进入楼内与德军展开激战。苏军最终之所以会做出这么一个决定,是由诸多现实因素所造成的。

首先,79军所面对的敌人不单单只有国会大厦内驻扎的党卫军,还有附近的两座巨型防空塔。这两座防空巨塔拥有128毫米的重型高炮,并且占据了制高点,可以清晰地观测到苏军的行动。例如在4月28日下午,79军在抢夺通往国会大厦的桥梁控制权时,便曾经遭到这两座防空塔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一战中,79军本来想采取偷袭的方式赢得战斗,但是很快便被德军发觉。在德军的火力扫射下,79军只好呼叫火力支援,但是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加入,非但没有改善战局,反而引来了防空巨炮的攻击,数辆坦克一瞬间就被打成了零件状态。并且随后的战斗中,79军一旦使用重武器,都会引来德军防空巨炮的疯狂打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面对这一情况,79军的指挥者对在战斗中使用重武器这件事十分谨慎,因为一旦使用重武器,如果不能迅速解决战斗目标,赢下战斗,那么极有可能引来防空巨炮,得不偿失。

其次,79军在攻打国会大厦时,并不是没有使用重炮,而是没有太大效果。4月30日下午,79军调集了大量重型火炮,其中就包括了人称“斯大林之锤”的B-4榴弹炮,此外还有大量坦克。79军用这些坦克、重炮整整轰炸了国会大厦30分钟,但是并没有将国会大厦给轰平。

79军的狂轰乱炸没能取得既定效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两座防空塔和国会大厦内部敌人进行了垂死反击,使得火炮轰炸无法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则是国会大厦的防御力太过惊人。前文就曾提到,这座建筑虽然名叫“大厦”,但实际上是一座巨型城堡,本来就易守难攻,再加上德军的战时加固,使得这座建筑的墙体变得十分坚固。在苏军的炮火中,国会大厦虽然被炸得千疮百孔,外围工事更是土崩瓦解,但却依然屹立不倒。

最后,苏联红军高层存在着要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楼顶的心思,他们想通过占领象征着德国政治中心的国会大厦,来向全世界宣布苏联已经击败德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另外,国会大厦既是纳粹的崛起之地,也是德国共产党的失败之地,苏军将红旗插在这里,也宣示着共产主义再度回到了国会大厦,回到了德国。

因此国会大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点,在79军轰炸无果之外,只能选择冲进国会大厦,与楼内的党卫军展开贴身肉搏,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成功将那面红旗插在了国会大厦楼顶。当那面红旗飘扬时,所有人都知道苏联赢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世界也赢得了二战的胜利。虽然在那时,国会大厦内部依然进行着激战,但是战争已经结束了

所以说,在这场战斗中,因为德军进行了疯狂反击、国会大厦本身也拥有强大防御能力以及苏军想要快速结束战斗,最终导致了苏联红军没有将国会大厦轰平,并因此牺牲了很多人。

但是这样的伤亡并非是无谓的牺牲,苏联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太需要这么一场胜利了。这些红军将士在冲向国会大厦时,都是怀着必死的信念,他们深知此去九死无生,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半点迟疑。他们都是为了反法西斯战争而死,都是死得其所,重如泰山的。

文/乐宇
参考资料:《血色献礼—1945年4月柏林国会大厦攻防战始末》,丛玉